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塬遺址

馬家塬遺址

馬家塬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分布有大面積屬常山、齊家類型的文化遺存。

遺址內隨處可見橫籃紋泥質紅陶片和夾砂紅陶片,以及灰坑和房屋遺蹟。在遺址的中心區,有較為密集的戰國中晚期墓葬分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豐富而獨特,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其中保存完整、裝飾精美的戰國中晚期車乘的發現,在甘肅省尚屬首次,乃至全國都較為罕見,為研究秦文化、古代北方民族史,以及這一時期車輛的製造技術、裝飾工藝,金、銀、銅、鐵等金屬品的提煉和運用程度等等提供了重要證據,對於中國科技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馬家塬遺址是“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7年1月被列入第6批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家塬遺址
  • 地理位置: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
  • 面積:約80萬平方米
  • 時代:新石器時代、戰國
  • 所在地區: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471-I-471
張家川位置,遺址結構,出土文物,史書記載,墓葬特點,戎的定義,遺址意義,保護措施,

張家川位置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於甘肅東南部隴山西麓,行政管理隸屬天水市,東臨近陝西隴縣。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拔在 1468- 2659 米之間。東北部隴山巍峨,峻岭重疊,西南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源於隴山縱貫全境的六條山樑,自東北向西南道逸伸展,地貌複雜。境內有關隴古道連線甘肅和關中,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向北臨近內蒙古、新疆的北方草原文化,向東進入關中平原吸收中原文化,匯聚華夏文明精華於此。

遺址結構

馬家塬遺址位於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距縣城17公里,面積約80萬平方米,其中核心範圍約3萬平方米。該遺址北依馬家塬山樑。東、西兩側為地勢較高的杜渠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緩,兩邊高陡的簸箕狀地形,避風向陽。在這山凹中分布有大面積屬常山、齊家類型的文化遺存,地面上到處可見到橫籃紋泥質紅陶片和夾砂紅陶片,從斷崖上可見到大量的灰坑遺蹟和房屋遺蹟,遺址地表為農田。以馬家塬為中心,向東、西各延伸200米的地形的範圍內有較為密集的戰國中晚期墓葬分布。
馬家塬遺址

出土文物

從2006年8月7日開始,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在省考古所的指導下對遺址中被盜掘過的三座墓葬進行了清理髮掘。共出土金、銀、銅、鐵、骨、陶等殉葬器物逾500件,綠松石、瑪瑙和玻璃等文物800餘件。不僅如此,在兩座墓坑內還發現了10輛與眾不同的豪華二輪馬車,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馬家塬遺址
在一號和三號墓葬內各有5輛車隨葬,其中墓道4輛,墓室1輛。檔次最高、裝飾最豪華的一輛車在墓室內,飾以錨金銀的鐵條和鐵牌飾,在車的側板上有用金鉑、青銅製作的虎和大角羊等動物圖案作為裝飾品。兩座墓墓道內的車輛的製作和排列相似,均由東向西排列。第一輛車的車輪為銅花所包,非常豪華。第二輛車的整體外邊為漆制,並繪有圖案,車廂為皮條編制而成,車輻條也為漆制。車輪輪徑1.6米,前擋板兩面均為彩繪的漆,並有饕餮圖案。車軸亦為彩繪漆制。在車的後側發現有較大銅鈴。第三輛車是漆制,與第二輛車相似。第四輛車為純木製車,應該屬一輛冥器車。
在3號墓室,考古人員發現一尊身高約6厘米的金屬小人,由於在地下已埋藏了2000多年,小人的表面已經鏽蝕,肢體局部殘缺,但其整體輪廓基本清晰,五官依然可辨。神秘小人的發現,給這個墓的主人身份確定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這是此次考古發掘中唯一發現的金屬俑,這個小人代表的是秦人還是當時其他少數民族,目前還無法斷定,就連小人是用何種金屬製造,作用如何,也還是一個謎。新發現的金屬小人對確定墓主人身份能起到怎樣的作用,目前還無法確定。
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圖 1)經過 2006 年至今的發掘,已經刊登了 2006年度、2007-2008 年度、2008-2009 年度、2010-2011 年度共四次發掘報告,共清理墓葬 25 座。

