馬氏角鴞

馬氏角鴞是一種鴞形目、鴟鴞科類生物,小型猛禽。全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蟲蠹狀細紋。分布於河南省、古北界西部至中東及中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氏角鴞
  • 拉丁學名:Otus Koepckea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馬氏角鴞屬於鴟鴞科。小型猛禽。全長約20厘米。上體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蟲蠹狀細紋。面盤灰褐色,密布纖細黑紋;領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頭頂至背和翅覆羽雜以棕白色斑。飛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體大部紅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纖細橫斑和黑褐色羽乾紋。嘴暗綠色,先端近黃色。爪灰褐色。
馬氏角鴞俗稱貓頭鷹,它們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兩邊看的時候,就必須轉動它的脖子。馬氏角鴞的脖子又長又柔軟,能轉動270度。由於是夜間出來捕食的猛禽,因此聽力顯得特別重要。貓頭鷹的頭骨不對稱,兩隻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於根據地面獵物發的聲間來確定獵物的正確位置。頭部寬大似貓頭,嘴和爪呈鉤狀,十分銳利。兩眼位於頭部正前方,視野寬廣。耳孔大,聽覺靈敏,能覺察地面小動物發出的輕微聲響。體羽稠密而鬆軟,飛行時無聲。晝伏夜出,以鼠類為主食,為農、林業益鳥。
馬氏角鴞俗稱貓頭鷹,它們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要向兩邊看的時候,就必須轉動它的脖子。馬氏角鴞 的脖子又長又柔軟,能轉動270度。由於是夜間出來捕食的猛禽,因此聽力顯得特別重要。貓頭鷹的頭骨不對稱,兩隻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有利於根據地面獵物發的聲間來確定獵物的正確位置。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古北界西部至中東及中亞。
分布狀況:在中國的分布極為有限,河南省杞縣曾有發現。亞種馬氏角鴞繁殖於新疆西部的天山及喀什地區。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林間。純夜行性的小型角鴞,喜有樹叢的開闊原野。

生活習性

以昆蟲、鼠類、小鳥為食。築巢於樹洞中,每窩產卵多為4枚,白色。它們雙翅展合有力,飛行迅速,能在林間無聲地穿梭。視聽能力極強,善於在朦朧的月色下捕捉飛蛾和停歇在草木上的蝗蟲、甲蟲、蟑等昆蟲,但是鼠和小鳥在食物中的比例卻不高。
叫聲:為深沉單調的chook聲,約三秒鐘重複一次,聲似蟾鳴。雌鳥叫聲較雄鳥略高。
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昆蟲、小鳥、蜥蜴、魚等動物。它們都有吐“食丸”的習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並將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髮、幾丁質等殘物渣滓集成塊狀,形成小團經過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餘。科學家可以根據對食丸的分析,了解它們的食性。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營巢於樹洞或岩石縫隙和人工巢箱中。巢由枯草和枯葉構成,內墊苔鮮和少許羽毛。每窩產卵3~6枚,卵呈卵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平均大小31mm×27mm,重12g。雌鳥孵卵,孵化期24~25天。雛鳥晚成性。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
名稱由來
MariaKoepcke'sScreechOwl (馬氏角鴞)由MariaKoepcke(瑪麗亞艾米莉安娜·馮)而來。
MariaKoepcke(5月15日,1924-1971年12月24日),出生在Mikulicz-Radecki·,是一位著名的鳥類學家,在事故中去世.
瑪麗亞在學校里受過教育,於1949年,在基爾大學成為博士。然後她搬到Peru秘魯,在那裡她結了婚。1950年成為動物學家。在這樣一個時代,南美基本上是男性主導的,她不僅僅是成功的,也是最偉大的鳥類科學家之一。
許多鳥類已經入選了瑪麗亞的榮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