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干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好上饒市政府《關於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意見》(饒府發〔2011〕7號)檔案精神,提升我縣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水平,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範圍內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現提出《餘干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干縣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的意見
  • 落實對象: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屬場
  • 發布部門:餘干縣人民政府
  • 檔案號:饒府發〔2011〕7號
檔案發布,檔案全文,

檔案發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屬場,縣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好上饒市政府《關於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意見》(饒府發〔2011〕7號)檔案精神,提升我縣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水平,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範圍內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現提出以下意見。

檔案全文

一、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質量興縣戰略,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提升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大縣域經濟規模,快速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一)產品質量目標
——工業產品。經過5-10年的努力,全縣工業企業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95%以上,工業園區企業產品標準覆蓋率達到100%,能源建材、有色金屬、醫藥食品、服裝鞋帽等四大支柱產業的產品採用國際標準率達到90%以上,提高整體水平。重點培育楓樹辣椒、鵬輝高科、銘日集團等2-3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建立能源、楓樹辣椒、有色金屬加工等產業基地,基地85%以上產品按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製造業質量競爭指數排序進入全市前列;建設省級農業科技園;大力鼓勵自主創新,實現專利標準化,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2項以上;獲得ISO9000、ISO14000等國際管理標準體系的企業達到50個以上;力爭培育出口免檢產品1個;一般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食品、藥品。到“十二五”末,全縣大米及其副產品等主要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省、市、縣龍頭企業100%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重點食品企業通過HACCP認證,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食品國家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藥品、化妝品、保健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8%、95%、90%以上,醫療器械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90%以上。
——農產品。到“十二五”末,全縣糧食、畜牧、水產、果蔬菜等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性指標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全部納入質量安全監測範圍;全縣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5個,綠色食品15個,有機食品10個,建設10萬畝綠色蔬菜基地、12萬畝果園基地、30萬畝高標準優質油菜、8萬畝優質高產花生生產基地,糧食總產量達到75.2萬噸;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個以上。大力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認證率占全縣農產品的30%以上;建立國家和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個以上。
(二)工程質量目標
經過5至10年的努力,竣工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範要求,大中型工程和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50%,其他工程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到98%。國家、部委、省級優質工程逐年遞增,力爭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建築工程。到“十二五”末,城市房屋建築與市政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工程質量驗收合格率、新建工業項目一次性試車成功率均達到100%,城市新建民用建築實施50%節能標準率達到100%。
——公路工程。到“十二五”末,全縣高速公路平均優等路率達到95%,幹線公路平均好路率達到90%,縣城、農村公路好路率達到52%。幹線公路竣工驗收合格率、優良率分別達到100%、85%,農村公路竣工驗收合格率、優良率分別達到100%、60%。到2020年,全縣幹線公路、農村公路竣工驗收優良率分別達到95%、90%、70%。
——水利工程。到“十二五”末,單元工程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力爭達到70%。大中型水庫全部建立水雨情信息採集、傳輸、洪水預報和河道防洪決策支持系統。到2020年,水利工程質量優良率力爭達到80%。
(三)服務質量目標
經過5至10年的努力,我縣要建立覆蓋旅遊、商貿、交通、電信、金融、保險、醫療衛生等與廣大人民民眾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的標準體系,主要服務行業顧客滿意率達90%。
——商貿物流業。到“十二五”末,商貿企業60%以上建立質量誠信檔案,全面開展服務標準化工作,重點培育1-2家連鎖龍頭企業,力爭2-5家進入全市連鎖企業50強。全力打造“依託南昌、對接沿海”商貿物流集散地,進一步加強對物流企業的扶植和管理,使之做大做強,在物流行業全面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重點培育1-2家省內知名物流服務企業。
——交通運輸業。到“十二五”末,加快公路和橋樑、水運建設,積極推進各種交通方式一體化協調發展,構建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加強對縣、鄉兩級主要客運站的標準化管理,達到公路長途客運正點率達到80%,乘客滿意率達到85%,投訴處理及時率達到99%。到2020年,公路客運、鐵路客運正點率均達到85%,乘客滿意率達到90%。
——郵電業。在全縣電信企業全面推進標準化管理,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對電信計時收費等民生計量的有效監控,顧客滿意率達到90%,投訴處理及時率達到99%以上。到2020年顧客滿意率達到95%。
(四)環境質量目標
經過5至10年的努力,全縣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好中趨優。全縣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大氣環境質量。到“十二五”末,全縣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環境空氣品質好於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300天以上。到2020年,力爭達到320天。
——水環境質量。到“十二五”末,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主要江河湖泊監測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達85%,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農村人口飲水基本達到安全標準。到2020年,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
——生態環境質量。到“十二五”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3%,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比重9%左右。到2020年建成1-2個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生態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質量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障機制,確保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質量安全。重點建立和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質量問題追溯、召回、市場準入、市場退出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對農資、建材、食品、藥品等涉及國計民生、人身健康和環境保護的重點產品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依法查處無證生產經營和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違法犯罪活動,嚴懲質量違法違規企業。
(二)推進標準提升工程。及時跟蹤和掌握國內外先進標準發展情況,制定並實施全縣標準化發展規劃,全面提升各行業的標準水平。加快農業標準體系和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積極推行ISO9000、ISO14000、HACCP和GAP技術標準。
(三)推進技術基礎工程。整合檢測資源,建立全縣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提升高端技術設備共享水平,實現優勢互補。鼓勵大型企業建立技術開發中心,引導中小企業聯合建立檢測實驗室。完善計量溯源體系建設,切實做好能源計量和民生計量工作。大力推進安全衛生、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強制性產品認證,促進企業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等體系認證,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認證。