史書記載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仍為朕息馬,朕封其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非子得封地時,勢力相當弱小,經常受到西戎的侵擾。到西周第九代國君周厲王時,因厲王貪財好利,昏庸殘暴,激起“國人暴動”,西戎乘機“滅犬丘大駱之族”,秦人新老地盤,全被西戎占有。周宣王即位後,封非子的重孫秦仲為大夫,命討伐西戎,秦仲反而被西戎殺死。周宣王又召集秦仲之子莊公兄弟五人,助兵七千,再次討伐西戎,才勉強取勝,收復了失地。
說到西戎,楊逍說:“在張家川,如果關山是一座散發著唐宋味道的顯性文化血脈,那么深藏在大地之下現已揭開神秘面紗的馬家塬墓葬則代表西戎文化的隱形血脈。”
西戎民族並不是落後的蠻夷。在周朝時,周人自稱“華夏”,把他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西周中葉,與戎狄相安共處的局面日益難以維持。周穆王時,周室尚稱強大,因“戎狄不貢,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遷戎於太原”。穆王西徵到了什麼地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乃宴。”崑崙丘所在,各家考證不一,肯定已超過隴山山脈,到達今甘青境內,見到了西戎的一位女酋長。
自夷王以後,周日益衰敗,“荒服不朝”的局面越來越嚴重,而秦族在隴山地區逐漸壯大,周也逐漸倚靠秦人來制西戎。
周孝王時封非子於秦邑的同時接受申侯的要求,讓非子同父異母兄弟成繼承其父大駱的酋長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到昏庸的周幽王時期,他上演了荒誕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也叫西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被戲弄後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西戎攻殺了周幽王,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象徵華夏最高權力和地位的“九鼎”寶器也被犬戎掠往草原,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強盛了約三百年之久的西周覆滅。
而馬家塬戰國墓的橫空出世,再現了當時西戎與秦人的關係。
馬家塬遺址
青銅繭形壺青銅繭形壺

