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縣高陽中學

順昌縣高陽中學

高陽中學座落與南平、順昌、建甌三縣交界處,現學校占地面積51.2畝,建築面積16404.5平米。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10年的時間裡,學校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飛速發展,學校建設已初具規模:校園內教學大樓、理化實驗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公寓樓錯落有致;公園、綠樹、花圃、草地、讀書亭交相輝映,可謂樹竹蒼翠、花草蔥蘢、環境幽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順昌縣高陽中學
  • 簡稱:陽中
  • 校訓:誠實、勤奮、團結、進取
  • 創辦時間:1964年9月
  • 類別:公立學校
  • 現任校長:張肇明
  • 所屬地區: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
  • 校歌:杉木之鄉播撒希望
簡介,辦學特色,發展概況,

簡介

順昌縣高陽中學創辦於1964年9月,前身為“高陽林業初級中學”。後因歷史原因,於1967年停辦,1969年2月復辦,並更名為“順昌縣初級中學”。
高陽中學座落與南平、順昌、建甌三縣交界處,現學校占地面積51.2畝,建築面積16404.5平米。從上個世紀末到現在10年的時間裡,學校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飛速發展,學校建設已初具規模:校園內教學大樓、理化實驗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公寓樓錯落有致;公園、綠樹、花圃、草地、讀書亭交相輝映,可謂樹竹蒼翠、花草蔥蘢、環境幽雅。
高陽中學建校雖短,發展道路曲折,但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從建校時以廟宇為校發展到現在的花園式校園,從只有幾十名農家子弟發展到而今擁有千名莘莘學子,從創辦之初僅有兩名公辦教師到現在有66位專任教師。辦學條件的改善,校園面貌的變化,教學規模的發展,教師素質的提高,無不凝聚著陽中人幾十年來艱苦創業、銳意進取、辛勤耕耘的汗水和心血。
高陽中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逐步完成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心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培養學生的興趣,注重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逐漸形成了高陽中學德育工作的辦學特色。學校每年舉辦藝術節、運動會、各種演講比賽和書畫賽,為學生鍛鍊和展示自己的特長及才藝提供了平台。同時在參加上級舉辦的各種比賽當中,高陽中學派出的選手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高陽中學師生在“誠實、勤奮、團結、進取”的校訓激勵下,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良好教風和“學而不厭、持之以恆”的積極學風。這正是學校不斷發展走向繁榮的堅實基石。

辦學特色

高陽中學通過多年辦學,培養了一支充滿朝氣和熱情、具有團結和戰鬥精神的年輕集體,他們繼承老陽中人艱苦創業、銳意進取、辛勤耕耘的傳統,紮根山區,默默奉獻。高陽中學師生在“誠實、勤奮、團結、進取”的校訓激勵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良好教風,和“學面不厭、持之以恆“的積極學風。
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全縣前茅,近三年中考成績位居全縣農村中學之首,每年僅錄取一中的學生就達一個班之多,為高陽鄉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人才。在順昌一中就讀的高陽學生魏飄飄、江仁堂曾一舉奪得高考順昌文理科狀元,在順昌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高陽中學領導班子注重學校管理,特別重視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每年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學生養成遵守時間、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講究衛生等良好行為習慣,組織學生開展遵紀守法,遵守交通規則專項教育。對具有經常遲到、曠課、打架、偷竊、沉迷上網、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的學生進行教育。在各班中開展五項評比,寄宿生宿舍間進行文明宿舍的評比,學生個人之間進行“學習之星”、“體育之星”、“百靈之星”、“舞蹈之星”等五星評比。學校每學年舉辦藝術節、運動會、三人男子籃球賽、各種演講比賽等活動,為學生鍛鍊和展示自己的特長和才藝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時,學校派出選手,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各種比賽,並在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如連續獲得中學生文藝匯演二等獎;榮獲愛國主義影評徵文比賽一至三等獎等。
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學校辦學也存在一些困難:
學生輟學情況比較嚴重,這已成為制約高陽中學發展的一大瓶頸。部分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存在打架、偷竊等不良行為。較多學生缺乏交通規則的知識和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學生文明禮貌、講究衛生、誠信互助等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待於進一步加加強。

發展概況

經過幾十年發展建設,學校已初具規模。高陽中學辦學宗旨是讓山區的孩子享受城裡的教育。現校園占地面積51.2畝,建築面積12904.5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實驗樓、教工宿舍樓、學生公寓錯落有致;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布局合理;校內公園、綠地草坪、讀書亭台交相輝映,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現有教職工59人,學生495人,學生數規模居順昌農村中學之首。
高陽中學師生在“誠實、勤奮、團結、進取”的校訓激勵下,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特長,教學質量顯著。每年高陽中學中考成績都高居農村中學前矛,向順昌一中、二中輸送了大批學生,得到高陽鄉社會各界人士廣泛讚譽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同時在順昌教育界奠定了應有的地位。高陽中學地處閩北偏遠山區,條件艱苦,但幾代陽中教師埋頭苦幹,無私奉獻,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形成了“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良好教風。學校學生有山區孩子的特點,淳樸善良、勤奮好學,喜歡參加活動。一批批莘莘學子在高陽中學三年努力後,走進高一級學校,畢業後走向祖國建設的四面八方。
由於學校起步晚,基礎設施相對滯後,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如學校體育、音樂、美術、勞技等活動室設施設備未能達標。尤為急迫的是學校田徑運動場必須升級,才能達到學生訓練及考試的要求。順昌縣從2014年起,在國中升學體育考試中,將長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列為考試項目。高陽中學跑道修建於1999年,年久失修,煤渣土已經板結,天晴跑步塵地飛揚,雨天積水難乾,學校急需修建一條塑膠跑道,以滿足學生訓練和考試需要。學校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修建塑膠跑道,但幾年內申報不到這個項目。
學校發展困難是暫時的,陽中人已由萌芽成長的昨天,開始了充滿生命力的今日之旅,相信高陽中學的明天將會更加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