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未來:思考力時代與全球五大浪潮

預見未來:思考力時代與全球五大浪潮

《預見未來——思考力時代與全球五大浪潮》一書中貿易壁壘興起、1%與99%的對立、人才爭奪戰、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壞,以及小個體時代的來臨,將會是未來全世界最重要的五大浪潮。我們的政府與企業是否已經作好準備?身處這浪潮中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 這樣的改變?最後是乘風破浪或者被大浪淹沒?我們留給下一代的是什麼?是一個光明的未來,還是沉重的負債?這中間的關鍵,就在於你的思考力!唯有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自主的思考,去判斷這一切的是與非,我們才有辦法知道我們該追求的是什麼,也才有辦法改變我們的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大數據時代最年輕的預言家教你運用9塊思考架構拼圖,認清當下情勢。改變未來,從現在開始。

基本介紹

  • 書名:預見未來:思考力時代與全球五大浪潮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777355
  • 品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王伯達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85頁
  • 開本:32
  • 定價:30.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數據時代台灣最年輕的預言家教你運用9塊拼圖,判斷並掌握世界趨勢!
本書是財經寫作的新典範。作者王伯達根據經濟觀察和產業數據,再結合理性思辨,旁徵博引,推論出未來全球的五大浪潮。這本書不僅僅是思維的預測,還有思考的軌跡。作者運用九塊拼圖的思考構架,帶動讀者一起正面推論未來的各種可能,讀者可以懷疑批判,從而可以找到自己的觀點,這也正是本書區別於其他經濟趨勢類書籍的高明之處。

作者簡介

王伯達,中國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台北大學會計學學士,2010年在台灣出版第一本書《"民國100年"大泡沫》即獲選為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美元圈套》更是攻占部落格來、金石堂、誠品等財經商業類排行榜。

圖書目錄

序文異於傳統的經濟預測司徒達賢
序文預見未來,我們需要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劉必榮
自序歡迎來到思考力時代
Ⅰ預見未來
第一章未來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章懷疑,是成功思考的第一步
第三章數據,數據,還是數據!
第四章專注問題的本質
第五章看不透未來,先看看過去吧
第六章本位主義的影響
第七章讓子彈飛一會兒
第八章蝴蝶與龍捲風
第九章別活在別人的思想里
Ⅱ遇見未來
第一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二章階級對立與平價時代
第三章百年老店大崩潰
第四章搶人大作戰
第五章你就是主角
結語改變未來,從現在開始!

