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三

馬保三

馬保三(1887~1964)山東省壽光市牛頭鎮人。曾化名張炳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保三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山東省壽光市牛頭鎮
  • 出生日期:1887
  • 逝世日期:1964
  • 信仰:無神論
  • 黨派:中國共產黨
人物生平,獲得榮譽,任職經歷,

人物生平

10歲入村塾讀書7年,後輟學務農。為人急公好義,在鄉里很有威望。
馬保三
192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更謹言慎行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扶助工農為己任。1926年任中共壽光縣委宣傳委員,分管農運工作。他四處奔走,組織農會,積極發動民眾,開展反軍閥、反苛捐雜稅的鬥爭。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他出走東北,轉往朝鮮,在仁川與當地同志組織中華勞動組合會,開展抗日活動。1933年7月他返回家鄉壽光,8月,因叛徒出賣被捕。縣國民黨頭子辛景張以“順應潮流,何必冒險”等言詞勸他自首,他義正詞嚴地回答:“我幹革命就是順應歷史潮流,為工農大眾解放,我不考慮危險不危險。”敵人又把他解往濟南關押審訊,施以酷刑,他堅貞不屈。敵人無可奈何,只得藉機勒索財物,準予保釋出獄。
1934年馬保三出獄時,壽光的黨組織已遭到嚴重破壞,失去組織聯繫,他仍積極組織民眾進行革命鬥爭。1935年他掌握了國民黨鄉長馬炳修貪污公款的一些事實,便據此揭發真相,發動民眾清查賬目,最後迫使縣長宋憲章撤了這個惡霸地主的職,並答應民眾的要求,委任馬保三任鄉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共壽光縣委根據上級指示,組建人民抗日武裝。遂即發動了聲震渤海平原的牛頭鎮起義,樹起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的大旗。馬保三被推選為司令員。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他跑了8個鄉、幾十個村莊,組成了一支80多人的“抗敵後援隊”,為起義組織了骨幹力量。又於12月中旬,乘機截獲了國民黨羊角溝警察局準備南逃而運往縣城的1門炮和部分槍枝彈藥。為此縣長宋憲章大為惱火,派兵包圍牛頭鎮逼索槍枝。馬保三據理談判,曉以民族大義;最後,來人僅帶回少數槍枝交差了事。起義前夕,他毀家紓難,不僅獻出了全部糧食,而且全家老少一齊動員,成了起義部隊的後勤部。
1938年,這支部隊挺進膠東,回師鄒平、長山,轉戰沂蒙,馳騁魯中南。

獲得榮譽

1939年,臨朐五井戰役,被譽為“山東抗戰兩年來最模範的戰鬥”。

任職經歷

1940年7月在沂南青駝寺召開的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上,馬保三被選為山東省臨時參議會(代行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副議長。在此期間,他曾根據黨的政策和解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地方上的民主選舉法、雙減法、婚姻法、財經法,對建立各級政權、開展大生產運動、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起了重要作用。在這一年裡,馬保三創建的“八支隊”改編為山東縱隊第一旅。解放戰爭時期,編入東北野戰軍
1949年青島解放後,三月馬保三任青島市長。他廉潔奉公,保持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秘書要給他添置當時城市流行的“太平洋”被單,他婉言謝絕,並常常教育同志們,進城後不能忘了人民民眾,不能象闖王那樣進了京昏昏然起來。離開青島時,他告訴秘書說:“進青島時帶什麼,走時就帶什麼,多一件也不要。”拒絕任何饋贈禮品。
1950年他被選為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副主席。
1955年當選為省政協副主席、省人民委員會委員
1956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員會委員,並任省委統戰部長。
1958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1964年因病逝世於濟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