(四)推進安居暢行工程。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嚴把項目開工和工程竣工驗收關,嚴格執行招標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質量終身負責制度,形成從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到驗收的工程建設監管鏈條。嚴格落實國家節能技術標準,加強室內裝飾裝潢質量監管和檢測,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物業管理服務質量和水平。認真貫徹實施好《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抓好交通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質量監控,切實防範和有效處置重大基礎設施工程質量事故,建立道路客運和危險品運輸企業安全運行評價制度,強化對客(貨)運車輛和駕駛員的規範管理。
(五)推進顧客滿意工程。大力實施服務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省地方標準,廣泛開展服務標準化示範店、示範企業、示範一條街活動,用標準化手段提升服務業綜合服務功能。電信業要嚴格執行國家電信服務標準,建立健全企業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提高通信質量,做到誠信經營。商貿流通業要全面提升服務水平,開展誠信建設,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要大力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購物放心一條街”和“中華老字號”活動,引導商業企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消費、擴大內需。交通運輸業要提高運輸組織和服務水平,基本實現客運快速化、貨運物流便捷化。醫療衛生部門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緩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六)推進生態保護工程。 繼續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建立一批林業標準化示範區,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以及天然林保護、重點防護林建設。提高用水效率,初步建立起節水型農業、節水型工業和節水型城市。改善農村飲用水條件,全縣農村人口達到飲水安全標準。開展節能降耗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實現節能增效,開展有色、水泥等重污染行業的清理整頓,抓好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工作。加強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控制揚塵污染,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加強環境監測和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加大實施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管理力度,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手段,全面改善空氣、水質、土壤質量。
(七)推進淨化市場工程。紮實開展以食品、農資、建材等為重點產品,以小企業、小作坊、“黑窩點”為重點對象,以農村、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地區的專項執法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實施商業欺詐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進一步規範建築市場秩序,嚴厲查處建築工程領域規避招標、假招標和轉包行為,大力推行按質論價、優質優價,加快構建市場監管信息化網路。建立民眾舉報,質量申訴以及市場價格變化等綜合信息分析系統。
(八)推進質量誠信工程。整合質監、工商、稅務、食品藥品監管、金融、檢驗檢疫等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加快推進全縣的質量誠信評價體系建設,構建質量信用信息交流平台。推動質量信用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建立質量信用記錄發布制度和質量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定期發布質量誠信信息,加大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力度。督促企業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和投保產品責任保險制度,自覺抑制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做到依法生產,合法經營。完善社會監督約束機制,強化新聞媒體和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督和行業自律,打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經濟環境。
(九)推進質量文化工程。積極培育“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核心的質量文化。加強質量教育,把質量安全教育納入全民教育,引導企業開展全員質量知識和勞動技能培訓,切實樹立“質量第一”、“以質取勝”的理念。加大對質量工作的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路等媒體,開闢專刊、專欄、專題,集中對質量興縣進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深入開展“質量月”、“3·15保護消費者權益日”等民眾性質量活動,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投身質量振興事業,形成全社會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質量興縣工作的領導,成立餘干縣質量興縣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質量興縣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部署實施等工作。各鄉鎮場政府、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質量興縣活動計畫,明確各個階段目標任務,落實質量責任制,紮實開展質量興縣活動。
(二)落實目標責任制
將質量興縣工作目標納入政府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縣政府對實施質量興縣戰略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對工作不力的單位予以通報批評。各鄉鎮場和縣屬各有關部門要把實施質量興縣戰略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大力開展質量興縣、質量興園、質量興企活動,做到認識到位,領導到位,措施到位,經費到位,督查到位,確保質量興縣工作既轟轟烈烈,又腳踏實地,取得明顯成效。縣屬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負其責,各司其職,認真推進質量興縣戰略,切實抓好各自的質量監管工作。
(三)加大扶持力度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質量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重點,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縣政府設立縣長質量獎,對在質量興縣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給予表彰和獎勵;對獲得省級及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的企業給予獎勵;對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省地方標準制修訂的單位和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的單位給予一定扶持。縣財政要統籌安排質量工作經費並列入年度預算,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質量監督抽查、技術標準體系和公共檢驗檢測平台建設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要重點支持國家級、省級質檢中心及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引導公共資源和社會資金向名優企業和質量誠信企業流動。
(四)建立宣傳和信息通報機制
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新聞媒體要把質量興縣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宣傳質量知識,宣傳在開展質量興縣、興園、興企活動中的先進經驗和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引導企業走質量效益型道路,使全社會來共同關注質量。要組織好每年的“科普日”、“科技周”、“質量月”、“3·15保護消費者權益日”等活動及學術交流,知識培訓等。要建立質量信息通報制度,鄉鎮場和縣屬各有關部門要定期向質量興縣領導小組報告開展質量興縣有關的活動情況,提供相關質量數據和分析報告。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向社會公布質量興縣戰略的進展情況,發布全縣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生態環境的質量狀況和我縣重大質量安全事故及與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質量信息。
(五)加強質量人才隊伍建設
質量人才隊伍是實施質量興縣戰略的基礎,要堅持培養與引進並重,建設一支高層次、高技能、滿足不同行業和不同需求的質量專業人才隊伍。要加強質量領域對外合作與人才交流,著力培養一批質量管理、標準化、計量、認證、衛生學評價和風險評估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專家。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分層次對全縣各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管理人員開展質量知識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各級政府質量管理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和質量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綜合管理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