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力管理

所謂“餘力”,是指企業的人、財、物等資源的能量與負荷之差。“餘力管理”亦稱“工時管理”,則是朝著消除餘力的方向,調整能量與負荷的有組織的活動與過程。這種管理方式受到西方企業界的高度重視。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管理人員對能力、負荷、餘力這些數據沒有完整、系統、連續地記載,沒有專門消除餘力的管理措施,特別是那些開工不足的企業,更不考慮餘力管理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力管理
  • 含義:資源的能量與負荷之差
  • 意義:受到西方企業界的高度重視
  • 類型:管理
餘力管理的原因,餘力管理的作用,餘力管理的生產控制,餘力管理的擴展,

餘力管理的原因

在生產進度計畫編制階段,雖然進行過生產能力與生產任務之間的平衡,但這種平衡畢竟是在一定時期內的相對平衡。在組織產生的過程中,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新的不平衡,需要再組織和再平衡。因此,餘力管理是生產控制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特別是在單件生產方式中(如:企業工裝製造、維修備件生產等),常常由於突然的任務,需要對原來的進度計畫進行變動和補充。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不同車間、不同設備的餘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單件小批量生產情況下,可利用零件生產進度計畫表的形式來掌握餘力,既簡單又方便。
生產有餘力,即出現空閒情況時(正餘力),就要採取提前計畫進度和支援其他生產單位等調整措施,減少窩工。在出現超負荷的情況時(負餘力),可能延遲生產計畫進度,就要採取調整班次、重新分配任務、利用外協等有效措施,加以平衡。

餘力管理的作用

1、有助於生產計畫的最佳化。從消除餘力的動機出發、從調整負荷入手去編制計畫,可以使計畫牢固地建立在可行的基礎上,避免計畫的重大失誤。
2、有助於成本核算。把機器設備這類“死資源”轉換成生產能力這種“活資源”的形式,可使其運行成本的計算實現綜合化、目標化,通過計算“餘力”可間接衡量實際運行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差距。
3、可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通過測定工作人員能力、負荷、餘力三組數據,可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與工作業績,以此作為重要考核參數,去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
4、可以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它有助於企業上下一致轉變觀念,從眼睛向上求政府扶助變為眼睛向內自找門路,從注重外延型發展變為注重資源的充分利用。

餘力管理的生產控制

1、作業程式:以操作員別,機器別或製程別為依據,調查其現有的工作負荷量與生產能量,並加以比較,以分析出何者有餘力或何者負荷太重。
2、控制重點:機器、人員是否有工作負荷過多,過少或負荷不均的情形;負荷過量時所採取的餘力調整方案是否考慮經濟與時效。

餘力管理的擴展

國外許多企業在生產管理領域推行餘力管理嘗到甜頭以後,很自然地將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廣到企業管理的其他領域,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技術管理領域。目前在許多企業的研究與開發部門,普遍表現出科研開發能力的利用率極低,人、財、物的浪費很大,開發成功率也不高,在這一領域按餘力管理的思路行事,其潛力十分巨大。
2、銷售管理領域。在銷售部門,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很大,若在此領域進行餘力管理,其收效會更大。
3、財務管理領域。來自不同渠道的資金或以不同形式所表現的資金,它們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貢獻是有差異的,這種資金“能力”上差異必然導致資金運用中存在“餘力”。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若引入“餘力”理念,就能極大的提高資金利用率。
4、人事管理領域。不僅對生產操作人員進行餘力管理,也可以對管理人員、業務人員,特別是對中高級管理人員建立一本“餘力台帳”,以作管理人員升遷、調動、獎懲的重要依據,加強人事管理的計畫性,做到人盡其才。
在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存在餘力是客觀的。餘力管理並不企圖消除所有餘力,企業應運用系統原理,綜合運籌,最大限度地減少餘力,以尋求整體最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