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操作

顯微鏡操作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臨時裝片在載物台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使用粗準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準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操作方法,臨時裝片製作,歷史發展,

操作方法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臨時裝片在載物台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使用粗準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 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 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 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準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7. 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鏡下觀察,可以轉動轉換器調換物鏡。如果視野較暗,可通過1的方法調節;如果不夠清晰,可通過6的方法調節,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畢後,請調節轉換器,使空鏡頭孔對著通光孔,使反光鏡豎起來,將鏡筒調至最低後裝入鏡箱

臨時裝片製作

1. 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將材料放入其中,加蓋蓋玻片後用吸水紙將周圍的水吸淨擦乾淨後放到載物台上觀察。
2. 如果有氣泡,可以用滴管在蓋玻片一側滴加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排出氣泡。
3. 載物台一定要保持水平,避免清水流出污染載物台。

歷史發展

在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塊凸透鏡組合起來,能明顯的提高放大能力,這種裝置就是顯微鏡的前身。第一架真正的顯微鏡,是用一片凸透鏡和一片凹透鏡重疊起來組合而成,又稱為複式顯微鏡,是荷蘭眼鏡匠詹森父子製成的,後來經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加以改良,顯微鏡才有了更佳的效果。
最初的顯微鏡很簡單,只能放大50~200倍,以後又不斷改進,逐漸發展。光學顯微鏡可以把物體放大到1500倍左右,能夠觀察到細菌的形狀。
1932年,德國科學家諾爾和魯斯卡在柏林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場代替透鏡來觀察細微物體。電子顯微鏡一下子把放大倍數提高到1萬倍。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已經研製出放大率20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人們利用它看到了物質的內部的精細結構。看見所有物質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極小極小的微粒組成的,發現了原子世界。1983年,人們發明了掃描隧道顯微鏡。這種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更先進。自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發明後,世界上便誕生了一門以0.1納米至100納米這樣的尺度為研究對象的新學科,這就是納米科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