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沙田

香港沙田

今日的沙田區昔日是一塊荊棘遍野的荒蕪園地,故被稱為“棘園”。早期沙田區的村落皆建在今城門河的兩岸, 由於昔日城門河上游流下的河水非常清澈, 因而有“瀝源”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沙田
  • 外文名:Shatin
  • 含義:一塊荊棘遍野的荒蕪園地
  • 歷史:明朝(1368-1644) 便有人聚居
  • 人口和區域:主要為住宅用地
簡介,歷史,人口和區域,其他看點,交通,

簡介

香港沙田是近15年來飛速發展起來的住宅區。原來的沙田不過是吐露港沿岸有幾間小房子的小村子而已,戰後由於大規模的圍海造田,不久就形成了高層公寓林立的住宅小區。

歷史

今日的沙田區最遲在明朝(1368-1644) 便有人聚居。較早來到沙田的稱為本地人,他們多於明末清初從內地遷入,多於有豐富水源及肥沃的土地上建村,如積存圍(大圍) 、小瀝源、田心圍等村;而較後遷入的則稱為客家人,往往只能建村于山邊、山腰,甚至山頂處。

人口和區域

現在沙田區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半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
沙田區的樓宇有新有舊,大多數是現代化的設計,很少唐樓和舊式住宅。以大型屋苑占多,單幢式的樓宇並不常見,而大圍則較多村屋,亦有私人住宅如金禧花園和海富花園,都是普通家庭式住宅;而豪宅則主要興建在九肚山。九肚山和大圍區的住宅,可看到較多山景。

其他看點

九廣鐵路過了九龍塘站,列車進入獅子山隧道,出了隧道,右手的山頂上有一大塊石頭,這塊石頭被稱做望夫石。據說這塊望夫石很像背著孩子等待出海未歸的丈夫的女性形象,最初還看不出像人的形狀,隨著列車向右轉變,卻越來越看它像人的模樣,很有意思。
在左右大山中間的平地,能看到很多的公寓大樓,均有30~40層的高度。這公寓群密集的地區就是沙田。沙田站與特別大的購物中心新城市廣場相連,其中日本的八百伴百貨店也在內。因為這裡只有此一家購物中心,所以周圍小區的人們均來此購物,每當周末都是顧客盈門。
另外,小區周圍高聳的山裡,還保留著寺廟及城壁村等,與現代小區形成對比,很有意思。
還有一處不該忘記,就是與跑馬地齊名的沙田馬場,到了旺季,便開始狂熱的賽馬。在香港期間,若趕上比賽,觀戰一次也很高興。

交通

往來沙田與其它地區之間的道路交通十分方便。沙田與九龍之間的道路交通有賴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大埔公路提供服務。西沙路將沙田經馬鞍山到西貢的交通連貫起來。九廣鐵路(東鐵) 是來往九龍至羅湖經沙田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沙田區共有110條巴士線,幾乎走遍全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