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慣嘴

食慣嘴

食慣嘴粉皮是廣東信宜市傳統的地方名點,遠近馳名。“食慣嘴”粉皮的主要特點是粉薄、幼嫩、香滑、軟韌、細條均勻、美味可口。因而,吃過“食慣嘴”粉皮者,都回味無窮,讚不絕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慣嘴粉皮
  • 主要原料:大米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糖類,無機鹽
  • 適宜人群:所有
  • 副作用:無
簡介,作法,特點,

簡介

食慣嘴是信宜市池垌鎮一條小村莊名,在207國道邊,為市區至池垌鎮中段,距市區約4公里。相傳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池洞鎮一戶姓謝的農民,在村里大道旁邊開辦小食店,以經營粉皮為主。為了使自己的粉皮具有獨特風味,他苦心鑽研,經過數年多次試驗摸索,終於製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粉皮,以其嫩滑,軟韌吸引八方食客。一位旅居馬來亞僑胞,回到闊別40多年的故鄉,記起兒時吃過粿條,便找到該店一吃為快,他說:可能是食慣嘴了,還是家鄉的粉皮好吃!店主聽了突然得到啟示,他正想為自己的小店起名,就以“食慣嘴”作小店名了,由於粉佳店名有特點,小店生意越做越紅火。久而久之連這條村都叫食慣嘴村了。謝老伯把自己的製作技巧傳給子孫和其他村民,從此“食慣嘴”家家開店,代代相傳。這裡沿路己有10多家粉店,專做“食慣嘴”粿條,除了自己開餐店銷售外,還供應市區各賓館酒家,並且到市區、茂名市、廣州市等地開店,讓更多的人品嘗。吃了又來,習以為慣,謂之食慣嘴。
信宜食慣嘴粉皮信宜食慣嘴粉皮

作法

“食慣嘴”粉皮,製作十分講究,選料是當地冬季上乘的稻黃谷,精心加工成白米,用適當比例的水,浸泡一小時以後才磨,必須磨兩次,第一次粗磨,第二次細磨,適當加上配料,然後用蒸具蒸熟成一張白紙狀粉皮,蒸時一定要薄,並要用猛火,特別是要掌握火候。過少不熟透生漿不好吃,過多蒸出的粉皮粗糙不夠滑嫩。粉皮蒸好後切成條狀,再加上芝麻、醬油、蔥花等調料,即可食用。也可以把粉捲成條,下鍋用油煎,吃起來又香又脆。要上乘者便用豬、雞或海鮮切成肉粒,加韮菜等作餡,或蒸或煎,更加醇香可口。
信宜食慣嘴粉皮信宜食慣嘴粉皮

特點

“食慣嘴”粉皮的主要特點是粉薄、幼嫩、香滑、軟韌、細條均勻、美味可口。因而,吃過“食慣嘴”粉皮者,都回味無窮,讚不絕口。
食慣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