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山集遺址

順山集遺址

順山集遺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地處重崗山北麓,西臨趙莊水庫,東距寧徐公路約2公里。為丘陵墩形遺址。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200米,面積約50000平方米。地表為黃灰土,並雜以紅燒土塊,遺物分布普遍。遺址東部因村采沙,暴露了長約100餘米的文化層,其厚度約1.5米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順山集遺址
  • 地理位置:江蘇省泗洪縣梅花鎮
  • 占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
  • 意義:201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簡介,意義,新石器,保護計畫,點評,

簡介

以下多是黃色自然土層和沙石層。從斷面上看,遺物的殘片亦較多。剖面採集陶片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可辯器形有鼎、豆、缽、罐、帶紋飾陶支架等。該遺址還曾經出土過石斧,紅砂陶杵,陶墜等。在遺址的剖面還發現了濠溝,濠溝深約4米,堆集早期遺物。經考證確認該遺址距今8300餘年。
出土修復後的陶灶出土修復後的陶灶
2013年1月9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上,泗洪縣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被評選為2012年中國考古“六大發現”,位列第一。 2013年8月20日,江蘇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二批大遺址名錄,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名列其中,成為全省6處大遺址之一。

意義

順山集遺址的發現,對青蓮崗文化的研究及蘇北地區早期人類聚落址的分布,尤其是壕溝的發現,對新石器時期人類居住環境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順山集遺址以極具代表性的特徵,位列“201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而這十大新發現,全面展現了中華文明多階段的瑰麗畫卷。
作為古人類的生活。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梅花鎮趙莊東側的順山集遺址,是整個淮河下游流域發現的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環壕聚落,出土的稻穀標本由北京大學文博學院以碳-14檢測確認,距今約8100—8300年。由此,江蘇省的文明史推前了至少1600年。

新石器

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江蘇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約500米處的重崗山北緣坡地之上,遺址總面積17.5萬平方米,經過測年,確認其為一處距今8000年前後的史前環壕聚落。據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留根介紹,幾次發掘共清理墓葬92座,灰坑26座,房址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400多件。順山集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淮河中下游史前聚落考古和考古文化的空白。

保護計畫

根據規劃,泗洪將對順山集遺址採用集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傳統農業生產等為一體的“考古遺址公園”方式,保護遺址本土及其周邊環境,實現文物環境保護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遺址文化價值的可持續合理利用。

點評

距今8000年左右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時期,之前在東北的興隆窪和長江中下游的賈湖也都發現了大型聚落遺址,但在淮河流域是第一次。這個聚落有房址,有規劃整齊的墓葬區,有豐富的水稻遺蹟,說明這個時期已經有初步的農業生態。而且順山集遺址的遺存表現出多種文化因素,比如這裡的陶釜與山東半島的後李文化有一定的聯繫。這是江蘇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或者可以為長江中下游的馬家浜文化找到源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