墓葬特點

墓葬形制奇特
該墓葬為九級和七級台階式墓道、在墓道一側開挖偏洞為墓室,其墓葬結構為國內首次發現。一號墓和三號墓為九級台階式,二號墓為七級台階式。
“連珠紋琉璃杯”“連珠紋琉璃杯”
馬家塬戰國墓地的墓葬形制為土洞墓。土洞墓是先秦時期西北少數民族使用的一種墓葬形式,在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十分常見。它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豎穴土坑墓,另一種是土洞墓。雖然馬家塬墓地的墓葬也是土洞墓,卻有著特殊性。首先,一般來說土洞墓是沒有墓道的,但馬家塬的墓葬不但有墓道,而且墓道上還有台階。一號墓葬和三號墓各有9級台階,二號墓有7級台階。按照中原地區的常理,墓道越長、越寬,台階數也相應越多,而這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也相應的更加高貴。不僅如此,一號和三號墓的墓室是前後雙洞室,前邊是大洞室,後邊是小洞室。前邊的大洞室放車,後邊的小洞室放棺撐。在墓口、墓道內發現了多個被肢解的馬頭、馬蹄或者牛頭,僅一號墓就發現了22具牛頭。考古工作者估計這是當時舉行祭祀活動遺留下來的,但是這種祭祀方法在中原墓葬中卻不常見。據文獻記載,中原地區推崇的是“古不墓祭”。像馬家塬這樣在墓葬外進行祭祀,這是很被中原士大夫鄙夷的事情,即便進行祭祀,也不會採用馬頭來作為犧牲,更不可能用馬蹄。這更證明了墓主人的民族文化屬性:今天的長城沿線地區,在先秦時期被泛稱為戎狄,很多這裡的少數民族墓葬就用馬蹄、牛蹄或牛馬頭作為隨葬品。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這些少數民族生前過著定居加遊牧的生活,騎馬和放牧牛羊是他們生活里不可或缺 的元素。因此,在他們死去後也要在墓葬里體現生前的生活標準和狀態,就是所謂的 “視死如生 ”。
高級的中原貴族墓葬也會隨葬車馬器,作為身份的標識。在商代晚期與西周時期,有的貴族會在墓道隨葬車,或者把車拆成零部件放置在掉室上部,一般不會將車體隨葬入墓室。到了東周時期,他們的車都會被埋葬在墓葬之外的單獨車馬坑中。而馬家塬的車卻都被埋入墓室之內,彰顯出它與中原迥異的文化特色。而這種形式隨葬的車馬器,也成為馬家塬戰國墓葬的標誌性發現。
豪華車乘
清理的三座墓葬中均有車乘,但與中原所見的車相比,除了基本的獨轆結構相同之外,馬家塬大墓隨葬車輛的裝飾和車廂結構獨具特色,其用金屬裝飾的豪華程度更是前所未見。車輪及車廂側板均以金花飾、銀花飾、銅花飾、錯金鐵、瑪瑙、釉陶串珠、貝殼裝飾;在車廂側板上還有銅質大角羊、銀箔質大角羊、金箔質虎等動物飾件及包金銅泡裝飾。所有隨葬車乘顯得富麗堂皇、美綸美奐,其豪華程度為甘肅省首次發現,在中國也極為罕見。在先秦時期,馬車製造是最為複雜的手工行業,毫不誇張地說,在先秦,製造車乘就是高科技技術。所以《周禮·考工記·總序》在概述手工業時,這樣評價車“故一器而工聚焉,車為多。”也就是說,在單種產品上、集中不同工種最多的是車。
豐富的文化信息
該墓葬所包含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帶有較為濃厚的北方、西亞少數民族風格和秦文化特色,典型器物諸如鎏金銅壺、青銅繭型壺、連珠紋琉璃杯、錯金銀鐵飾件及高等級精美車乘,為研究秦和戎的關係,北方、西亞古代民族史,以及中國古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冶金技術、古代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
出土文物多
出土文物數量多、檔次高,共出土1600餘件,初步估計,一級以上文物達到100多件。 “鎏金青銅繭形壺”,為國內唯一的一件青銅繭形壺。
“連珠紋琉璃杯”作為西方文化之器在這裡出土,有可能將絲綢之路的開通年代提前一百餘年。車乘上錯金銀鐵飾件的大量使用為國內首次發現。車乘上裝飾的金、銀箔老虎、大角羊,青銅大角羊,造型生動逼真,金、銀箔飾件數量之多,做工精美,實屬國內罕見。墓葬內發現的不明金屬俑、牛、羊,其金屬質地為國內首次發現。整個墓葬出土的車乘金屬構件,其製作工藝及拋光技術不遜當代,顯示出秦人高度發達的冶金製造技術。
金虎金虎
根據目前出土的考古材料,可以將中國早期金銀器的表現形式分為兩大不同的文化系統:一個是中原和南方系統,另一個是西北和北方草原系統。商代的中原地區,使用的金製品以金箔、金片為主,多為銅、木、漆、玉石器及建築上的裝飾,起著點綴棺撐、車馬和日常器物等的作用,並未充分體現出黃金作為貴重金屬的價值。與商代相比,西周時期的金器體積稍大,而且有不少是鑄造而成,作為裝飾其他器物的金箔、金片也趨於大型化,如甘肅禮縣春秋時期秦公大墓出土的金箔飾片餘件,其中鵡裊形金片高52厘米、寬32厘米,形體之大前所未有。
戰國時期,金銀器開始擺脫青銅器的形制、紋樣和製作技術,以獨特的形式、風格、作用登上了社會生活的舞台。金銀器已由裝飾、配件轉為實用器物,單件器物開始大量出現,金銀器的種類繁多、製造工藝、造型藝術也達到新的高度。此時,在工藝上,夔 金、耍銀、錯金銀技術開始盛行。到戰國晚期,這些技術使用的範圍大大增加,不僅用於器皿,在銅鏡、樂器上也開始出現。與中原地區不同,西北和北方地區的遊牧民族,商周時期的黃金、白銀主要用來製作人體裝飾,最常見的耳環、臂圈、項圈、髮飾和各種牌飾。這些金銀器以鹿、虎、鷹、馬、狼、牛、豬、羊等動物及其組合最為常見,寫實又不乏誇張的表現手法,帶有濃郁的草原遊牧生活氣息。其中動物咬斗紋樣出現的最多,虎的形像也很受重視。因遊牧民族對金銀裝飾極為喜愛,其製作工藝也極為精細。最常見的工藝是將金銀原料錘搽成薄片,再鑒刻出紋樣。另外,掐絲、鑲嵌工藝也常常用於金器的製作當中。馬家塬戰國墓地的金器中大部分是隨葬車的裝飾品。這些飾件多是金箔、銀箔製品,有的直接做成動物造型的紋樣,如龍、虎、羊、鸚鵡等,並壓印線條表現動物的毛皮和形態有的在長條形、三角形或不規則形的箔片上鏤空“S”形或“3”形紋飾,形態繁複。從這些金銀飾件表現形式來看,它們屬於中原和南方地區的金箔系統,但從紋樣風格來看,其所表現的虎、羊、鸚鵡等動物造型,與西北和北方草原系統更為接近。金箔車輪飾和三角形銀箔中的鏤空“S ”形紋飾 , 或許受北方地區常見的 “S”形牌飾影響大角羊、虎造型與賀蘭山岩畫上繪製的動物造型是幾乎一致的。同時,馬家塬墓地所發現的飾品與內蒙古準格爾旗西溝畔墓地二號墓出土的鹿形飾件、陝西神木縣納林高兔遺址出土的圓雕金鹿形怪獸造型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另外一小部分金器為純金飾品。在2008年發掘的M16中發現,墓主人身上佩戴著三條純金質地的腰帶,而在墓主人的頸下,居然佩戴著一件與埃及法老佩戴的金項圈十分相似的月牙形黃金項飾。除了黃金製品外,馬家塬還出土了單耳銀杯。這種有耳的器物,便於懸掛和轉運,十分適合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廣泛出現在西部 的遊牧民族墓葬中。隨葬單耳杯習俗在河西走廊的沙井文化中十分常見。可以說,馬家塬墓地的金銀車飾是中國早期金銀器兩大系統的融合,而這兩種文化系統的融合,或許可以歸根於該墓葬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戎的定義

