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斑前孔魨

額斑前孔魨

額斑前孔魨(Cantherhines fronticinctus Gunther,1866)是單角魨科前孔魨屬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額斑前孔魨
  • :魨形目 
  • :單角魨科 
  • :前孔魨屬 
  • 拉丁名:Cantherhines fronticinctus
  • 命名者及年代:Gunther,186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背鰭II,32~35;臀鰭30~32;胸鰭12~13;尾鰭1+10+1。
體長為體高1.8倍,為頭長3.2倍。頭長為吻長1.3倍,為眼徑3.2倍。
體側扁而高,長橢圓形。尾柄短而高,尾柄長約與尾柄高等長。頭中大,側扁。吻較長,背緣和腹緣稍凹人。眼中大,側位而高。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口 小,前位。上下頜齒楔狀,上頜齒2行,外行每側3枚,內行每側2枚;下頜齒單行,每側3枚。唇發達。鰓孔側中位,斜裂,下端位於眼中央下方,鰓孔大多在體中線上方。
鱗細小,每鱗基板上具粗短且排列不規則的鱗棘,棘頂圓突。尾柄上無倒棘,雄魚尾柄具細剛毛。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鰭棘,第一鰭棘較粗強,位於眼中央上方,鰭棘約等於或稍長於吻長;第二鰭棘短小,隱於皮下。第二背鰭延長,起點在肛門前上方,基底長稍大於臀鰭基底。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六、七鰭條下方。胸鰭短圓形,側中位。腹鰭合成l鰭棘,由3對特化鱗組成,連於腰帶骨後方,不能活動。尾鰭長圓形,其長為尾柄高2.2~2.4倍,頭長為尾鰭長1.2~1.5倍。
體深灰色,體上散有一些黑色斑塊,排成3~4縱行,眼間隔處有2褐色橫帶,前橫帶較寬,後橫帶狹,位於第一背鰭棘基部。尾柄上有1深色橫帶。背、臀鰭基底上有小4~5個黑色斑點第一背鰭棘約有4條深褐色斑紋。尾鰭深色,其他各鰭淺色。

分布範圍

蘇錦祥:2002:國內分布
台灣
蘇錦祥:2002: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印度一西太平洋熱帶、亞熱帶海域,北至日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