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赤柱清真寺

香港赤柱清真寺

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多種宗教共存的社會。走在街道上,可以看到具有不同宗教象徵的十字架、月牙和黃旗等,互相映照地聚攏在都市的樓群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各自承載著他們故土的宗教文化,在多元化的交往與互動中,盡力彰顯自我。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形成了香港多元交融並存的宗教文化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赤柱清真寺
  • 位置:香港
  • 教派:穆斯林
  • 類型:寺院
2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生活在香港700多萬人口中,他們沒有因全球化的衝擊而消失,也沒有因西方主流媒體的污名化而隱藏或捨棄自己的信仰。他們在堅守信仰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展現自我。清真寺、宗教團體、宗教與慈善活動、清真餐飲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等,在這些平台上,傳遞著穆斯林的文化與社會特點。
《香港有個柴灣清真寺》一文,在接下來的系列中,我們將分別推出香港另外4個清真寺、香港穆斯林的7個團體、香港穆斯林的慈善活動、香港穆斯林的餐飲和香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故事。希望通過這個欄目,把香港穆斯林社會更為全面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籍此更多了解穆斯林的文化生活和伊斯蘭教。
人其實是生活在一種感覺中。香港淺水灣附近的赤柱廣場,前面就是海岸,廣場附近開著各種各樣的歐式餐館和飲品攤,如果不去想這裡的地理落腳,把時空錯位一下,一定會覺得自己不是站在東方某個旅遊景點,而是站在歐洲、美洲的什麼地方。世界各地的人似乎被任意挑揀了一些,放在這裡,讓他們在共同的一個場景中享受共存的一刻。
我站在一個角落,一個奇怪的想法產生:不是哪一個人或哪個群體組成了這樣一個場景,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存在,在某一時刻產生這樣的全球化的片段。後現代社會,從人種上已經難以判斷人們屬於哪個洲、哪個國家。民族、族群、國家與地域基本上已經斷裂,經過融合和一些“洗刷印染”之後,在這個場景里難以區分。這可能只有在像香港這樣高度全球化的地方才能感覺到。
從廣場出來,前往赤柱有名的監獄博物館,其後面有一所監獄。我對監獄和監獄博物館都沒有興趣,想去看的是赤柱下面那座金黃色的清真寺。
把清真寺和監獄聯繫起來,第一錯覺是,肯定有很多穆斯林罪犯被關押在監獄,人性化的英國殖民者給他們提供禮拜的場所。其實不然,這是英國殖民者別出心裁的柔性治理方式。當年這裡的確是監獄,不過獄警大多為印度人,其中有很多是穆斯林。赤柱附近不僅有監獄,還有獄警和他們的家,像一個簡單的穆斯林社區,和中國西北的寺坊有些像。經過申請,也是為了穩住這些印度人,英國殖民者答應給他們一些地皮,讓他們自己修建清真寺。
時間從1895年飛速地流向1946年,印度人設計出了類似南亞造型的清真寺,並自己籌集資金,蓋起了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意義、並被今天香港政府確定為文化遺產的清真寺。
進入赤柱清真寺,得經過監獄門口的安檢。警察看到我過去,點點頭,問我去哪裡,我說去看看清真寺,他說隨便看,不過不要拍照。
沿著通向海邊的路走下去,赤柱清真寺就隱藏在路的右側。再往下走,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知道的人,難以區分這是哪個宗教的場所。外面沒有大門,也沒有人阻擋,看到一個標識:進門拖鞋。推門進去,幾個小朋友坐在地上,用木架支著《古蘭經》誦讀。我認識的年輕阿訇坐在最裡面,見我進來,熱情地打個招呼,讓我像在自己家裡一樣,他則繼續教小朋友認讀。
走出去看看四周,金黃色的牆壁,南亞建築風格。後邊是一個洗浴的棚子。再進門,看到大殿分開兩部分,用圍欄擋著,一邊是給婦女做禮拜的,一邊是為男性準備。小朋友見我進來說一聲賽倆目,然後用國語字正腔圓地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是來自中國內地的穆斯林。他們都笑了,我知道是在笑他們的夥伴講的漢語我能聽懂。
阿訇是30歲的巴基斯坦人。他9歲來香港,在九龍清真寺念書,直到18歲能夠完全背誦和講解《古蘭經》之後,被他在香港打工的爸爸帶回巴基斯坦,舉行結婚成人儀式後又帶回來。一個阿訇就這樣培養成了。他先在九龍那邊做義工,後來被派到赤柱清真寺。
1995年,有人提議把空置的清真寺拆掉,香港伊斯蘭聯合會得知訊息,馬上向政府申請,保住了清真寺。隨後他們開始安排專人來守住清真寺。這個清真寺雖然比較冷清,只是偶爾有經過的穆斯林會用一下,但是它卻隱藏著歷史和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