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逆

風逆

風逆,意指外感風邪所致的疾病或者風不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逆
  • 釋義1:指外感風邪所致的疾病
  • 出處:唐 韓偓 《煬帝開河記》
  • 釋義2:風不順
  • 出處: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由來,疾病,風不順,

由來

風逆——風逆症狀的由來: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創始人《諸病源候論》巢元方隋大業年間的太醫博士,他知識淵博,醫術高超。據《煬帝開河記》記載:隋朝大總管麻叔謀,患了“風逆”症,全身關節疼痛、不能行動,每天只好臥床。巢元方為他診病後,認為是風邪侵入腠理造成的,病的部位在胸臆之中。便叫下人找來烏梢蛇、蜈蚣、蟾蜍、蠍子、等配合制川烏、丁公藤、三七、紅花中藥材九蒸九曬打成藥粉(取自神農本草經),麻依法服後,很快就好了。從此便常服此方以自養。其“補養宣導”法:“左右拱手,兩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勞倦、風痹不隨”。對發展醫療體操有積極貢獻。巢元方在治療過程中,靈活掌握,大量蒐集民間土單驗方,刻苦鑽研,反覆試驗,積40年之心血,終於摸索出一個理筋手法的經驗配方。

疾病

。舊題 唐 韓偓 《煬帝開河記》:“ 叔謀 既至 寧陵縣 ,患風逆,起坐不得。”

風不順

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詩:“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