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自傳:即使上帝也愛他

馬克·吐溫自傳:即使上帝也愛他

《馬克·吐溫自傳:即使上帝也愛他》是2013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著作者是馬克·吐溫 (Mark Twain),由周曉玲譯著。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吐溫自傳:即使上帝也愛他
  • 又名:馬克·吐溫自傳
  • 作者:馬克•吐溫 (Mark Twain)
  • 譯者:周曉玲
  • ISBN:9787539268132
  • 類別:人物自傳
  • 頁數:103頁
  • 定價:19.80元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馬克·吐溫一生似乎注定要帶上傳奇色彩。他降生那年,哈雷彗星曾划過長空。後來,馬克·吐溫為自己預言,當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出現時,他也會隨它而去。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現,他也在兩天后離世。死前,他留下了長達五千頁的自傳手稿,因其間有對政治的尖銳批評,因而遺言“身後一百年內不得出版”。
《馬克·吐溫自傳:即使上帝也愛他》是該自傳的精選片段。他似乎是在以一種很隨意的方式書寫自己的人生,想到了就說出來然後記錄下來,可是,細細斟酌之下,字裡行間都包含著他的睿智。自傳管理人赫斯特稱:“這部書稿我已讀過無數次,每次都忍不住發笑。這個男人的言談笑罵皆成文學,而自傳則是高潮,是那種創作力的巔峰。”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原名塞繆爾·朗荷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只不過是他的筆名,可他卻以這個筆名成了享譽國際的文化巨人,知道他真名的人其實並不多。
1835年,他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弗羅里達村。塞繆爾4歲的時候,他們一家遷到了位於密蘇里州境內的密西西比河畔的漢尼巴鎮。河邊茂密的森林,美麗的自然風光,在他幼年時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也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馬克·吐溫十一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於是為了謀生,他就到當地的印刷所做了一名學徒工。因為他所做的工作,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所以他漸漸萌生了走出去的念頭。
後來,他孤身一人去巴西探險,而且還曾掌舵乘蒸汽船穿過密西西比河。也就是在這一時期,他從專門測量水深的船員那裡突發靈感,取自己的筆名為“馬克·吐溫”,是“水深十二英尺”的意思,因為人們說只有水深超過十二英尺,輪船才能順利通過河面。
後來,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馬克·吐溫不幸失業。正好當時掀起了一陣淘金潮,他也自然地被卷了進去。為此,他還專門購買了一片土地,然後便在這片土地上,埋頭致力於挖金礦的事業。結果他什麼也沒找到,而且還欠了一屁股的債。為了還債,他不得不到一家報社工作。這家報社出版的報紙,就是發表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並獲得廣泛好評的《加利福尼亞報》。
1870年,馬克·吐溫結婚了,三年之後,他們便遷到了哈特福德市,並在那兒定居。他的大部分作品部是在1875年—1885年創作的,例如《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還有被許多人認為是他的作品中最偉大的著作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1889年,他又出版了《亞瑟王朝中的康乃狄克揚基佬》,《傻瓜威爾遜的悲劇》也在1894年出版。馬克·吐溫的晚年是在不幸中度過的。他的女兒死去不久,妻子也撒手離開了人世。遭受沉重打擊的馬克·吐溫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從此也拋棄了使他一舉成名的特有的幽默、詼諧的寫作風格,而陷入了深深的孤獨與絕望之中。1910年,75歲高齡的馬克·吐溫在康乃狄克家中,因病與世長辭。

序言

來自墳墓的話
寫這部自傳時,我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在墳墓里說話的。因為當這本書出版時,我應該已經死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確實是在墳墓里和你們說話。
有一個好理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要用墳墓里的腔調而不用人間的口吻:因為這樣一來,我就可以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了。當一個人在寫一本關於他生活隱私的書時,由於人們在他在世時就會讀到,所以他會畏懼於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盤托出;他的一切真誠努力都會白費,他會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人類根本無法企及的事。
能夠最暢快、自由和深入地表達人類思想和心靈的東西是情書;當作者知道沒有人會看到自己所寫的內容時,下筆便會毫無顧忌。有時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當他看到自己的情書居然被變成了鉛字,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如果早知道自己寫的東西會面向大眾,他一定不會那么坦白。雖說信中沒有任何不真實、不坦誠或讓人不齒的東西;但不管怎樣,如果他知道這封情書會被發表,一定會寫得非常含蓄。
寫這本書時,我就像寫情書那樣坦白、自由和無所顧忌。因為我知道在我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會看到,而我死後對這一切也就無知無覺、毫不在意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