後記

改變未來,從現在開始! 思考力,是未來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不管是對於我們個人,或是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如此。
《怪醫豪斯》(House MD)是我相當喜歡的一部美國影集,內容描述的是一個技術高超的醫療小組每次醫治不同病人的過程。其中一集的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名網路電游天才得了怪病,雖然被送到了醫院,但他卻一心只想在網路中尋求診斷與解答,醫療團隊每次發現一種病徵並提出對應的醫療方法時,他總能在網路上尋找到相關的資訊來討論,甚至於反駁主治醫生的意見,而他在網路上的網友,其中也不乏真正的醫生,都能即時針對他的狀況以及主治醫生的療法給予意見。
影集的最後當然還是靠著豪斯團隊解決了這難纏的病人,而病人從網路上聽取的建議則是差點要了這個病人的命。雖然這是個醫療事件,雖然這是個影集,然而我認為這整個事件完全呈現了一個新的價值體系,那就是思考力時代的來臨。
病人所呈現的每一項病徵就像是資料,而把這些病徵的狀況與順序聯結在一起則可以整理為一連串的資訊,當這些資訊經過分析之後就成為了知識。過去這些東西,我們往往都只能在學校或書本上取得,然而在現代,網路上早已存在著大量的知識,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取得知識的能力其實是相差無幾的,就像前面影集內容所說的一樣,一個非醫學背景的病人竟也能夠憑著網路上的知識來與醫生討論自己的病情。
根據《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的報導,美國現在所創造的服務及商品產值,已經較十年前成長了25%,但這兩個時間點所雇用的勞工數量卻相差無幾,相對來說,企業購置軟硬體花費金額卻達到歷年來最高。如果我們無法培養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思考的能力,未來我們將不是被其他人所淘汰,而是被電腦與網路給取代掉了。但很可惜的,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所採用的還是“灌輸知識”的教育模式,然而不管我們如何的灌輸,人類的腦容量與存取速度是絕對贏不了電腦的,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思考力將是未來最重要的生存能力的原因。
如果你仔細思考過這本書所提出的幾個趨勢,你應該會發現這幾乎都是台灣未來所必須要面臨的嚴峻挑戰。不論是國際貿易的地位、網路產業的崛起、貧富差距問題、人口老化與人才爭奪戰都是如此。我在這本書中曾經提到,我們一直以來的假想敵韓國,在國際貿易的布局以及網路設施的發展早已經遠遠地領先台灣,甚至於領先其他的亞洲國家,然而我們卻還停留在用匯率競爭的發展思維,用金融紓困的方式延續這些夕陽產業的生命,這無異是妄想以義和團去抵擋西方的堅船利炮。
如果我們的當局沒有正視這樣的問題,或無法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那么台灣的未來將會走得相當辛苦。而當我們在這世界上失去了競爭能力,自然也就更難去解決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人口老化的問題。這么一來,階級的對立,甚至於抗議與示威活動將會成為常態,最後只剩下一小部分的個人與企業能在這艱困的環境中辛苦地生存著。
在我過去的兩本著作當中,我曾經提出許多對於當局的建言,也許忠言逆耳,因而招來許多不實的批判,然而部分的建議卻也看到有心的單位開始作出改變。
如果我們自己不思改變,我們的當局就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害怕成為那少數派或異端者,我們就失去了改變的機會。
1970年到1980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同時也是現在的6年級與7年級出生的世代,而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台灣所引以為傲的新竹科學園區就是在那個年代所成立的,我一直相當佩服當初催生科學園區的孫運璿院長及李國鼎資政等人,他們當時的思考力所看到的是數十年以後的台灣,台灣也因此能在1990年的萬點泡沫之後重新再站起來並建立現在的全球電子產業的地位。
現在的我們所面臨的是比當時艱困許多的環境,未來更是充滿許多的變數與挑戰,但我們留給下一個世代的是什麼?是一個光明的未來,還是沉重的負債?而各位希望再過30年以後,我們的子女又會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現在的這個世代呢?
台灣的選舉已經結束,但挑戰才正要開始。選民的責任不是蓋完章就結束,我們更應該監督當局,讓他們正視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趨勢與問題,並且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而要讓我們的民眾有能力去監督當局的施政,首先就是要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充裕的思考能力,而這也是我撰寫這本書的最主要原因。
雖然這本書的書名是《預見未來》,然而若我們僅僅是坐在那,等著未來走到我們的跟前,未免也太過消極了一點。
想要預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創造未來。而我相信思考的力量不但可以預見未來,更可以讓我們去改變未來。
正如本書一開始所說的:未來就在我們身邊。
要改變未來,就從現在開始。

序言

許多人長期質疑,為何世界上經濟學者人才濟濟,學術理論十分高深,學術論著極度豐富,但卻很少有人可以或敢於從事類似的預測。從以上分析,可能得到的一項答案是:經濟學術的知識領域深入而專精,任何學者的論述必須承襲一定的學術傳統,而且理論的提出必須經由大量的統計資料來驗證。因為專精,就難免犧牲了廣博;因為師門傳承嚴謹,使年輕學者在思想上不敢突破前人的思考模式;嚴謹的統計分析造成大部分推論都建立在歷史資料上,因而無法憑藉簡單的邏輯來想像未來不同典範的世界。這樣一來,在思考與論述上反而不如像王伯達先生這種非經濟專業出身,但敏於觀察、勤于思考的作者這樣如此活潑而敢言。事實上不僅是經濟學,其他許多歷史悠久而歷代大師輩出的社會科學領域,都有類似的情況。
十年前和王伯達先生常在一起時,雖然早已注意到他的好學深思,但卻未曾“預測”過他會朝這個方向走得那么努力而出類拔萃。這本《預見未來》深入而具體的解說他在分析未來趨勢時的思想體系以及獲致結論的思維過程,更提升了本書的潛在貢獻。
希望我這篇序言,有助於讀者更理解這本書的獨特價值與限制。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所系專任講座教授)



