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掌

馬掌

“馬掌”,原指馬的角質皮。人類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往往在上面釘上一層“U”形金屬(往往是鐵)用於保護,故又稱“馬蹄鐵”,在西方文化中,送馬蹄鐵代表愛慕之心(只能是女性來送)。是、牛等牲口裝訂在上的制蹄型物。 保護原理: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一層大約2-3厘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面一層是活體角質。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乘都很有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掌
  • 原指:馬的角質皮
  • 別名:馬蹄鐵
  • 作用:延緩馬蹄的磨損
簡介,相關故事,馬蹄鐵,

簡介

mǎ zhǎnɡ (馬掌)
據史料記載,馬掌最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由古羅馬人發明,直到元代才在中原地區廣泛使用。馬蹄鐵,聽起來似乎很生硬很冷血,但在古羅馬卻有個很休閒很浪漫的名字叫“馬涼鞋”。馬涼鞋的樣子很俏皮,雖然是鐵制的,但重量相當輕,邊緣輪廓是波狀的,套在馬蹄上,馬兒走起來,神態十分優雅。老遠聽上去,“嗒嗒”的響聲,很有節奏感。如果帶著馬兒經常出入有鵝卵石或者坎坷的山地,為了防止馬滑倒,少數“馬涼鞋”必須帶有尖釘,這能讓馬蹄緊緊抓牢地面。回憶一下,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看見的馬蹄上戴的蹄鐵,真的像給馬兒穿了一雙涼鞋。只不過樣式和最初發明出來的時候比,顯得有些笨拙。因為馬日漸被用於生產和軍事當中,不給馬兒造一雙質量好的鞋子,哪兒能行呢。由於冶鐵技術的充分發展,使得馬涼鞋變得結實、耐用。
馬掌馬掌
關於馬掌在我國的記載,大概是五代前後。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出使于闐,從當時回鶻牙帳駐地甘州(今甘肅張掖)開始進入茫茫戈壁,放眼望去前方路面儘是砂石,非常難走,高居誨犯難了。這時甘州人傳授給他們一項技術,“教晉使者做馬蹄木澀,木澀四竅,馬蹄亦鑿四竅而綴之,駝蹄則包以氂皮乃可行”。“木澀”是當時北方民族對馬蹄鐵的通稱。由此可見,當時處於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鶻已經掌握了給馬釘掌的技術。

相關故事

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與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開決戰。此役將決定鎖定英國王位新的得主。戰前,馬夫為國王備馬掌釘。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於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國王要打頭陣,等不及了!”鐵匠只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加工成馬掌。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請求去找釘子。馬夫道:“上帝,我已經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鐵匠說:“缺少一根釘,也會不牢固的。”“那就將就吧,不然,國王會降罪於我的。”結果,國王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
戰鬥開始,國王率軍衝鋒陷陣。戰鬥中,意外的不幸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調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嘆:“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  戰後,民間傳出一首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位國王。失去一位國王,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馬蹄鐵

馬蹄鐵。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八:“﹝ 老孫頭 對 李大個子 說﹞你是打鐵的,不下莊稼地,要一條馬腿幹啥?全屯的馬掌歸你釘,還忙不過來,哪能顧上餵馬呢?” 文平 《平谷桃園》:“ 泃水灣 人祖祖輩輩會種地的不多,不分男的女的,多少都會一點手藝……頂沒辦法的也會修鞋、配鎖、釘馬掌。”亦稱“ 馬掌鐵 ”。 楊大群 《關東傳奇》第五四章:“這小子,給我弄這么個損替身,不值兩片馬掌鐵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