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囊肋毛蕨

頂囊肋毛蕨

頂囊肋毛蕨(學名:Ctenitis apiciflora)為叉蕨科肋毛蕨屬下的一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頂囊肋毛蕨
  • 拉丁學名:Ctenitis apiciflora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叉蕨科
  • :肋毛蕨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區分,

形態特徵

植株高80~1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粗壯,粗約2厘米,頂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1~1.5厘米,先端長漸尖,全緣,厚膜質,褐棕色並有光澤。葉簇生;葉柄長25~40厘米,基部粗約8毫米,淺栗棕色,上面有淺溝,與葉軸及羽軸兩面均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部的鱗片逐漸縮小,羽軸的鱗片基部略為泡狀,向上部平直,有時全為泡狀;葉片橢圓形,長60~90厘米,中部寬25~3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二回深羽裂;羽片35~45對,互生,幾平展,近無柄,間隔5~10毫米,線狀披針形,基部一對略縮短,中部的長12~15厘米,基部寬2.5~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截形,蓖齒狀深裂達羽軸;裂片約30對,平展,密接,橢圓披針形,長1.3~1.7厘米,寬2.5~4毫米,圓鈍頭,基部與羽軸合生,下側略下延,兩側全緣而略反卷,頂部近全緣或呈波狀,各裂片基部彼此分離。裂片的葉脈羽狀,小脈6~8對,通常自基部二叉,斜向上,下面明顯並光滑,上面僅可見並疏被淡黃色貼生的有關節的毛,其先端有水囊;主脈下面隆起並光滑,上面略隆起並疏被有關節的棕色毛,向頂部的毛較多。葉堅紙質,乾後褐棕色;葉軸及羽軸上面除被鱗片外還疏被有關節的棕色毛。飽子囊群大,圓形,每裂片有1~5對,生於上側小脈中部,位於裂片的頂部,成熟時彼此接近;囊群蓋圓形,近全緣,厚膜質,淡棕色,宿存。染色體2n= 82。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800~3300米的山地密林下溝邊。模式標本產地:尼泊爾。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自台灣(阿里山)、雲南西部(貢山、麗江、漾濞、景東)、西藏(墨脫、聶拉木、定結)。
國外分布:印度北部、不丹及尼泊爾也產之。

本種區分

本種被認為是本屬的較原始類型,在一些形態特徵方面,如主脈和小羽軸上面略呈凹陷,有關節的毛較疏和囊群蓋大而宿存等均與鱗毛蕨屬相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