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漢語詞語)

風馬(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風馬,指風。亦指疾馳如風的馬等。見《漢書·禮樂志》:“靈之下,若風馬,左倉龍,右白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馬
  • 拼音:fēng mǎ
  • 注音:ㄈㄥ ㄇㄚˇ
  • 詞性:名詞、動詞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1、疾馳如風的馬。
2、風、馬。
3、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4、風馬旗。藏傳佛教藝術,又稱為嘛呢旗、祈禱幡等,或音譯為隆達、龍達,是指在藏傳佛教地區的祈禱石或寺院頂上、敖包頂上經常豎立著以各色布條寫上六字真言等經咒,綑紮成串,用木棍豎立起來的旗子。
5、《火影忍者》中的一個小家族,出場人:阿蘭,山椒魚等。
6、風馬:起源於一種原始的祭祀文化,是由對動物魂靈的崇拜而來。最初風馬是指直接將羊毛系掛於樹枝草叢之上,如今在大大小小的藏族瑪尼堆上仍可看到牛羊頭顱等物,這些就是風馬的表現形式。
7、風馬,藏族人求祈時在山巔或埡口高處拋撒,一種印有神靈騎馬的方形多種色彩小紙片。轔轔翻滾的風馬如果能夠飄搖直上天空,那就表示有最殊勝的好運來臨。

引證解釋

1.指疾馳如風的馬。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園陵動色,躍在藻之泉魚;弓劍皆鳴,汗鑄金之風馬。”
  
2.指風。
宋 薛季先 《吳江放船至楓橋灣》詩:“風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3.掛在檐間的鐵馬。風吹相擊發聲。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甚飛絲繾的陽神動,弄悠揚風馬叮咚。”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重檐風馬催愁起,影徹孤幃思轉迷。”
清 惜秋旅生 《維新夢·寫本》:“看一派冰蟾瀉冷,聽幾番風馬敲涼。”
4.猶言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其於 曹氏 也,非唯理異犬牙,固亦事同風馬。”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