“戎”是先秦時期對中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泛稱,見於文獻記載的“戎”族群,先後有“犬戎”、“姜氏之戎”、“允姓之戎”、“申戎”、“陸渾之戎”和“義渠”等,他們在春秋時期相當活躍,與周戰事不斷。戰國時期,多融合到了鄰近的大國當中,如秦、晉等國。當時,西戎的不同支系廣泛分布於甘肅東部到陝西西部、寧夏南部地區。按照《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在秦穆公時,“西戎八國服於秦”,《秦本紀》里說“益國十二”,《漢書·韓安國列傳》說“並國十四”,而《史記·李斯列傳》更說當時秦征服的西戎國是“並國二十”。如此混亂的數字正好說明當時在這一帶活動的戎部族繁多。到了戰國時期,數目更是多得驚人。秦孝公曾使太子馴率戎狄九十二國朝見周顯王。這些戎族部落都是歸順於秦的較大部族,而秦對其政策也有所不同。按照《後漢書·西羌傳》的記載,秦對西戎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三種:使戎人臣服朝勤、軟禁戎族首領或其子作為人質、遷徙調動戎人居住地。馬家塬墓地的主人是,生活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並臣服於秦的首領。根據文獻記載和墓葬性質、出土遺物可知這是一處具有戎人性質的高等級的墓地,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融合了中原、北方、西方、秦等文化。它在大的秦文化圈內,戎人保留了自己的部分特點,並去偽存真逐步向先進、高級的文化靠攏,慢慢發展。

