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市街(徐州馬市街)

馬市街(徐州馬市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從史籍記載,馬市街的名稱,最初出現在明萬曆版《徐州志·疆域》“街十四”條下,即有“馬市”。

馬市街是東西街,先說路北。徐州著名小吃馬市街飠它湯,即在馬市街東首路北,據說開設於清代光緒年間,起初是一家小飯鋪,而今成為徐州人美味早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市街
  • 出處:明萬曆版《徐州志·疆域》“
  • 簡介:東西街
  • 歷史:宋楚齊魯之地的馬商集聚。
歷史沿革,中華名小吃,

歷史沿革

古時,徐州地區是養馬、產馬之地。楚漢之前,南山之下就已經出現了馬的集市,駿馬聚集。正因為此,項羽便會命部下來此山此市,挑選徵集馬匹,為征戰服務;才會在南山上築台。如此促使南山下的馬市愈加興盛,宋楚齊魯之地的馬商集聚。
古時,徐州是兵戰之地,徐州地區也是養馬、出好馬之地,南山在徐州城南,馬放南山,自古有之。因此楚漢之前,南山之下就已經出現了馬的集市,駿馬、良馬聚集。相傳酷愛戰馬的項羽親自蒞臨,挑選、徵集馬匹,為其征戰服務,並在南山上建築高台,觀賞山下舉行的賽馬活動,進行兵馬操練。反之,也正因為項羽在此徵集良馬、操練兵馬,促使南山下的馬市愈加興盛,宋楚齊魯之地的馬商亦趨之若鶩,南山下寶馬雲集,經久不衰。至於說項羽在南山築台戲馬在先,那應是公元前206年的事,項羽27歲,引兵西進,攻陷鹹陽,放火焚燒秦朝皇宮後,沒有接受定都鹹陽的建議,而是還師彭城,並非常自信地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於是,分封諸侯後,自立為西楚霸王,還都彭城,統轄梁、楚等九郡地區。“秋風戲馬”當在是年秋天,項羽呆在彭城,登南山築高台,觀看兵士在南山下操練兵馬,這就是戲馬台的原始與來歷。
戶部山戶部山
其實項羽在南山上“戲馬”,觀看操練兵馬,是在他滅秦之後,此際秋風戲馬,雖是兵馬操練,也是顯示威風。“尚想巍台上,鐵槊擁萬馬。酒酣笳鼓鳴,旌旗蔽原野。”(元·陳孚)何等恢弘!那英雄氣概,使得南山的鐵馬雄風沿襲下來。
馬市街之名確切始於何時?暫無考證。馬市街55號院裡,有個古董馬槽,老態垂垂,何時制、何人用,無人知曉。戶部山某院有根栓馬柱,相傳為項羽遺物。這些風物似乎告訴後人:馬市街確實存在過馬市。
馬市街的變遷
明天啟四年(1624年)六月,黃河淹城,洪水3年不退,徐州先遷城至雲龍山東,後遷城至城南二十五里堡。戶部主事張璇將戶部分司署遷至南山戲馬台聚奎堂,因此,南山改名為戶部山。隨著徐州城域的擴張,特別是城南的建設,行商坐賈,達官貴人開始湧向城南,商家選時經營,官人擇地建宅。樓台庭院鱗次櫛比依戶部山而建,徐州民謠“窮北關,富南關,有錢的住在戶部山” 。馬市街已經形成貫通東西,並且與戶部山街巷相通的鋪面林立的繁華大街。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徐州升為府,徐州外城除有南關土城,又增建西關土城和北關土城,隨南關人流的增加,因其他商業發展的需要,南關已不適宜再設馬市。清光緒年間,將馬市遷往設有演武廳教場,並且較為空曠的西關土城。從此,馬市街上百貨、紙張文具、油漆染料、棉紗等商業經營逐漸興盛起來。
“文革”期間更名為育紅街,1971年因馬市街東首的三民街更名為解放路,而改稱解放街,1981年恢復為馬市街。2001年後隨著戶部山商城的建設,馬市街進行改造,現在馬市街成為戶部山商城中一條集餐飲、茶葉、服裝、禮品、旅館、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商業街。

