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育苗

香樟育苗

樟樹材質緻密,有香氣,是上等的建築、家具、工藝的良材,樟樹的樟腦和樟油廣泛用於工藝、代工、醫藥和國防工業,此外樟樹還是“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 樟樹是常綠喬木,喜光,主根強大,根系發達,喜溫濕氣候,適應性強,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灘沖積生長最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樟
  • 拉丁學名: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 別稱:中俄、中廣、中火光、中亥、中折旺、梅崇、冰片樹、臭樟、香樟
  • 二名法:Cinnamomum purpureum H. G. Ye et F. G. W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木蘭目
  • 樟科
  • 樟屬
  • 分布區域:中國
育苗,成長,移栽,

育苗

1.時間。每年十至十二月,將已成熟的種子採下,然後混沙貯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種。
2.整地。在冬初進行第一次耕耙,播種前進行第二次耕耙,並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廄肥,每畝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磷肥50公斤、菜餅150公斤,然後築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寬1.2米。
3.催芽。三月初樟樹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溫水浸種,當溫水冷卻後再換50℃水重複浸種3~4次,可使種子提早發芽10~15天。
4.播種。條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播後覆土蓋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濕潤,以利種子發芽。
5.撫育管理。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長出數片真葉就可以開始間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進行定苗。樟樹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7月份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鬆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後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 樟樹1年生苗可達50厘米以上,地徑達0.7厘米以上。

成長

培育香樟樹的一般流程就是:香樟育苗——培育主桿——定株催長,育苗和培育主桿,一般大家都知道。下面重點說說定株催長的要點,根據樟樹網多年香樟樹種植經驗得出,香樟的株行距在2*3最佳,香樟可採取3米左右截桿催長,當然也可以2.4米、2.8米之類的。這樣是為了去除頂端優勢更有利於香樟小苗桿徑的成長,同時有利於以後香樟上部冠幅的成型,不至於太鬆散,這樣培育的香樟樹冠端正圓滿,樹形優美,總體有極好的觀賞價值。可用於栽植行道樹、小區綠化、公園綠化等等。
在培育精品香樟樹的時候,不可一味的求產量,如果栽植過密,反而會影響生長速度,得不償失。如果,培育的是裸根截桿的香樟,那么可以適當栽植密一點,培育精品樹,就是栽植疏一點。

移栽

時間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較為適宜,移植密度每畝1500株左右。隨起隨移,移栽後離地10厘米左右截桿,當芽長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桿,剪去多餘枝芽,留一個比較粗壯的枝。冬季床面施廄肥2000公斤。這樣3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厘米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