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人生(路今所著圖書)

風雨人生(路今所著圖書)

《風雨人生》是由北京時代文匯文化傳播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經鈺。

基本介紹

  • 書名:風雨人生
  • 作者:盧經鈺
  • 頁數:130頁
  • 出版社:北京時代文匯文化傳播中心
  • 開本:32開
  • 資源:華人民間記憶網
基本信息,作者簡介,章節欣賞,

基本信息

風雨人生 路今 著
風雨人生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文匯文化傳播中心
網路支持:華人民間記憶網
頁數:130頁
開本:140*200mm 1/32

作者簡介

盧經鈺(筆名路今),女,1922年11月生於四川成都。1939年春剛入高中上學時,因日本飛機轟炸頻繁,學校外遷;家境清貧,無錢交費失學。1939年底考入成都西川郵務管理局擔任分揀、運輸等工作。1945年,在成都郵局參加工運鬥爭,被指控為“共黨”。1946年1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底調上海郵局。1949年初,在上海參加地下共產黨。上海解放後,被選送全國總工會幹校學習。畢業後,調全總郵電工會任女工部副部長。1958年調全總工人日報社當編輯。1980年任報社生產經濟部副主任。1983年5月離休。青年時代愛好文學,曾在成都各種報刊發表過一些詩歌、散文和小說。1993年收集部分詩稿,出版詩集《青春的腳步》。從事新聞工作25年,寫過大量訊息、通訊、評論等,絕大部分在《工人日報》發表。離休後,為全國總工會職工技術協會創辦《職工技協》報,被聘為總編。