中華名小吃

飠它湯的歷史
徐州古稱彭城,相傳是中國烹飪鼻祖--彭祖的分封之地。徐州飠它湯的歷史,要從4300多年以前彭祖的雉羹說起。當時,彭祖用野雞配些藥材和稷米製作出了味道鮮美的野雞湯,也叫雉羹,獻給生病的堯帝,堯帝喝了以後很快恢復了健康,於是把彭祖加封在了大彭氏國,大彭氏國就是今天的徐州市。因此,雉羹也有了“中華第一羹”的美譽。
雉羹和飠它湯的關係
徐州民俗專家、徐州市烹飪協會的高級顧問王文正先生解釋說,它們兩個其實都是一回事。雉是書面的文字的東西,比較雅的,自古以來真正落在史書上的都叫雉羹,沒有叫飠它湯的。這個飠它湯是徐州人的土語,老百姓、廚師特地造的這么一個字。
馬市街 飠它湯的歷史
1997年12月,徐州飠它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小吃。
1999年11月,國家商標局批准正式註冊“馬市街飠它湯”商標。
2006年,當地媒體舉行城市名片推選活動,徐州飠它湯被百姓評選為“徐州城市飲食名片”。
2011年,馬市街 飠它湯獲國家商務部正式認定,上榜第二批“中華老字號”。
今天的馬市街飠它湯
在徐州,要想喝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飠它湯,一定要去徐州解放南路上的馬市街飠它湯店。早上6、7點鐘,來這兒吃早餐的徐州市民就已經排起了長隊,店堂內也是摩肩接踵,十分熱鬧。飠它湯乍看上去貌不驚人,顏色灰撲撲的,質地粘糊糊的,裡面摻和著幾絲蛋花,如果用筷子一攪動,立刻就會香氣撲鼻,喝一口進嘴裡品一下,那更是鮮美醇香,糯軟滋潤。馬市街飠它湯店一天製作平均在1800碗左右,分店也都在一天幾百碗,整個算起來,一天也得達到2800碗左右。
飠它湯的用料和製作
經過幾千年的變遷,飠它湯的用料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野外放養的母雞代替了原來使用的野雞,當初選用的稷米、黍子米,變成了種植廣泛的薏仁、麥仁等等。飠它湯的製作也越來越講究,從選料到熬制,都有嚴格的標準。馬市街飠它湯店副經理殷永信說,一個是嚴格地選料,原材料都是一些打野(野外放養的)的老母雞,還有成年豬的圓骨、豬蹄膀,還有這些麥仁,小料都是弄一些很有名的配方,裡面中草藥有些豆蔻、桂皮、草果;投料是嚴格按照標準,按照我們傳統的方式製作,每天的一道湯都要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製作,其中有大火,還有中火,最後還要用文火,這樣連續十幾個小時製作,等到(第二天)早上,把這些主料都撈起來,打成碎末,再下上小料和麵糊,淋上香油,就行了。製作飠它湯還需要一口特製的甄鍋,它是在鐵鍋上再加一圈用鮮紫柳木或杉木箍成的木板,這樣既可以起到擴大容量和保溫保鮮的效果,還可以使木材特有的香氣融入湯中,使湯的味道更加鮮美。作為一種大眾化的餐飲品牌,徐州飠它湯正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徐州人,上至八、九十歲的耄耋老人,下至咿呀學語的幼兒,都對這碗湯情有獨鐘。馬市街飠它湯店經理王汝玉回憶說,2007年清明節前的一天,店裡接待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她們是一對母女,離開徐州十幾年了,這次是從外地回來為逝去的親人掃墓的。臨近中午,母女倆來到飠它湯店,想再喝一碗久違的飠它湯,正巧碰上飠它湯店延長了營業時間,母女倆終於如願以償。她閨女來到就問:‘大姐,你們這還有沒有飠它湯喝?我老母親離開徐州十幾年了,天天念叨飠它湯,天天念叨飠它湯。正好問到我們一個店長,說:‘來吧,大姨,你來吧,還有飠它湯。結果這娘倆喝了四碗飠它湯。為了進一步豐富徐州市民的飲食生活,眼下,徐州烹飪界的一些人正準備對飠它湯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和包裝,通過科學調整配方,熬制出四季飠它湯,並進行成品包裝配送,讓飠它湯進入社區、進入超市,真正走進徐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馬市街啥湯馬市街啥湯
徐州馬市街位於戶部山內,馬市街是徐州僅存的古街之一,明代末期至清代中葉,因騾馬市聞名,陸續演變成集馬鞍具、染料坊、雜貨鋪、小吃鋪等商家雲集、買賣興隆的商業街,記載著徐州興盛的貿易流通史。而戶部山位於徐州中心商區,具有2000多年歷史,300多年商業史,成為徐州商業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