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嘎村

頂嘎村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謝通門縣達那答鄉,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以科技興農,發展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具有頂嘎村特色的興村富民路子,使全村人均收入達到4428.3元,居全縣首位。2005年,該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頂嘎村
  • 行政區類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謝通門縣
  • 所屬地區:中國西藏
  • 氣候條件:乾燥少雨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要想帶領民眾奔小康,自己得先做榜樣。在全村人對致富路還是一片茫然的時候,巴桑赤烈利用國家貸款,籌集資金6萬元,從拉薩等地引進良種奶牛8頭,發展起了黃牛改良,目前黃牛改良年收入2300萬元。與此同時,他利用政府無息貸款43萬元,開辦了石材聯合加工廠,目前石材加工廠有工人50人,年創收24萬元。這兩個項目的開發,使他迅速成為全村首屈一指的富裕戶。

經濟發展

富裕起來的巴桑赤烈沒有忘記帶領鄉親一同致富。他在扶貧濟困的同時,更注重智力扶貧,將自己的養殖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貧困戶,使他們利用一技之長脫貧致富。他把一些技術較差的養殖戶帶到自家的奶牛場參觀,講解技術要領,並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配料降低成本、如何防病治病。巴桑赤烈把養殖戶團結起來,成立了頂嘎村奶牛養殖協會,每月召集大家學習技術和觀看科教片,開展座談討論,互相交流養殖經驗和心得體會。在短短二、三年間,頂嘎村的奶牛養殖場面積就增加到了8000餘平方米,養殖戶年均出欄奶牛5頭,人年均收入2000餘元。
他還為民眾解決了優質種牛問題,帶領更多的人通過調整養殖業結構脫貧致富;通過開辦石才加工業,解決了36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幫助民眾人均創收1000多元……
富了口袋,不能窮了腦袋。巴桑赤烈常說教育是擺脫貧困的唯一出路; 只有多讀書,多學知識,才有出路,科學是沒有虛假的,我們農民種田、養殖一樣都離不開文化知識。作為頂嘎村的領路人,他家沒有一名輟學生。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巴桑赤烈用實際行動向村民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全村帶了好頭。

地圖信息

地址:達那達--則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