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業

指飼養家蠶的生產事業,起源於長江三角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蠶業
  • 含義:指飼養家蠶的生產事業
  • 桑蠶:以桑葉為食的泌絲昆蟲
  • 參考資料:《齊民要術》,《士農必用》
  • 引入歐洲時間:是在公元六世紀
  • 古代王朝態度:重視且不外傳
內容描述,發展歷史,傳播發展,

內容描述

桑蠶,又稱家蠶、蠶,是一種以桑葉為食的泌絲昆蟲,是中國古代先民將棲息在原始桑林中的原始蠶馴化家養而來,它與目前為害桑樹的野蠶是同一祖先。桑蠶的屬名蠶蛾屬Bombyx,據說是古代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聯想到蠶絲能發出悅耳的“嘭——,嘭——”聲,用希臘語“Bombos”命名的,種名mori,是從桑的屬名Morus來的。
養蠶業

發展歷史

製備蠶種,是養蠶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遠在秦漢時代,人們就知道適當的高溫和飽食有利於蠶的生長和發育,可以縮短蠶齡。所以歷代都很注意控制養蠶環境濕度溫度的調節。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在蠶室四周置火加溫,以調節蠶室溫度。元代《士農必用》指出:幼蠶的時候,蠶室要暖些,因為那時天還冷;而到大眠之後,就要涼些,因為那時天氣已經熱了。經過長期養蠶實踐,古代蠶農還積累了豐富的防治蠶病的經驗。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知道要用清水浴洗卵面,後來進一步發展到用硃砂溶液、鹽水、石灰水以及其它具有消毒效果的藥物來溶洗消毒卵面。這對防止蠶病發生非常重要。
在14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注意蠶種的選擇。《齊民要術》提出要選取“居簇中”的繭的質量、成繭的時間和位置、蛾出繭的時間、蛾的健康狀態,以及卵的健康狀態等,來選取種繭、種蛾和種卵。到清代,人們更注意到了選蠶。他們深知只有“蠶無病,種方無病”。通過層層的嚴格選種,淘汰了大量體弱有病的蠶種,從而提高了第二代蠶的體質,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止微粒子病原體通過胚傳染給後代。
為發展蠶絲生產,古代除了飼養蠶外,還飼養夏蠶、秋蠶,甚至一年養多批蠶。《周禮》中有“原蠶”記載,“原”是“再”的意思。“原蠶”就是一年中第二次再養的蠶,即夏蠶,據劉宋鄭輯之《永嘉郡記》的記載,公元4世紀時,永嘉(現在浙江溫州)地方,一年可養八批蠶。大家知道蠶有一化性、二化性和多化性的區別。在熱帶(如廣東)地區,可以利用多化性蠶,在一年中自然多次孵化來養多批蠶,也可以利用二化性蠶所產的卵,放在適當的低溫中催青,這樣所產的卵,在當年內就又能繼續卵化。繼續維持低溫催青,就又能繼續孵化,實現一年養多批蠶。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發明。
明代在製備夏蠶種的生產中,還發現家蠶的雜種優勢。宋應星在《天工開物》(1637)中說:“今寒家有將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種,此一異也。”所謂“早雄配晚雌”,就是一化性的雄蠶和二化性的雌雄蠶雜交,其結果產生了“嘉種”,即產生了優良的蠶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家蠶雜種優勢利用的記載。

傳播發展

由於蠶桑的經濟利益很大,所以統治階級對於蠶種是不準外運的。秦觀《蠶書》中有一段:“唐史載,最初新疆于田國並沒有桑,因為鄰國不肯給他,後來於田王就來求婚,在迎娶的時候,告訴公主說國內無帛,可以自已帶蠶去自已做衣服,公主就把蠶子藏在帽絮中,守關的官員不敢檢驗,從此于田才有了蠶”。德國人瓦格勒(1927)著《中國農書》中說,養蠶事業引入歐洲,是在公元六世紀。當551年,兩個聶斯托利教派的修道士將蠶子放在他們的空心手杖中,從和田帶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的朝廷,用黑桑樹的葉子飼養。由此等蠶子孵化的蠶,有很好的成績。這種蠶於是又從君士坦丁堡擴散到歐洲的其他地方。
蓖麻蠶原產於印度東北部。這種野蠶早就被當地勞動人民所利用。由於印度東北地區氣候濕熱,蓖麻蠶的食物蓖麻樹葉,常綠不凋。蓖麻蠶長年生長在上面,連代繁殖,沒有冬眠的習性,又無需照管就能直接從樹上收繭。1954年,蓖麻蠶在我國開始試養成功,並逐漸推廣到即使氣候較冷的東北地區;也能飼養。吉林省蠶業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已研究出蠶蛹越冬的方法,解決了蠶種自給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