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莊村花鼓鑼子

顏莊村花鼓鑼子

花鼓鑼子是山東萊蕪市顏莊村所獨有的傳統民間舞蹈。顏莊位於萊蕪、新泰路之要衝,既是商賈來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鎮,又是迎神賽會、焚香祭祀的主要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莊村花鼓鑼子
  • 所屬地區:山東 ·萊蕪 · 鋼城區
  • 遺產編號:Ⅲ-11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基本信息,舞蹈簡介,傳承人物,舞蹈特點,舞蹈現狀,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萊蕪市鋼城區
遺產級別: 省

舞蹈簡介

經濟的繁榮,民間藝術的活躍,是“花鼓鑼子”形成的重要基礎。清末民初時期,本村的老藝人張鳳旨、苗傳美、劉俊田、楊春慶、吳慶乾等人十分要好,又都懷有一技之長,他們時時聚在一起,自娛自樂,成為本村春節年關、迎神賽會活動的中心人物。經過多年的試演,他們逐步將乞丐的敲花鼓、打銅鑼,賣鼠藥的耍旱傘,磨刀人的打夾板等技藝巧妙地融為一體,演變成一種獨特的民間歌舞說唱表演形式。由於以花鼓與銅鑼為其主要演出道具與伴奏樂器,故當地人們稱之為“花鼓鑼子”。

傳承人物

“花鼓鑼子”的第二代傳人李聖儒老藝人講,他是1932年投師於張鳳旨老師的。張鳳旨曾說過,花鼓鑼子到他學藝時已經歷了40多年。以此推算,此舞形成已有百年的歷史,並逐步形成了自娛娛人的藝術傳統。

舞蹈特點

“花鼓鑼子”早期形式為5名演員說唱表演。領隊者腰系腰鼓,為戲曲中的小武生打扮;第二人為打小銅鑼者,花旦裝束(男扮女妝);第三人是打夾板者(夾板是用兩條長1·2米,寬6厘米,厚1厘米的竹片製作。每片下端用火烤成彎度為25度角作為把手,上端橫穿一條皮條將兩片上端連結,並安上兩個彈簧,彈簧上各系一個絨球作為裝飾。每片夾板上各安裝五枚圓形鐵片,鐵片可晃動,擊打夾板時,鐵片隨之響動),為丑角裝扮;第四人打小鑔(男扮女妝),扮相與第二人相同;第五人握油布傘,扮相同第三人。每年春節前農曆的臘月初八,他們5位藝人一起帶香火紙錢到村中廟內燒香磕頭,以乞求神靈保佑(他們選擇臘八有兩種含義,一是臘八諧音“拉把”,拉把拉把他們自己本身;二是拉把拉把“花鼓鑼子”這門民間藝術)。拜完神靈後,“花鼓鑼子”隊便集中排練,5位老藝人各獻技藝(名為湊戲),唱小曲,對台詞,湊戲文並置辦道具、服裝等,進行演出前的準備工作。此時,本村的村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給他們送一些米、面、粗布料等,有物送物,有錢送錢,圖個祥和吉利。過了春節,年初六(為六六大順)先在本村演出3天,全村老少歡天喜地,熱鬧非凡。年初九(九九艷陽)再按請帖的順序到外村演出,直到正月十六“掩箱息鼓”,花鼓鑼子的演出方告結束。
表演時,由鼓帶領全體跑“龍擺尾”隊形出場,跑的隊形有“八字串花”、“控門”、“轉燈式”等。接著先由鼓出場站在表演隊中間數板,“正月裡來是過年,我給父老拜個年,拜得好了你別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後大家合說“多包涵”。數板後大家便開始演唱,演唱多以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為內容,曲調多為魯中地區的民間小調。表演時見景唱景,見物說物,時歌時舞,穿插進行,即興性很強。後來也唱一些表現某種情節的固定唱詞,如“畫扇面”,先由鼓數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廟裡把香插。小兩口,去趕會,素白小扇手中拿,無心觀看廟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畫。”接著由打夾板和握傘者兩人輪流演唱,唱詞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風,白居英房內似籠蒸,手拿扇面仔細看,高麗紙,白生生,揚起扇股血點紅,(哼哎哎嗨喲)扇面上面缺畫工。”接著內鼓再數板:“叫聲愛妻你是聽,丈夫有話記心中,都說你的手藝巧,畫個扇面是本領,願你細心來繪畫,留在身上傳美名。”大家合說“傳美名”。數板後再由夾板或傘演唱。打鼓者掌握著節奏的變化和隊形的轉變,小鑼、小鑔邊敲樂器邊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鑼子”舞蹈動作的基本特點是:擰腰扭胯風擺柳,抖肩縮脖腳步輕,兩腿靠攏彈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風。其中再伴有“翹鬍子”、“調情”等滑稽可笑的動作,形成了自娛娛人、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演唱形式與風格。

舞蹈現狀

“花鼓鑼子”已有4代傳人。活躍於三四十年代的楊振秋、李聖儒、楊振文、崔慶吉、吳式松等老藝人和在五六十年代知名度很高的朱光富、魏振玉、魏振貴、李中慶等在唱詞及表演上都有了較多的改進。唱詞以演唱慶豐收、祝捷等為主要內容。原男扮女妝改為由女性登場,演員也由5人逐步發展成10人、20人、40人等(演員的增加是按倍數遞增的)。“花鼓鑼子”又與“龍燈”、“獅子舞”、“高蹺”等多種民間藝術穿插表演,更顯示出其獨特的藝術風格。
“花鼓鑼子”在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關懷重視下,曾多次代表地區參加全省性的民間藝術表演活動,獲得好評,在泰山國際登山節的大型活動中,曾受到國際友人的讚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