預見未來,我們需要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

劉必榮


長久以來一直覺得:現代人動作太快,但是沉澱得太少;看得太多,但是思考得太少。每天有那么多資訊從眼前飄過,但是怎么解讀?又怎么理出頭緒、並且賦予意義?
埋首在龐雜的資訊中,我們更需要的是思考,不“人云亦云”的獨立思考。所以很高興看到伯達這本書出來,一步一步,教會年輕朋友思考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本質,並且發展出自己的觀點。
作者提出要“專注問題的本質”,這點非常重要。書中舉了美牛進口在台灣引起爭議的例子,讓我深有同感。我常常有一種感慨:台灣是一個不缺專家的地方!君不見任何時候,只要有大事發生,電視上總是充斥一群名嘴爭相從自己的立場發表意見。七嘴八舌、眼花繚亂之下,口水淹沒了問題。我們以為自己很會思考,也以為自己很有意見想要表達,但在各取所需的激情之下,第一個被犧牲的通常就是問題的本質。到底我們在吵什麼?大家或許早就忘記,或者從不關心。
專注問題的本質之後,才能看到這個事件的廣度與深度,然後勾勒出整個發展的趨勢。我常常告訴學生,我們念國際關係的人並沒有水晶球,所以很難準確告訴人家,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比如阿拉伯之春,在突尼西亞那年輕人自焚以前,誰預測得到會有茉莉花革命,甚至燒出一個阿拉伯世界的動盪?緬甸情況也是一樣,誰算得出緬甸政府會真的釋放翁山蘇姬,並且讓她參選國會議員?沒人算得出來這些“事件”。但是事件發生以後,有專業知識的人卻比較能看得出背後所代表的結構變化,以及以後可能發展的趨勢。而也唯有抓住這個發展的趨勢,才能讓我們對許多事預作綢繆。
但是要判斷這個勢,需要一個基本態度,還有一些基本功力。“態度”,就在作者書中講的“懷疑”。對一些資訊懷疑,才會驅動我們去找更多的資訊。“懷疑”應該是一個習慣。現在年輕人在網路上接收到太多資訊,這些資訊有真有假,如果從不懷疑,照單全收,又怎么可能發展出獨立的思考與判斷?
可是懷疑卻必須有基礎,那就是必須有基本的知識。沒有基本知識,怎么去懷疑對方所說的真假?知識裡面,數字的資料應該占了蠻大一塊。所以作者在書中也討論到如何處理數字,如何解讀,如何分辨數字的謬誤。這非常重要。我們常說:“數字會說話”,其實數字並不會。會說話的,是解讀數字的人。數字解讀錯誤,對整個“勢”的判斷就錯誤,不可不慎。
當然,有時我也覺得伯達書中太過理性。他提出一個問題:你買的是商品還是解決方案?其實人哪那么理性?我們買的通常是商品。比如說iPhone,很多人不是因為要一個通訊或上網工具而買iPhone的,我們買iPhone,就因為它是iPhone,就這么簡單。因為人不是那么理性,所以解讀消費趨勢會比解讀別的趨勢更有趣。
最後談一下學與思的問題。過去我總認為,許多年輕人的毛病是“學而不思則罔”,讀了很多書,但是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太少。後來發現不對,很多人連學都沒好好學,沒學沒思只會說,變成很多人的通病,這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很樂意推薦伯達這本書給讀者。分享他的觀察,學習他的思考方法,並且一起觀察周圍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這是本很有啟發性的書,也是一本很重要的思考指南。為自己開一扇門,學習新的思考與觀察方法,你會發現自己的視野從現在開始就變得與眾不同!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自序 歡迎來到思考力時代
我認為這本書是個人到目前為止的作品當中,最重要的一本。會興起寫這本書的念頭,是來自於我在出版個人第二本著作《美元圈套》時所舉辦的新書巡迴講座。在每場講座的提問時間,現場的聽眾幾乎都會提出一個類似的問題:“你如何養成這樣的思考邏輯?”我並不訝異會有讀者對於這樣的事情感到好奇,因為在我過去兩本著作的內容當中,確實有許多的觀點與看法是與市場主流意見大異其趣的。
我在2010年9月出版《“民國100年”大泡沫》一書時,曾經指出台灣長期以來靠著壓低匯率以刺激出口的經濟成長模式現已不合時宜,這樣的做法不但無法提升現有產業的競爭力,也無法讓台灣在眾多經濟體中脫穎而出,而其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就是房地產與股市泡沫,將會重創台灣的經濟與財政。
“民國”100年,也就是2011過去了。在金融安定基金進場護盤的背景之下,台灣股市在當年度的跌幅仍高達21.18%,這是近11年來台股第三大單年跌幅,僅次於2000年的網路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貸風暴;而市值減少了46兆新台幣,更是台股歷史上單年減幅第二高的紀錄。同時根據信義房屋的房價指數指出,2011年第三季,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出現下跌的趨勢。
