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毛切寺

香毛切寺

香毛切寺,在《青海記》作“香毛且寺”,藏語稱“香毛切扎西奇”。位於貴德縣城東南27.5公里處,在今常牧鄉東北8公里的吾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毛切寺
  • 別稱:香毛且寺
  • 出處:《青海記》
  • 藏語:香毛切扎西奇
  • 地址:貴德縣常牧鄉吾隆村
創寺歷史,轉世活佛,寺院規模,

創寺歷史

在貴德縣境內有處人傑地靈的福地,名曰“常牧”。公園1738年,霍爾木貢甘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閉關修行的靜房,與數十名僧人一起閉關修行,然有一天,靜房突然坍塌,幾名僧人不幸身亡,靜房不得不遷至他處。阿尤活佛在原靜房下方的一處祥瑞之地上修建了一座規模比較小的廟宇。由於此地名曰香毛切,故寺院就命名為香毛切寺。據《安多政教史》記載,約在清嘉慶年間,由官賽寺寺主第二世阿葉合·金巴嘉措初建香毛切寺。此後,由金巴嘉措之侄羅桑班覺(亦稱阿葉合喜饒)主持寺務,在原來基礎上進一步擴建,形成一座正規寺院,命名為“繹曲德欽林”,意為“菩提大樂洲”。

轉世活佛

據羅桑班覺的轉世羅桑丹貝堅贊(生於藏曆火猴年,即1836年)的記載,羅桑班覺正式建成香毛切寺當在清道光初年。自此,羅桑班覺的歷輩轉世任該寺寺主,末世名根敦丹增嘉措,1945年生,現任寺管會主任。
梅加、切扎、吾弄三地的僧人定期在香毛切寺舉行法會,使法脈得以傳承下來。第三世阿尤活佛洛桑希熱掌管寺院旗艦,寺院分成兩派,洛桑希熱在被稱為臥羌的地方修建了扎西熱丹寺,上世阿尤活佛的侄子洛桑華覺在香毛切原有的基礎上擴建大殿,新塑神像,並制定寺規僧紀。為此,夏茸噶波活佛賜名為阿尤珠欽加措,阿尤活佛的尊號由此傳承下來。

寺院規模

香毛切寺為拉莫德千寺屬寺,《青海記》載,當時有寺僧6人。1956年有寺僧42人,活佛2人,僧房14間。自1983年批准開放後,建有經堂9間,僧舍13院44間。寺設醫療室1所,有藏醫2人。現有寺僧20人(內活佛1人,完德2人)。
現如今,有僧侶45人,其中活佛一名(更登旦增尖措,67歲),僧源主要來自所在地吾隆村和臨近的梅加,切扎等村。寺院占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45畝,其中大經堂1座30間,昂欠2處55間,嘛尼康1處9間,其它房屋23間(廚房5間),僧舍19院,有林地50畝,草場3000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