頰里

頰里,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在口腔內側頰黏膜上,張口,即口角後1寸,與口角相平處取穴,左右計2穴。頰黏膜有三叉神經的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的分支分布,頰肌由面神經頰支支配,皮膚有上頜神經的顴神經分布。主治黃疸,口疳,口眼喎斜,齒齦潰瘍,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斜刺0.3-0.5寸,或點刺出血;不灸。

基本介紹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 主治:黃疸,口疳,口眼喎斜等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功能:清熱解毒,祛風通絡
  • 主要配伍:配龍門、樞邊治黃疸等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頰,面頰;里,此指內側面。該穴位於口腔之中,故名頰里。

功能作用

清熱解毒,祛風通絡

定位

在口腔內側頰黏膜上,張口,即口角後1寸,與口角相平處取穴,左右計2穴。

解剖

頰黏膜→頰肌→頰咽筋膜→頰脂體→頸闊肌→笑肌→顴肌→皮膚,頰黏膜有三叉神經的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的分支分布,頰肌由面神經頰支支配,皮膚有上頜神經的顴神經分布。

主治

黃疸,口疳,口眼喎斜,齒齦潰瘍,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

操作

斜刺,針尖入口腔黏膜由前向後進針0.3-0.5寸,針感為局部酸脹痛或放射至面部,或用三棱針點刺出血;不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黃疸,面癱,齒齦潰瘍,口腔炎,口腔潰瘍,牙周炎,牙齦炎等。

配伍

配膽俞、陽陵泉、陰陵泉、太沖、內庭等治濕熱鬱蒸的黃疸;配魚腰、地倉、承漿、下關、牽正等治風痰中絡的面癱;配合谷、頰車、下關、內庭等治胃火上炎的齒齦潰瘍、膿腫疼痛、口苦口臭者;配承漿、地倉、阿是穴(局部潰瘍面)治口腔潰瘍;配地倉、四白、翳風、陽白治面積肌麻痹等。

功效

本穴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之功,主治黃疸等。如配至陽、陽陵泉、太沖、肝俞、膽俞治濕熱黃疸。舌為心之苗,脾開竅於口,本穴位居口內頰黏膜上,有清心瀉脾之功,主治口疳、齒齦潰爛等,如配地倉、頰車、承漿、商陽、曲池治心脾積熱口疳。本穴還有祛風通絡之功,用以治療口眼喎斜等症。

附註

本穴與胃經地倉穴內外相對。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頰里穴,從口吻邊入,往對頰里去口一寸,針,主治馬黃黃疸、寒暑瘟疫等病。頰兩邊同法。”
《中國針灸學》:“口角入頰肌內側一寸處。針二分,出血。主治口疳、齒齦潰爛、黃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