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堂

香花堂

多年生活在衡陽的百姓都知道,香台灣花堂是新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先生的祖居。但是,關於香花堂更為詳盡的歷史背景,卻鮮為外人所知。 香花堂地處衡陽縣的邊界(衡陽縣金蘭鎮境內),西接邵東,北臨雙峰,人們戲稱此處為“一腳踏三縣”。這裡名不見經傳,卻歷來大官、博士、名流輩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花堂
  • 地區:台灣
  • 建立時間:清朝初年
  • 事件劉兆玄劉兆玄
香花堂始建於清朝初年,青磚碧瓦、雕樑畫棟、規模宏大。在清朝康熙年間這裡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那時的香花堂共有三正七橫,上正是劉氏家族的祠堂,內設檀木浮刻龍鳳神龕,龕中刻有本宗劉氏歷代先祖神位,左右鐫刻祖訓對聯“遵祖訓,克勤克儉”、“教子孫,或讀或耕”。每逢初一、十五或本宗有喜,香花堂的劉氏子孫皆會齊聚於此,焚香拜祭祖先。
中正是由四根大木柱撐起的一個大廳,是本宗身份尊貴和輩分較高的人物聚首議事的地方。大廳照壁正中高懸一塊“純佑堂” 的三字大匾(“純佑堂”是“香花堂”的別稱),四周牆上均掛有巨幅匾額,最多時中正共掛大匾七塊,分別書有“百操永芳”、“香花濟月”、“淑德延齡”、“百世流芳”等溢美之詞。
三正則是一個較大的休息間,四壁與屋頂全為木材精裝吊頂,中設八仙桌椅,供族人休憩閒聊。七橫皆為劉氏家族的起居室,劉兆玄先生的祖屋就正在這七橫之中。
1907年6月,劉兆玄的父親劉國運在香花堂出生,他自幼天資聰慧,機敏過人。在本族書院讀書時就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勤奮,無論炎炎夏日還是三九寒冬,終日手不釋卷。“劉國運先生17歲離開香花堂,中途因為料理父母親後事,與夫人鐘畹芳分別回來過一次。”
早年間,香花堂的適齡孩童皆被送入書院,習《三字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和四書五經。據劉氏家譜所載:自劉兆玄的父親劉國運先生以上六輩就有清朝太學生6人、邑庠生5人、郡庠生4人、文林郎2人,授九品銜1人、五品銜1人、登仕郎2人、貢生1人。其中,劉兆玄先生的曾祖父志和公就被清朝賜五品銜,賞帶藍花翎。後輩們自然是紛紛效法先祖,詩書傳家。
民國時期,香花堂又先後走出五位大學生、五位中專生。其中,最令劉家後輩引為楷模的就要數劉兆玄先生的父親劉國運,這從他堂侄劉紹伯的名字中便可見一斑,“紹伯”名字的由來就是取“繼承伯父”之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