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彩陶鑑識

《馬家窯彩陶鑑識》是2005年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海東。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家窯彩陶鑑識
  • 出版社: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273頁
  • ISBN:7805885346
  • 品牌:北京讀者天地文化
  • 作者王海東
  • 出版日期:2005年1月1日
  • 開本:16開
  • 定價:386.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彩陶世界在中國,中國彩陶在甘肅。甘肅彩陶當屬馬家窯。馬家窯文化將史前彩陶推向了巔峰,馬家窯彩陶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明珠,譜寫了世界彩陶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頁。
新石器時代概述 新石器時代彩陶的初始發展和鼎盛和衰落 彩陶的真偽鑑別 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及年代 精品陶器鑑賞。

作者簡介

王海東,1964年3月出生,甘肅臨洮縣人。大學本科畢業,先後深造於西北師範大學,空軍飛彈學院,空軍後勤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央黨校和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學院。有過25年的軍旅生涯,空軍中校軍銜。現供職於甘肅省公安廳。業餘從事古陶、書畫鑑賞和研究近2O年。兼任甘肅蘭州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會長,甘肅彩陶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名人名作價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協甘肅分會會員,蘭州書畫協會副主席,蘭州青少年藝術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收藏協會理事等。

圖書目錄

新石器時代概述
新石器時代彩陶的初始發展和鼎盛和衰落
彩陶的真偽鑑別
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及年代
精品陶器鑑賞

文摘

書摘
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在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發現我國第一批彩陶至今,
已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彩陶文化遺址。從發掘情況看,我國彩陶文化歷時久遠
,分布區域廣泛,圖案千變萬化,器型千奇百狀,各文化類型之間的關係因
素複雜。資料表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陶器的地區之一。1999年日本青
森縣大平山元遺址出土了無彩陶器。經碳14測定為16520~14920年。在俄羅
斯遠東至西伯利亞的一些遺址中。發現了距今13000年前的陶器。在我國羅
蘇溧水神仙洞和江西萬年仙人洞以及廣西桂林甑皮岩都發現了年代很早的陶
片或陶器。1977年,在江蘇溧水縣神仙洞遺址出土的泥質紅陶經碳14測定年
代距今12320年+100年。尤其是經考古專家20多年對甘肅秦安大地灣文化遺
址的發掘研究印證了六項中國考古之最:一是中國最早的旱農作物標本。二
是中國最早的彩陶。三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四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
。五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六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由此可知,中國
史前陶器的起源和文化基因的外在特徵風格形成應看作是多元化的文化產物