而我在2011年6月出版的《美元圈套》則提到,反恐戰爭的結束、網路科技的興起、亞洲的資產泡沫等因素將改善美國的競爭力,讓美元由貶轉升,並帶動美股的上漲。但當時的美國除了要面對高失業率的問題之外,還包括美國國債上限的問題,信評機構調降美國信用評級的問題等,都讓美國的經濟雪上加霜,市場上幾乎沒有人看好美國,當時的美元指數是74.303,而一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是28.802元。
我也在該書中提到,當美國主導的網路與軟體成為新科技的典範,停留在舊有經濟模式中的台灣電子產業,將會首當其衝的面臨嚴重的挑戰。2011年過去了,美國的道瓊斯指數在該年上漲了5.53%,為全世界表現最好的股市;2011年的年底,美元指數上升到80.178,一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是30.292元。而台灣過去投入了大量資源的3D1S(面板、LED、Dram與太陽能)產業紛紛申請銀行紓困,這些過去享有土地、稅率與匯率補貼的企業一個個倒下,台灣引以為傲的電子產業頓時之間失去了原來的光環與地位。
這些問題其實早已是冰凍三尺,而非一日之寒,如果我們的當局、媒體或學界能更早去面對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台灣其實並不需要經歷這樣的困境。如果我們的投資人能更早看出這些趨勢的變化,就不會蒙受巨額的損失。
大多數人之所以無法預先得出這樣的結論並加以防範,反而要等到問題已經爆發才設法亡羊補牢,正是因為他們都只專注眼前所見,而無法進一步思考事物的全貌。這樣的現象就宛如“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一樣,我們往往只看到我們所熟知的那一部分,卻無法拼出完整的樣貌。而這中間最大的差異,我認為就在於思考的架構與能力。
所幸,思考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我整理出我在思考問題時的九個步驟,而在每個步驟的最後,則會描繪我是如何通過這個步驟,去建構我過去在兩本書中所提出的論述。如果你曾讀過我的著作,我相信這個部分應該能幫助你更能理解我的思維邏輯;如果你沒有讀過我的書,那么在這個部分你將可以試著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思考架構體系。這樣的思考方法與你的有什麼不同?彼此之間有沒有互補之處?所得出的結論又會有什麼差異?
在第二部分,我將會根據前述的架構,提出我認為未來全世界將出現的五大浪潮。從國家發展、社會問題、消費趨勢、企業經營到個人發展都在其中,而這幾個趨勢之間又彼此相關,互相影響著。未來的幾年,全世界將會出現許多重要的變革,而這些都將是台灣必須認真面對且刻不容緩的挑戰,包括貿易戰爭以及區域經濟的崛起、階級的對立與平價的趨勢、網路經濟的成熟與舊有產業的淘汰、人口老化與全世界的搶人大作戰,等等。
我之所以會在一開始便說這本書具有高度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所探討的核心為思考力的養成。過去我的兩本著作更多的部分是預測未來的發展,但如果我們能夠充分運用我們的思考能力,我們不僅僅能預見未來,我們更能夠改變我們個人,甚至於整個社會的未來。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所重視的都是結果而非過程,這樣的取向會讓整個社會失去了思考與學習的能力。在我的前兩本著作當中,除了前述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測之外,更是討論一個社會的發展方向以及政策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興衰。
我曾提過壓低匯率可能導致資產泡沫的問題、追求長期經常賬順差是一種被經濟殖民的思維、弱勢的雙率政策,更是一種剝削人民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什麼這樣的政策行之有年,始終停不下來呢?我曾在演講的會場告訴聽眾,我們沒有辦法期待我們的當局能夠主動停止這樣的行為,唯有當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自主的思考,去判斷這一切的是與非,我們才有辦法知道我們該追求的是什麼,也才有辦法要求我們的當局改變這樣的政策。
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曾自比為牛虻,他認為他的職責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讓更多的人思考,藉以刺激雅典這匹馬不斷地前進。一個國家與社會的發展,確實有賴於人民的思考與自省的能力,而我也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刺激每一位讀者,刺激我們的社會不斷地前進。
寫給每一個希望改變自己、改變社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
歡迎來到思考力時代!

