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文

馬新文,1990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初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8.3-2000.12在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GSI)做博士後。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2001-2003),博士生導師,原子物理室負責人,蘭州大學物理學院兼職教授(2004-2006),西北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2003-2006),第二屆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近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原子核物理評論》刊物第四屆編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新文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主要成就:近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簡歷,科研經歷,參加項目,完成研究,

簡歷

《中國物理快報》特約評審(2004-2008),《物理學進展》第六屆編委(2005-2009),中國計算物理學會計算原子與分子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基於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實驗研究工作,進行高電荷態離子與原子、分子、團簇、薄膜相互作用動力學過程,以及強庫侖場中的離子結構和QED效應的研究。合作研究成果獲1999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曾應邀在”3 Euroconference on Atomic Physics with Stored Highly Charged Ions”及”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X-Ray and Inner Shell Processes”上做邀請報告。在德國重離子中心GSI工作期間,曾參加和負責進行過近100個參數的複雜原子物理實驗研究。已經在PRA、PRL等國際和國內學術期刊上發表、合作發表文章80餘篇。

科研經歷

參加項目

主要參加完成了《快離子束箔光譜學實驗》(1991.1-1993.12)、《受控聚變中高離化態原子物理的研究》(1994.1-1996.12)和《中重元素高離化態原子實驗研究》(1996.1-1998.12);負責完成了中科院所長擇優支持基金《ECR源上離子-原子碰撞實驗研究》(1996-1997)、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類H、類He、類Li重離子與分子團簇碰撞中多電子過程的研究》(19704012)、中國科學院九五重點研究子項目《高電荷態離子-電子-原子碰撞實驗研究》;是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原子分子離子的激發、電離和解離及動力學研究》(10134010)的主要參加者;負責完成了一項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負責完成了兩項國家基金委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10111130239, 10210201077)。

完成研究

負責完成了170MeV的S離子與惰性氣體原子碰撞的多重電離研究;採用符合關聯技術,負責完成了80KeV--240KeV的Ar(q=8-12)離子與He、Ne、Ar碰撞中的多電子轉移實驗研究,在修正分子庫侖位壘模型的基礎上,分析了多電子激發態的衰變性質。與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GSI)合作,在重離子冷卻儲存環上完成了Pb、U重離子與氣體靶N2、H2及Ar碰撞過程的研究,測量輻射電子俘獲截面以及REC X-ray的角分布,進行相對論效應和磁相互作用對REC過程影響的研究;進行重離子的逆光電效應和重離子激發態逆光電效應的研究;合作進行強庫侖場中QED高階效應的研究;在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負責進行“A Case Study for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in Strong Coloumb Field: Resonant Transfer and Excitation”, 研究強庫侖場中的電子關聯相互作用以及REC和RTE過程間可能存在的干涉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