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誤區

食品營養誤區

營養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三大因素之一,由於其它兩個要素:遺傳和環境是不易改變的,因此,身體就像機器一樣,經常維護可以保持良好狀態和延長其壽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營養誤區
  • 要素:遺傳和環境
  • 產生誤區人群:多數人
  • 適用人群:全部
食物營養的常見幾大誤區,“吃得好必定營養好”,“花錢買健康”,“只吃油、不吃脂”,“早餐吃少,晚餐補齊”,“不吃雞蛋”,“多吃蛋白,健美肌肉”,“洋快餐營養又方便”,“飲用蒸餾水”,“睡前不吃東西能減肥”,多數人容易“陷入”的營養誤區,食物中的含鉀冠軍,鎂的真正好來源,不吃蔬菜水果也能補充維生素,兒童營養誤區,

食物營養的常見幾大誤區

“吃得好必定營養好”

人們常常覺得價格貴的食品,其營養必定比普通食品要好,只要吃得好必定營養好。但是吃得好就一定吃得營養嗎?其實營養好是指吃得合理,無論食品的價格昂貴與否,都有其自身的營養特點和局限性,不會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價格高低把映的是該食品的來源的難易程度,跟營養萬分不是成正比的關係。因此,不用花很多錢也能保證全面營養的要求。每一原能量來源應該是糖類占55%-65%,脂肪占20%-25%,蛋白質占10%-15%。

“花錢買健康”

隨著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國內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保健食品的熱潮。但是並不是有了保健食品便可以不注意正常膳食,或者用保健食品代替普通飲食。每一種保健品只是在個別的營養素或生物活性物質方面含量高,比如說含鐵、鋅、維生素、DHA、生物類黃酮等,而其他營養素的含量則很低或沒有。因此,它不能代替天然食品,且單一補充某種營養素會打破食物營養素間的平衡而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

“只吃油、不吃脂”

“脂”指的是動物性脂肪,因其在常溫下呈固態而得名,含飽和脂肪酸。“油”指的是植物性脂肪,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許多人因過於擔心動物性脂肪對健康的不利影響而對其敬而遠之。其實這樣做符合人體營養的要求,按照合理營養的要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1:1:1。所以不要完全排除動物脂肪的攝入,無論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適當攝入一些動物脂肪或肥肉對身體是有益的。

“早餐吃少,晚餐補齊”

對於上班族來說,早晨的時間非常緊張,於是草草吃點早餐甚至是不吃就去上班了。而到了晚上,時間比較充足,飯菜下分豐盛。從人的生理需要來看,早餐應是有質有量的一餐,因為人體活動,特別是腦力活動需要能量和各種營養素。一個人經過一個晚上的十多個小時,胃早已空了,上午又是一天中活動最大的時間段,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不吃早餐,血糖就得不到及時的補充而下降,嚴重影響腦組織的正常功能活動,使我常常精神委靡,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緩等。而晚餐油脂攝入過多,又沒有多少活動,容易造成能量過剩,引起脂肪儲存而發胖。另外,由於人睡後體內血液流速減緩,大量血脂容易沉積於血客壁上,容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老年人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
合理的膳食結構應是:早餐、中餐、晚餐占一天熱能的百分比為25%-30,40%和30%-35%。

“不吃雞蛋”

因雞蛋含膽固醇高,很多老年人往往不吃雞蛋,甚至影響到家人一起少吃或不吃雞蛋。其實膽固醇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營養成分,在體內作為一成維生素D、性激素和膽汁的原料,同時神經組織中存在較多的膽固醇。因此,絕對不吃膽固醇是不對的,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做到飲食適量才能增進健康,減少疾病。雞蛋所含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是食物中蛋白質質量最好,不論是老年人還是兒童,都需要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另外,一個雞蛋的膽固醇是280-300毫克,主要在蛋黃里,沒有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內,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多吃蛋白,健美肌肉”

作為年輕人看到別人結實的肌肉,心裡非常羨慕,由於人體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由此認為只要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就能增加肌肉,因此每天大吃特吃,結果,時間一久不但沒長出肌肉,身體卻越來越胖。這是因為多吃高蛋白並不能增長肌肉,只有運動才能促使肌肉發達。
只要堅持鍛鍊,正常的飲食就可以使肌肉體積迅速增大,最大時可達原來的三倍左右,而根本不需要超量補充蛋白質。另外,肌肉鍛鍊應持之以恆,這是因為肌肉的“超量恢復”效應一般為三天左右,連續三天不進行鍛鍊,已經形成的肌肉就會逐漸萎縮。

“洋快餐營養又方便”

外國快餐在城市已經非常普通,由於看到歐美人多數又高又壯,許多人認為洋快餐非常有營養。其實,國外的人稱洋快餐為“垃圾食品”
洋快餐多偏重於肉食、油炸食物。營養構成為高脂肪、高澱粉的純熱能食品,缺乏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一個105克的漢堡含有30毫克的膽固醇;而一隻154克的雞腿含有103毫克的膽固醇。此外,這些食品多為煎炸為主,脂肪、蛋白質在高溫下容易形成致癌物質,攝入過多會損害人的健康。

“飲用蒸餾水”

現在飲用水的種類越來越多,礦泉水、純淨水……,有些人認為蒸餾水是煮沸的水,不含細菌、病菌、病毒等微生物,應該更乾淨衛生。故每天飲用蒸餾水,代替飲用別的水。這樣看似很衛生,其實並不符合營養科學的原則。
這是因為,水在蒸發時將水的分子由液態變為氣態,同時又將氣態分子冷凝變為液態的水。在變化的過程中,一些人體非常重要的礦物質被丟失了,水分子蒸發時不能將礦物質一起攜帶。鈣、鐵、鋅、銅、鉬、鉻、硒、碘等在水中雖然是微量,但其在人體的生理功能卻是十分重要的,缺乏某種元素,必然使人體產生相應的缺乏症,誘發疾病。我們切不可只注意飲食衛生,而忽視了飲食營養的另一方面。實際上,只要不喝生水,即可防止微生物對機體的侵害、預防疾病的發生。