遺址意義

從發掘清理的情況來看,該墓葬規模較大、規格較高,出土文物1600餘件,其中所包含歷史文化信息較為豐富,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馬家塬遺址
現場考古人員介紹:雖然目前沒有發現有文字記載的器物出土,只是從一繭形壺的底部發現了一個象形符號,而且沒有提供墓主身份的任何信息,但初步斷定:此墓室是秦時期羌族的一位貴族的墓葬,距今約2300多年。一號和三號墓室被發掘之後,沒有發現墓主人的屍骨,有可能屍骨被盜墓者破壞或此地土質鹼性太大,導致屍骨腐朽無存。
經過對戰國古墓現場發掘和對出土文物的研究整理,考古專家在墓葬被發掘三個月後首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張家川戰國古墓驚爆三大謎團,在國內考古界引發新的研究課題。
馬家塬遺址
這批連專家都分辨不清的不明金屬器物,主要是出土的隨葬車上的配件,在已發掘的三個墓中都有。從形狀看,有車轂(車輪的中心部位,用來插軸)、車軎(套在車軸兩端的軸頭)等;從光澤和色彩上看,明顯不是常見的金、銀、銅、鐵等金屬,非常像鋁合金。它們究竟含有哪些成分,為何在如此潮濕的環境中沒有鏽蝕,還有待化學分析和進一步研究。
專家認為,這批類似現代鋁合金的金屬,在以往這一時期考古發掘中所罕見,它們的出土為研究中國冶金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保護措施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搶抓甘肅省華夏文明創新傳承區建設機遇,挖掘縣內資源,及時將馬家塬遺址保護修複列入“3341”項目工程庫,計畫爭取國家投資2.3億元修建馬家塬遺址博物館。
馬家塬遺址位於張家川縣木河鄉桃源村,是“200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總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共探明各型墓葬62座。遺址包含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帶有較為濃厚的北方、西亞少數民族風格和秦文化特色,對研究秦和戎的關係,北方、西亞古代民族史,中國古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冶金技術、古代科技史具有重要價值。
馬家塬遺址遺址博物館擬占地8000㎡,綠化帶50萬㎡,道路硬化11公里,修建圍欄4500米以及配套附屬設施等。
2007年2月17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並劃定馬家塬戰國古墓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樹立了保護標誌碑。
2007年4月8日,馬家塬戰國古墓遺址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併榮獲國家文物局頒發的“田野考古獎”三等獎。
2013年5月初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計1943處)以及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總計47處)。甘肅省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遺址名列其中,成為張家川縣唯一一處入圍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本批“國保”單位分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其他等類別。
馬家塬遺址位於張家川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塬,距縣城17公里,面積約80萬平方米,海拔1874米。該遺址北依馬家塬山樑,東、西兩側為地勢較高的杜渠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緩,兩邊高陡的簸箕狀地形,避風向陽。經探測,以馬家塬為中心,向東、西各延伸200米的範圍內為較為密集的戰國中晚期墓葬分布,面積約2萬多平方米。  
2006年8月至12月中旬,對遺址中被盜掘過的三座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出土了大量的陪葬文物和豪華車乘,在M1和M3中發現高檔禮儀車乘十輛,車輪及車廂側板均以金、銀、銅、瑪瑙、釉陶串珠、貝殼及錯金銀鐵飾件等裝飾;在車廂側板上還有多種動物飾件及包金銅泡鑲嵌;所有隨葬車乘顯得富麗堂皇、美奐絕倫,其豪華程度為全省首次發現,在國內也極為罕見。
2007年10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二期發掘工作開始。共勘探出62座墓葬,截至目前,共挖掘大、中、小型墓葬35座,共出土青銅器、玻璃器皿、車飾件等一萬多件,部分墓葬的墓主人隨身帶有金腰帶,釉陶珠和瑪瑙、金銀等串成的項鍊,裙擺也用釉陶珠、蜻蜓眼、綠松石等寶石和金銀所裝飾,十分奢華。馬家塬遺址出土文物數量多、工藝精美、檔次很高,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豐富而獨特。典型器物有:青銅繭形壺、鎏金銅壺、連珠紋釉陶杯、錯金銀鐵飾件、金箔質虎、金箔質狼、銀箔質大角羊等。據專家初步估計,其中大部分屬國家珍貴文物。而青銅繭形壺全國獨此一件,堪稱國寶。
馬家塬遺址地表分布有大面積屬常山、齊家類型的文化遺存,斷崖上有大量的灰坑遺蹟和房屋遺蹟。該墓地所包含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帶有較為濃厚的北方、西亞少數民族風格和秦文化特色,為研究秦和戎的關係,北方、西亞古代民族史,以及中國古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冶金技術、古代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2006年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目前正在編制總體保護規劃。隨著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實施,馬家塬必將成為自治縣及隴東南一顆耀眼的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