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搶險

堤壩工程遭受風浪衝擊破壞的搶護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浪搶險
  • 外文名:defense  against  stormy  waves 
發生原因,搶修原則,搶護方法,

發生原因

江、河、湖泊,汛期漲水,水面、水深增大,風浪高度大,堤壩邊坡在風浪一涌一退地連續衝擊淘刷下,易遭受破壞。輕者把堤坡沖刷成浪坎,造成坍塌險情,重者使堤身遭受嚴重破壞,以致決口成災。

搶修原則

風浪搶險按消減風浪衝力或加強堤坡抗沖能力的原則進行。消減風浪衝力,一般是利用漂浮物來降低波浪高度,以減小衝擊力。加強堤坡抗沖能力是在堤坡受沖刷的範圍內搶做防浪工程。

搶護方法

(1)掛柳防浪。選擇枝葉繁密的大柳樹,於樹幹的中部截斷,將樹梢向下放入水中,互相靠緊用鉛絲或麻繩栓在打入堤、壩頂的木樁上(圖1);(2)掛枕防浪。用柳枝、蘆葦或其他材料,綑紮成直徑0.5~0.8米的枕,枕的長短視防護範圍而定,用麻繩、竹繩或鉛絲將枕系在打入堤頂或堤坡的木樁上。如果風浪較大,可用兩個或更多的枕組成枕排,各枕間每隔3~5米綁紮一木桿使枕排連成一體,也稱連環枕。(3)土袋防浪。適用於土坡抗沖性差,當地缺少稭、柳軟料,風浪襲擊較嚴重的地方。用草袋或麻袋,內裝粘土或卵石、碎石、碎磚、砂等,裝至袋容積三分之二左右用細麻繩縫住袋口,根據風浪衝擊範圍順堤坡擺放,擺放時使袋口向里,袋底向外,依次排列、疊壓(圖2),袋間排擠嚴密,以保證防浪效果;(4)。將柳、葦、稭或稻草等軟料用18號鉛絲綑紮成直徑約10厘米,長約2米的把,再用細麻繩連繫成箔,根據堤坡受沖範圍鋪放,把的方向與堤線垂直。入水出水的長度約略相等,在風浪頂沖處,需保護的範圍較大,可用兩排柳箔上下連線起來,以加大防護面積。柳箔上端繫於堤、壩頂木樁上,箔的下端綁系塊石將箔墜入水底,中間再加壓塊石,以免漂浮和滑動(圖3);(5)稭柳護岸。在土坡受風浪衝擊的範圍內,順坡打長2~3米(長度根據水深確定)的木樁一排,樁距約1米,或捆枕編底用柳枝或稭料編廂,樁後用散稭或細柳枝填厚約0.2米,柳枝後用土(粘性土)填實。樁頂用14號鉛絲或麻繩栓牢,再在填土後邊打簽樁一排,將樁頂的鉛絲或麻繩系在簽樁上。使前後兩排樁連繫起來,以避免前樁活動,最後在料頂上加壓土。如果防護高度不足,可將已修護岸作為第一級,用同法退後再重新廂作第二級或多級護岸,以防止風浪衝擊破壞堤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