勤勞智慧的先民們經過漫長的舊石器日寸代和中石器時代的生活與生產
實踐活動。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用火經驗,了解到陶
土具有可塑性和經燒制後具有一定硬度的特點後,於是發明了制陶技術,制
作出了適應各種用途形狀的陶器。在日常生活中製作了用作飲食、汲水盛水
、貯藏、烹飪等的器皿。在生產活動中有用作捻線的紡輪、揉皮的銼、狩獵
的彈丸、捕魚的網墜、收割的刀、制陶的拍等工具,並且創造積累了裝飾的
篦紋、壓印紋、坑點紋、劃紋,附加的乳丁紋、指甲紋、凸線紋及淺細繩紋
等紋飾。
陶器的出現。是古代人類由漁獵和採集為生的遊牧生活方式,發展到以
農耕糧食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的產物。它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的原始生活狀
況。並促進了原始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也推動著原始社會組織形式與史前
文明結構的變革。
在早期陶器發展的幾千年中,制陶工藝尚不成熟,彩陶的生產技術條件
還不具備。因此。陶器產生約四五千年後才出現彩陶。從出現陶器到生產彩
陶。這又是一個長期摸索、反覆試驗、不斷改進的過程。陶器生產之初,沒
有刻意裝飾的紋飾。但加工過程中手提、片打等往往會留下一些印痕,隨著
人們審美意識與行為的使然,逐漸將這種不規則的印痕變為有意的、規則的
原始裝飾紋樣。隨著制陶技術的不斷革新,除去在陶器表面刻劃或壓印出紋
飾等裝飾手法夕卜,還出現了用顏色在陶器上彩繪後進行燒制的原始彩陶。
在陝西和甘肅的渭河、涇水流域以及漢水上游等遺址出土的老官台文化是我
國彩陶發源的一個重要例證。老官台文化的陶器均為手制,火候不高。陶質
大部分為夾細砂的灰褐陶或紅陶。老官台文化的秦安大地灣一期遺址的碳14
測定年代為距今約8230~7400年這些新的考古資料表明,我國黃河中上游地
區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區域之一。
如上所述,彩陶是在制陶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才出現的,因為製作彩
陶有三個重要條件:首先要熟練掌握顏色的使用知識。距今7000年左右的寶
雞北首嶺下層遺址中出土了紫和紅色兩種顏料,並且還將顏料製成了彩錠。
在距兮600年左右的甘肅臨洮縣馬家窯遺址出土了200件,克黑色的礦物質顏
料一塊,表明當時人們已掌握了選材和加工顏料的技術。其次彩陶興起的另
一條件是要有較高的燒制技術,如果燒制的溫度不高,陶器上繪製的顏料就
會脫落,這就必須具備密封和高溫的條件。秦安大地灣一期晚一階段出現了
一定數量的彩陶,說明陶器的燒制技術有了提高。彩陶的興起在彩繪燒制之
前還要有一個條件,需要在質地光滑的細泥陶上才能繪出顏色的色彩感。並
且得以用筆流暢無阻。由於以上因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後一階段,彩陶的
發展比較緩慢,直至新石器時代晚期,製作坊出現了專業的陶工,相傳當時
制陶的陶工全部為婦女,所以“陶女”一詞也由此而來。至此制陶技術才有
了飛躍式的發展,從而真正進入繁榮興盛的階段。
這一時期在陶器製作方法上大致可分為手制、模製和輪制。從最早的手
制以及慢輪修整,到快輪制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大約在距今
7000~60O0年後產生了慢輪,在距今6000~5000年後發明使用了快輪。雖然
慢輪已普遍使用,但無法使陶器成型,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修整坯體。所以手
製法中的捏塑法、泥土貼築法和泥條築成法仍在使用。一般器物上的附屬檔案。
如耳、鏨突、乳丁等都用捏塑法來完成。從對大地灣早期的陶器研究發現。
此時的陶器製作使用的是模具敷泥法。甘肅彩陶除大地灣文化之夕卜。基本
上都使用泥條築成法。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和各個氏族部落。從很
早起就散居和雜居在全國各地。他們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創造著遠古文明。從
而出現了我國不同地區和不同類型的陶器發展跡象。由於我國地域遼闊。自
然氣候冷暖的差別,所以出現了具有明顯地方特點的陶器格局和各自的發展
序列。但是從各地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日寸代早、中、晚三期陶器形狀特徵來
看,他們之間的共性也是明顯的,這就反映出當日寸制陶工藝技術在不同地
區之間相互滲透、交流與影響。所以這應是研究新石器日寸代,分布在全國
各地是在陶器表面裝飾各種花紋,常見的有錐刺紋、指甲紋和篦紋。也有一
些刻划動植物圖像紋飾的。如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文化的一件小口細頸錐刺
紋壺,通體錐刺出排列有序而規整的三角形、菱形、長方形、麥粒形組合的
花紋裝飾,還如甘肅廣河縣出土的一件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紅陶器上以平
行紋的形式錐刺出排列有序的麥粒形花紋。另一種是在陶器表面施有一些弦
紋和附加堆紋等裝飾。如青海出土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罐上通體堆塑有
男人體和女人體等。
五是表現在陶器表面的繪畫藝術上。在陶器的諸多裝飾藝術中。繪畫藝
術獨領風騷,它又可分為彩陶、彩繪陶和漆繪陶三種。彩陶始於新石器日寸
代早期,盛行於中期。它是在製造陶坯過程中,在陶器坯胎表面塗上一層細
泥陶衣,再用幾種礦物質原料作為色劑。在陶器表面繪出各種圖案花紋帶條
或動植物紋等,然後入窯燒制。即成為有彩繪紋飾又不易脫落的彩陶。彩陶
的底色和陶衣多呈紫紅、黃、白等色。而彩繪顏色則多為黑、褐、紅、白等
,所以在彩陶中就形成了“紅衣陶”與“白衣陶”之分。當然新石器早期彩
陶只是在口沿部分施用一道或兩道簡單的紅彩帶條作為裝飾。如甘肅大地灣
早期的彩陶三足缽的口沿夕卜側,就裝飾有一條紅褐色寬頻條,也是我國目
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彩陶器。從後來花紋帶的演變形式中可以窺見寬頻紋的原
始寓意。許多跡象表明彩陶發生時的寬頻紋是日月輪迴、季節更替、作物生
長、死生輪迴周期規律的意象升華。所以,許多彩陶的花紋中,寬頻紋與其
他花紋帶並存,寬頻紋成為所有彩陶文化不同形式花紋的母體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彩陶形制繁多而美觀。常見的彩陶花紋中出現了弦
紋、帶條紋、豎條紋、圓點紋、逗點紋、三角紋、菱形紋、圓圈紋、曲折紋
、雙鉤紋、方格紋、回紋、雲雷紋、x形紋、s形紋、0型紋、+形紋、A型紋
等幾何形圖案紋飾。還出現了取材於自然形象的太陽紋、月亮紋、六角星紋
、水波紋、漩渦紋、螺旋紋、花瓣紋、勾、十紋、樹、十紋、蝶須紋、網紋
、編織紋等以及汲取動物形象的魚紋、蛙紋、鹿紋、鳥紋、眼睛紋、眼睫紋
、人面魚紋、駝鳥紋、人像及舞蹈紋等。
彩繪陶有別於彩陶,它是在陶器坯胎入窯燒製成陶器之後。在陶器表面
用不同顏色繪製而成的花紋裝飾。這種彩繪花紋容易脫落,彩繪陶器多見於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西龍山文化各種類型中。目前出土的泥質磨光黑陶表面
,用紅、白、黃等色繪製有圓點紋、帶條紋、雙鉤紋、雲雷紋等圖飾。漆繪
陶主要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中。它是先在磨光黑陶的表面塗上
一層黑漆,然後再用不同色彩繪製出彩色花紋。色彩醒目鮮亮,具有特殊的
視覺效果。P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