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年級

預備年級

預備年級在國中階段,是介於五年級和初一年級(七年級)的年級。預備年級介相當於六三制中的的六年級,只是部分五四制的城市(如上海)將六年級調換到國中階段,即國小讀五年,國中讀四年。這樣規劃的本意是希望11、12歲的學生能提前適應國中的學習環境,在升入初一年級時更加自然輕鬆地學習,不會有因為學習環境轉變產生太大的壓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備年級
  • 特點:進入新環境,充滿新希望
  • 面臨困難:學科增多,學習方法改變
  • 定義:介於五年級和初一年紀的年紀
學生特點,進入新環境,充滿新希望,面臨新困難,適應國中生活,調整好心態,學會學習,確定日常規範,總結,學習差別,學習注意事項,

學生特點

進入新環境

首先,進入新的環境。新生懷著興奮、自豪的心情跨進中學的校門,看到的是新的校園,結識的是新同學,講課的是新老師,他們對周圍的一切無不充滿新鮮感。

充滿新希望

預備新生普遍懷有對未來中學生活的美好憧憬和進步向上的願望,渴望給新老師和新同學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國小比較調皮、學業比較落後的同學,也往往暗下決心“棄舊圖新”。因此,對預備新生要給他們以熱情的鼓勵和期望。對原來就比較好的同學要鼓勵他們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線上跟同學們展開友好的競爭;對原來成績欠佳,表現不夠理想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從頭做起,千萬不要經常當眾揭他們的“老底”,以免挫傷他們的上進心。當然,家長有必要將子女的情況(包括缺點和錯誤)如實地跟老師交底,但要講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場合給孩子造成難堪。

面臨新困難

(1)學科增多
國小只有語文、數學、英語三個主科,副科也不多。進入國中後,主科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地理、科學、體育(中考占30分),還有勞技、美術、音樂這些副科,很多學科都要考試(十門聯考),負擔明顯加重。
(2)學習方法改變
進入國中後,學科增多,知識量增大,光靠死記硬背不足以解決問題了。學生感到不適應,或者出現心理上的不平衡,都是很正常的。
(3)學習不如想像緊張
這不利於學生進步,所以也稱之為一個困難。國中階段,強調的是打基礎、培養良好的習慣、學會正確的方法,加上離中考還有四年之久,學生不知學習重點有所轉移,還誤以為中學學習很“松”,因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此外,家長也可能覺得子女已升入重點中學,應該可以喘一口氣了,因此放鬆對子女的督促……凡此種種,都將成為預備新生進步的障礙。

適應國中生活

小升初,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是一個新的開始——兒童向少年過渡階段,是形成自我意識與自我品質的關鍵期,為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下面是儘快適應國中生活的一些方法:

調整好心態

有些同學進入中學後,學習成績發生了變化,原先學習尖子變成成績一般的學生或被原先居後的同學趕超,於是心理不平衡。實際上國小國中的成績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誰更快適應國中學習誰就會取得學習上的主動,誰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就具備了最主要最根本的素質和能力,就會學得更快更好。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牛頓起先學習都不好,通過勤奮努力最終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學會學習

孔子是中國的偉大的教育家,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知識以後要去練習複習套用,這樣才會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孔子的學生個個都很出色,其中有一個叫子夏的學生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者。”子夏的意思更加具體:每天學會一些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不能忘掉所掌握的技能,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者了。因此學生上課要認真掌握課堂上的新知識,課後必須做好複習這個環節,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學習者。對每個同學而言,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課前預習、上課三到—心到眼到手到、課後複習、獨立完成作業。

確定日常規範

《論語》說:“不學禮,無以立。”《禮記》說得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什麼叫人?人就是身上的獸性越來越少,文明性越來越多,這就成為人了。比方說動物,它們不講什麼平等、憐憫,它就是弱肉強食,你吃我,我吃你,這是它們的鮮明原則。立規矩對習慣養成的作用至關重要。做父母的都特別希望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喜歡自己的孩子。但是,什麼樣的孩子老師容易喜歡,在班裡容易受歡迎?這需要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孩子在學校培養好習慣,放學回家就喊:“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可是有的父母就不習慣,而這會使孩子不知所措。實際上,要孩子學會關心,過去在中國歷史上有請安的傳統。孩子上學,走的時候得打招呼,回來的時候,要問候家裡人,出去玩的時候,也要說一聲去哪裡,父母都要積極回應他。要讓這個打招呼的行為成為每個家庭的一個很重要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所以,父母也應該配合,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文明的環境,學習的環境。

總結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國中正是新的學習的開始,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的。

學習差別

國中學習與國小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國中是由國小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他們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後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
國中階段與國小階段的學習相比,表現出以下明顯的差異: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
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
國小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課程。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數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並沒有細 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國小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國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國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國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國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國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小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國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國小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國中以後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國小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後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國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備、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鬆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國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進入國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親職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國小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儘快適應國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國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國小階段的學習,在學校里,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制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國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遊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制能力比較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定的學習狀態。總體看來,國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

學習注意事項

預備年級可以說是比較輕鬆的一年,是一個稍稍放鬆的階段,這個年級的孩子越過了升學的難關,準備進入比國小階段更高層次的學習
但是,從國小到國中,對學生們來說,知識上有跨越,如從算術到代數,從現代文到文言文;環境上,心理上等方面也有跨越。在預備年級這個過渡的時期,總是有同學面對新問題準備的不好,掉下隊來,同時,也有些同學方法得當,後來居上。這裡,給大家提供一些在進入國中後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備借鑑。
進入預備年級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就是必須要摒棄國小中留下的一下不好的習慣,如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即使在國小里成績有多么好,也不能驕傲,畢竟那是過去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到了國中,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應該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換巾儀式換巾儀式
這個毛病在國小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原因如下:
(1)國小的知識相對比較簡單,即使粗心大意,也只是會做,寫錯馬虎而已。
(2)數學競賽填空題居多,注重思維訓練和做題技巧,但是數學邏輯嚴謹性體現不夠。
但到了國中,這就包含兩層含意:
(1)似懂非懂。
隨著國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還覺得自己其實很聰明,老師講得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考試成績一塌糊塗。
(2)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
這就是馬虎。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國小成績很好,而到了國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