章節欣賞

母親和祖母
當我開始有了記憶的時候,首先在我眼前展現的是母親和祖母那兩張慈祥、善良而又刻滿苦難的皺紋的面孔。
母親是個農村婦女,生我的時候才二十歲,由於來自封建的農村,雖然出自大戶人家,從小被纏了足,加上有些駝背,來到我家不曾被父親寵愛過。她二十多歲就忍受著沒有愛情、沒有青春的生活,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母親成年累月操勞在灶里廚間,一家五口的生活擔子落在她肩上。為了老少三代能吃飽飯,母親從二十多歲就到街上小商店去找活乾。她用一手好針線,繡出漂亮的小動物,縫製成唐僧帽、老虎鞋,去小店換取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每當夜深人靜時,當我從睡夢中驚醒,總是看見在昏黃的油燈下,母親的手牽著、穿梭著彩色的絲線。
母親似乎不愛說話,也不愛笑,也很少看見她流淚。我的記憶中,她總是默默地、堅強地活著。
父親一歲多時祖母就守寡了。開始,她將祖父留下的幾畝租來的薄田,轉租出去,收租度日。後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母子倆的生活日漸緊張;特別是父親結婚後,很少工作,經常失業。到我和弟弟出生後,家裡人口多了,收入卻日益減少。祖母只好退掉了租來的幾畝薄田,吃押金老本。老本吃光,就變賣、典當家裡的衣物。小時候,祖母經常一手牽著我凍紅的小手,一手挎著菜籃,菜籃里裝的是衣服或瓷器。祖母把這些東西送進當鋪,換回幾天的生活費,然後買點糧食和菜回家。有時,她牽著我走到較遠的“會府”(賣舊衣物的市場),賣掉一兩件衣服,換回較多的油鹽柴米。這樣可以過上較長的一陣子。
到我十來歲時,家裡可以當賣的衣物當賣得差不多了。春天,全家人身上剛脫下的棉衣,也馬上送進當鋪“保管”,到下一個冬天再想法取出來。這時,祖母和母親又租了一小間鋪面房開小飯店,弄些簡單的飯菜。來吃飯的多是些“苦力”,由於價格便宜,他們吃得滿意,我們也掙回微薄的利潤,勉強餬口。有時候,祖母和母親在家做些包子、發糕之類麵食,挎著籃子到車站、街頭叫賣,賺回一點零用錢。
祖母是一家之長,撐著家的門面,但她沒有架子,她和母親相處得很好,待母親像女兒。祖母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仿佛苦難的生活永遠壓不倒她。
短暫的學習生活
我的故鄉是成都市,我們家居住在市區,封建的氣氛較淡。因此,小時候雖然家境貧寒,祖母和母親還是在我八歲時,把我送進了榴蔭國小。
我能和同年紀的孩子一起上學,是我意想不到的幸運。在上學時,母親改舊翻新,雖然沒有新衣服,我也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比起那些有錢人家的小姐少爺,我顯得寒酸;可是,在學習上,我不甘示弱。小心眼裡想,好容易進了學校大門,我一定得為祖母、母親爭氣。因此,從國小到國中,我每學期總考前三名,期期免費入學。在榴蔭國小念完初小,我又考上了有名的樹德國小高小。國小沒上完,又以優異成績考上成都縣女中。1938年我國中畢業。1939年初,又考上了有名的省立女中高中。這一次,沒考入前三名,得交學費了。這時,祖母已去世,家庭生活更困難。母親除了做針線活外,還到附近一些小工廠領零活回家乾。晚上,除了複習功課外,我還得幫母親紡羊毛、糊火柴盒、裝香菸盒等。我看母親太辛苦,本打算不再上高中,自己也去工廠找活乾,好幫助母親撐持這個家。這時,我國中的一個國文老師周虛白已轉到省女中任教。他了解我的家庭情況,主動幫我交了學費,讓我繼續去省女中上高中。剛剛上了兩個多月,由於日本飛機轟炸頻繁,學校決定停課搬遷到附近的彭縣。這樣,我不僅得交錢在學校入伙,還得交一筆住宿費。這時,家裡早已無隔夜糧,我哪裡交得起這筆費用。於是,我和弟弟一起失學回家,每天除跑“警報”躲避日本飛機轟炸外,母子三人就到工廠領零活乾,相依為命勉強度日。父親也到一個縣裡的鹽務局去幹了一年多。
從此,學校就拋棄了我;生活的鞭子趕著我投向社會。
向北方
當我寫了大量的文藝作品也認識了不少進步文化人的時候,我的生活更加充實。我每天在郵局上班,業餘時間參加一些文化界的活動。我參加了《平原詩社》,參加一些文化界組織的月光晚會、詩朗誦活動等。這些文化人後來陸續到北方解放區、到延安去了,甚至我在郵局的好朋友鄔晶璐也去中原解放區了。他們一個、兩個地走,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我多么渴望看看山外邊的祖國大地呵!1941年我寫了《向北方》的詩,傾訴了我的憧憬。
向北方
生長在西方的平野
我曾嗅過菜花香
整日裡望著
那一縷縷白霧夾著炊煙
飄來又飄去
西方的平野多么美麗
這裡有明媚的春光
如茵的綠野
綠野裡帶著小石的流水淙淙
那樸質的景色
曾讓我喜悅地揚起笑臉
我的童年
浴著溫暖的愛撫
在古老的城市裡
悄悄地溜走了
如同我的筆尖銷蝕在潔白的紙張上
在西方平靜的原野里
我長大了
從東邊飄來的海風
激起了
我生命的浪花
如今
世界上一切囂亂的聲音
深深地打入心坎
我知道
是時候了
我該生活得像樣
可是
生活的繩子捆住我
象戴上枷鎖的奴隸
為這給我愛撫的家
為這曾經給我溫暖的人
掙扎過
整整地三年
到今天
我不能忍耐
平靜的空氣已讓我感到窒息
沒有浪花的池水多么寂寞
我知道
祖國的大地上
還有一個東方
一個南國
和一個可愛的北國……
憧憬著皚皚的白雪大地
風沙里賓士著的戰鬥行列
北方的原野
是多么寬闊而美麗
我聽說
北國有浩蕩的黃河
它撫育著千萬個年輕的戰士
有古老而雄偉的長城
它作了我們戰鬥的營壘
還有啊
祖先留下的種種痕跡
於是
我憧憬著
去到心愛的北方
在大風沙里
拉著夥伴的手
一起賓士
我要游泳在黃河裡
我要戰鬥在長城邊
我等待著那一天
卡車將帶我去到
那日夜思念的地方
那一天
我將揚起笑臉
為你
——我親愛的古老的故鄉
唱起一支驪歌
我不會忘記
你十八年辛勤的撫育
我仍舊是你的孩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