“睡前不吃東西能減肥”

不管在什麼時候吃東西,人體都會儲存多餘的卡路里,不僅僅是晚上。太晚了別吃東西:對於要減肥的人來說,這是條金科玉律。但是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吃東西,人體都會儲存多餘的卡路里,不僅僅是晚上。

多數人容易“陷入”的營養誤區

食物中的含鉀冠軍

芋頭中所含的鉀,比香蕉多50%左右。事實上,所有薯類都是鉀元素的絕佳來源。只要把一碗大米飯換成同樣澱粉含量的土豆,攝入的鉀就能增加10倍!排尿量較大的人,如糖尿病人、腎結石病人、痛風病人、高血壓病人等,以及吃鹹味太重的人,很容易損失過多的鉀,吃薯類替代主食實在是個好主意。
其實,在綠葉蔬菜當中,鉀含量超過香蕉的比比皆是,比如菠菜、芥蘭、萵筍葉、通菜、莧菜、紫背天葵等。

鎂的真正好來源

鎂對於強健骨骼、控制血壓都很重要,還被譽為“抗壓力營養素”。不過一說到鎂,人們通常還是會想起香蕉。其實,它只不過是水果中的含鎂冠軍而已。幾乎所有的深綠色葉菜都是鎂的好來源,含量能夠達到甚至超過香蕉中的水平。理由很簡單:每一個葉綠素分子當中都含有一個鎂離子,所以顏色越綠,含鎂越多。
另一個鎂的最佳來源是堅果和種子類,比如吃50克西瓜子,就相當於吃200克綠葉菜的鎂。不過,綠葉蔬菜的熱量只有香蕉的三分之一,堅果類的二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如果怕胖的話,吃綠葉菜補充鉀和鎂才是最佳選擇。

不吃蔬菜水果也能補充維生素

一般都認為番茄是蔬菜中的維生素C佼佼者,其實,土豆中所含的維生素C比番茄還多!不僅土豆,甘薯、芋頭、山藥等薯類食品都含有不少維生素C。各種綠葉蔬菜當中所含的維生素C,基本上都超過番茄。
青椒的確是蔬菜中的維生素C冠軍,但它酸度較低,維生素C在烹調當中的損失比較大。儘管土豆的維生素C含量只有青椒的三分之一,但由於澱粉對維生素C具有強大的保護作用,土豆在蒸煮過程中的維生素C損失很小。所以,如果用土豆做主食,即使不再吃其他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也能滿足人體的需要。過去北方人冬天吃不上蔬菜,很多人卻並不缺乏維生素C,因為他們經常用土豆和紅薯作主食。

兒童營養誤區

多吃高蛋白食物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長的又白又胖的,而且身材高大健壯,那樣他們才會認為小孩發育良好,一旦出現一點異常情況,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讓他們加強營養品的攝取,完全不對症下藥,只認為營養的就是好的。
當看到自家孩子又瘦又小時,家長總想讓孩子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大補特補,每天又是魚又是肉的,幾乎看不到蔬菜水果等食物。寶寶厭食、瘦小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因為胃腸功能不好,不能充分吸收營養的物質,而高蛋白食物使消化能力弱的胃腸道無法消受,容易形成食積,更易出現各種疾病,反而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育。當出現孩子瘦小的情況時,家長應讓他們多吃些麵條、米粥、疏菜等易消化的食物。
牛奶喝的多,身體長得快
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其中的鈣磷比例非常恰當,十分和於鈣的吸收,更對孩子的身高增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並不是任何年齡階段的孩子都適合飲用牛奶的。1歲前的小孩應該多喝牛奶,確保每天的攝入量,但是超過1歲的孩子就不宜喝過多的牛奶。因為牛奶是流質蛋白,不利於胃腸道蠕動和營養成分的吸收,長此以往,會導致胃腸功能減弱,而且相應地,牛奶喝多了,飯菜自然就吃得少了,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利於孩子全方位的生長發育。
另外.睡前不宜喝牛奶,因為會影響胃腸休息。對於2歲以上的小孩,至少應在睡前2小時喝牛奶。
吃到肚子裡就是“本”
家長認為,只要是能吃的就得多吃,只要多吃了就會促進身體生長,不管是何種食物或者營養品,因而,只要是孩子願意吃的東西,家長都順從之,而且不分時候、不分地點。
為了讓孩子長得健壯點、少生病,家長用盡所有的辦法讓孩子多吃東西,每餐都守在孩子身邊督促他們多吃飯,若孩子不好好吃飯,就在吃飯的中選添點餅乾、麵包、雞蛋等孩子喜歡吃的食物。
其實,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做法,結果只會讓孩子到吃飯的時候吃得更少。殊不知,米飯才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主食。要養成孩子每餐多吃米飯的習慣,建議家長要每餐給孩子半個小時的進餐時間,兩頓飯之間要間隔三四個小時,期間稍微以水果作點心。多吃微量元素補劑、蛋白質粉、牛初乳等保健品已成為很多家長結孩子進補的首選方法。
孩子的生長發育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營養,單純的補充功能性食品並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過多補充還會引起孩子營養失衡。孩子營養品的攝取要遵循“多元化”和“適量”的原則,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是最全面的。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因此孩子的食譜要廣,要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習慣.從而均衡營養,身心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