名人推薦

預測未來,極不容易。王伯達先生過去幾年的著作,對未來有著相當精準的預測,加上流暢的文字說明與實例解說,使他在這方面已成為一位不可忽視的意見領袖。這本具有高度說服力的《預見未來》,歸納出他成功預測未來經濟情勢發展的幾項關鍵要素。”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專任教授 司徒達賢
埋首在龐雜的資訊中,我們更需要的是思考,不“人云亦云”的獨立思考。很高興看到伯達這本書出版,一步一步,教會年輕朋友思考的方法。這些方法為我們開一扇門,學習新的思考與觀察方法,你會發現自己的事業從現在開始就變得與眾不同!
——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劉必榮
王伯達先生以豐富的史實與資料向我們展現了事物發展的內在關聯,更是教會我們專注問題的本質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每一個讀者在閱讀後掌握分析問題的方式才是最大的收穫。掌握本質學會思考,考慮因素的不同進行變化,這才是我們看清未來唯一的道路。 王伯達先生在他的新書《預見未來》中以其更廣闊的視角看待房產泡沫的本質,認為亞洲在2011年以後必然面臨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問題,因為這一次與以往並 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王伯達先生在此書中帶給我們最重要的信息,以真實的歷史事實結合各個政府的運行方式,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聯動等等因素。當這些複雜 的因素彼此影響,專注問題的本質才是看清事物本質的唯一方法。只有專注才能以事物的廣度與深度來勾勒發展的趨勢,也唯有這樣才能準確的預見到未來的趨勢。
——天涯社區經濟論壇首席版主 一柱擎天向太陽
王伯達先生在《預見未來——思考力時代與全球五大浪潮》一書中向我們展現了一系列預見未來的邏輯和方法,而該書對於數據的甄別、運用的範圍、全面的案例 都強有力地驗證著王先生所提出的邏輯和方法的正確性。因此,這本書除了其自身內容帶給讀者以啟示,還帶給我們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預警:在大數據時代,數據 對於預測工作至關重要,而依託大數據做出的預測結果的正確率正朝著令人嘆為觀止的方向攀升。
——CFA,國金證券分析師,第一財經特邀嘉賓 孫宏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