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特質理論

領導特質理論

領導特質理論(traits theories leadership)也稱素質理論、品質理論、性格理論,這種理論著重研究領導者的品質和特性。是整個領導領域的開端,其理論基礎來源於Allport人格特質理論。20世紀早期的領導理論研究者認為,領導的特質與生俱來,只有天生具有領導特質的人才有可能成為領導者。它強調領導者自身一定數量的、獨特的、並且能與他人區別開來的品質與特質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

基本介紹

含義,代表性研究,最新研究,發展趨勢,

含義

領導特質理論(traits theories leadership)也稱素質理論、品質理論、性格理論,這種理論著重研究領導者的品質和特性。是整個領導領域的開端,其理論基礎來源於Allport人格特質理論。20世紀早期的領導理論研究者認為,領導的特質與生俱來,只有天生具有領導特質的人才有可能成為領導者。它強調領導者自身一定數量的、獨特的、並且能與他人區別開來的品質與特質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

代表性研究

領導特質理論是傳統的領導有效性理論的組成部分,傳統的領導有效性理論由領導特質理論、領導行為理論和領導的權變理論三大部分組成。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一些心理學家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偉人的領導者身上,希望發現領導者與非領導者在個性、社會、生理或智力因素方面的差異。通過大量的實證調查研究,特質理論的支持者找到了一些證據,證明領導者在社交性、堅持性、創造性、協調性等方面都超過了普通人,其個性特徵與一般人也有區別。代表性的研究結論主要有:
管理學家、社會系統學派的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納德於1938年在《經理人員的職能》一書中,認為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特質是:(1)活力與耐力;(2)當機立斷;(3)循循善誘;(4)責任心;(5)智力。
心理學家吉伯(C.A.Gibb)在1969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天才的領導者具備7項特質:(1)善言辭;(2)外表英俊瀟灑;(3)智力過人;(4)具有自信心;(5)心理健康;(6)有支配他人的傾向;(7)外向而敏感。
心理學家斯托格迪爾(R.M.Stogdill)於1974年在《領導手冊》一書中,進一步提出了領導者應該具備的10項特質:(1)才智;(2)強烈的責任心和完成任務的內驅力;(3)堅持追求目標的性格;(4)大膽主動的獨創精神;(5)自信心;(6)合作性;(7)樂於承擔決策和行動的後果;(8)能忍受挫折;(9)社交能力和影響別人行為的能力;(10)處理事務的能力。
1971年,心理學家愛德溫·吉色列在《管理才能探索》一書中,採用語義差別量表法,選擇分布於交通、製造、通信、財政金融、保險、公用事業等90個不同組織,年齡跨度從26-42歲,學歷層次90%為大學程度的306名管理人員進行研究,得出了包含3大類、13個因子的領導特質:
第一類特質為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智力、創造力三個因子。
第二類特質為個性品質,包括自我督導、決策、成熟性、工作班子的親和力、男性的剛強或女性的溫柔等五個因子。
第三類特質為激勵,包括職業成就需要、自我實現需要、行使權力需要、高度金錢獎勵需要、工作安全需要等五個因子。
遺憾的是,研究者們沒有找到區分有效領導者與無效領導者的特質模型。不過,研究者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發現領導者有6項特質不同於非領導者,即進取心、領導意願、正直與誠實、自信、智慧和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此外,還發現高自我監控者在調節自己行為以適應不同環境方面具有很高的靈活性,比低自我監控者更易於成為群體的領導者。

最新研究

特質理論的最近研究發現,與領導有效性有關的關鍵能力有:(1)驅力:追求目標的內在動機;(2)領導動機:使用社會化的權力影響他人以獲取成功;(3)正直:可信賴性以及把話語變為行動的意願;(4)自信:相信自己的領導才能,堅信有能力實現目標;(5)智慧:處理信息、分析選項並發現機會的能力高於一般人;(6)商業知識:了解其運作的商業環境,有助於準確決策和為組織帶來成功;(7)情緒智力:基於自我監控的人格,確保優秀領導者具有更強調情境敏感性以及在必要時適應環境的能力。
同期相關的研究還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威廉·傑克·鮑莫爾(William Jack Baumol) 針對美國企業界的實況,提出了企業領導者應具備的十項條件:①合作精神;②決策能力;③組織能力;④精於授權;⑤善於應變;⑥勇於負責;⑦勇於求新;⑧敢擔風險;⑨尊重他人;⑩品德超人。
《世界經理人文摘》2002年組織世界經理人網站用戶、中國企業領導人和管理專家評選的中國企業領導人的十大特質是:①建立遠景;②信息決策;③配置資源;④有效溝通;⑤激勵他人;⑥人才培養;⑦承擔責任;⑧誠實守信;⑨事業導向;⑩快速學習。中國對領導個性特質的研究中,趙國祥(2002) 對黨政部門的處級領導研究發現其特質由責任心、情緒穩定性、社交性、自律性、決斷性和創新性6個因素組成。任國華和孔克勤(2008) 對中國高校及教育系統領導幹部的人格特質研究發現,開拓與組織適應性、宜人與合作性、自信與進取性、責任與條理性、穩重與務實性、身心健康與理智性、自治與成熟性7個維度30個特質條目構成了高校和教育系統領導的人格特質系統。

發展趨勢

從領導特質理論研究發展趨勢來看,領導特質理論呈現出如下特點:(1) 領導特質理論研究的多視角化。領導特質理論之所以能夠再次煥發生機與領導特質理論研究視角的多樣化是分不開的。領導特質理論起初研究領導者應具備的領導特質,由於領導者的多樣性,無法取得有關領導者的所有特質,研究結論自然無法大規模的套用。而伴隨領導內涵的發展,領導發展成為一個包括領導者、追隨者、情景的互動過程。領導內涵的擴大為領導特質研究拓寬了視角,領導特質理論研究通過將領導視為領導者、追隨者、情景的互動過程,突破了領導者層面的研究,發展為多取向和多層次上的綜合性研究,產生了魅力領導理論、內隱領導理論、成就領導與動機型領導理論、領導勝任力理論等。
(2) 領導特質理論研究仍具有較大價值。有關領導力開發實踐表明,個體特質與有效領導存在較大的關聯,僅靠行為的培養並不能實現有效領導。目前,有關領導特質理論較為一致觀點是:人格特質能夠推動或者阻礙領導者影響他人的努力,各種情景、追隨者的特性也會對領導者的人格產生影響。有關領導特質研究的新思路認為,領導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因而,應該注重以發展眼光分析領導特質。成功的領導特質不是不可以習得的,而是可以在領導實踐中習得、形成和發展的。此外,領導特質理論在實踐中的廣泛運用也說明了領導特質理論存在的合理性、科學性、價值性。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領導特質理論,充分認識領導特質理論的價值,自覺地將此運用到領導力開發實踐中去。
(3) 領導特質理論的實踐說明了領導特質可以預測領導的有效性。微軟、蓋洛普、華為、Hay等眾多公司的實踐活動說明領導特質在領導力開發中的作用和預測績效的作用。領導特質在大量組織中的運用實際上打破了領導特質不能預測績效的結論,當然,這種預測績效是發生在特定的組織中的,加入情景( 組織) 變數後,領導特質是能夠預測績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