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印象

音樂印象

由林苞所著的《音樂印象(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包括了關於音樂家及其作品的32篇隨筆。將音樂家與作品置於歷史、風格及心理的視野之中,以文學的形式記錄作者音樂欣賞的經驗與思考。 從巴洛克到浪漫主義,這三百多年是西方歷史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西方古典音樂迅速成熟直到其全盛的時期。

《音樂印象(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涉及維瓦爾第、巴赫、韓德爾到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和浪漫主義時期的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德沃夏克這些偉大作曲家及其作品,此外,還涉及20世紀的一些偉大演奏家與指揮家,將他們的藝術置於歷史、美學和心理的視野之中。這些欣賞、探索與思考,以個人的經驗、感受和領悟為基礎,訴諸清新的文字,而非知識和觀點的匯集。

因此,這本書是作者的音樂之旅的誠實記錄,他力圖表明:古典音樂儘管距今已經有很多年,卻仍是與當代相關的。音樂的入口平易,卻容許無窮的探索。

基本介紹

  • 書名:音樂印象
  • 作者:林苞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2356580
  • 外文名:Impressions of Music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153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由林苞所著的《音樂印象(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包括關於作曲家、演奏家及作品的32篇隨筆。
《音樂印象(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將音樂家與作品置於歷史、風格及心理的視野之中,同時,也以文學的形式記錄作者欣賞音樂的經驗與思考。
這本書是作者的音樂之旅的誠實記錄,他力圖表明:古典音樂儘管距今已經有很多年,卻仍是與當代相關的。音樂的入口平易,卻容許無窮的探索。

作者簡介

林苞,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本科學習電子工程,畢業後成為廣播電台工程師,並曾兼職古典音樂節目主持人,此後陸續在報紙及雜誌上發表關於古典音樂的文章。這本隨筆集完成於作者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記錄了作者長期接近音樂的心得。

圖書目錄

為優秀學生的成長創造最佳環境
——為“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出版所作的序

一、作 曲 家
群星閃耀時:巴洛克音樂散記
對巴赫的想像
巴赫的宗教精神
凡人與天才:莫扎特及其音樂
貝多芬:精神的變形
與命運和解:晚期貝多芬音樂
我們的舒伯特
認識勃拉姆斯
自我的追尋與疏遠:柴可夫斯基及其音樂
拉赫瑪尼諾夫的救贖
回到波希米亞:德沃夏克的音樂
人、音樂和歷史
二、演奏家與指揮家
水上行走:里赫特的鋼琴藝術
海菲茲、奧依斯特拉赫和米爾斯坦
李帕蒂與《蕭邦圓舞曲》
肯普夫與《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
珍貴的收藏:內弗和哈西德的小提琴
東方與西方:傅聰的鋼琴
浪漫主義與富爾特文格勒的傳奇
追求完美:卡洛斯·克萊伯的指揮事業
三、作 品
巴赫音樂拾貝
亨德爾音樂漫談
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印象
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及幾個錄音
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
莫扎特的告別
美麗的貝多芬
舒伯特的室內樂與奏鳴曲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
勃拉姆斯音樂散記
《閃亮的風采》:電影與音樂
音樂印象
後記

文摘

從1600年至1750年,在音樂史上稱為“巴洛克”時代。1600年,歌劇誕生,而1750年,J.S.巴赫的離世標誌著這個時代的結束。
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在這么長的時間裡,一種風格穩定地統治樂壇,這是很難想像的。當然,這並不是停滯。巴洛克音樂,儘管在美學上有其統一性,卻極富原創性與多樣性。多數主宰後來音樂創作的概念,如旋律、動機、織體,都是在那個時代形成的,幾乎所有的音樂體裁,在此期間都進行了探索。從蒙特威爾第到格魯克,從科萊里到亨德爾,從斯卡拉蒂、維瓦爾第到巴赫,那實際是音樂史上群星燦爛的時期。
那個時代的音樂家都以其多產超越後世。斯卡拉蒂留下了五百多首奏鳴曲,維瓦爾第則已經有五百多首協奏曲被發現出來。對當時那些在義大利、法國、英國、德國之間奔走的音樂家來說,音樂是一種工作,就像耕地是農民的工作一樣。也許正是這種態度,使他們的靈感就像每日的太陽一樣不斷升起。他們的作品燦若繁星,至今還閃爍著那種初次出現的美的新鮮光芒。
那個時代,人文主義已然興起,宗教衝突已然減弱,歐洲的工商業發展迅猛,歐洲人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但是,那個時代,近代的個人主義還沒有興起,人的內心還沒有那么多衝突。世界看來如此合理,似乎可以永遠繼續下去,現代人所經受的情感困擾和荒謬感,那時候還沒有侵入到精神的天空。於是,神聖與世俗並存,情感與理性同行。
那個時代,也是伽利略和牛頓的時代,是培根和洛克的時代,那也許是歷史上人們對理性與科學最為樂觀的時代。世界在紛繁的表面之下有確定的秩序,這是那個時代的信仰。在牛頓宣布自然規律已經被發現的時候,音樂家也在發現支配著音樂世界的法則。巴洛克音樂或許是最重視法則的音樂,天才、靈感等神秘因素還沒有像後來那樣受到頂禮膜拜。儘管音樂家歌頌各種情感,但他們的音樂卻依據嚴格的規則進行。後來的音樂家再也無法寫出如此清新的音樂。
2
“巴洛克”(baroque)一詞本是貶義,指一種誇張、怪異的風格。直到20世紀,它在被用於指這段時期的音樂之後,才慢慢失去其貶義。而究竟應如何定義,或者,究竟什麼東西可用以形容這150年間的音樂,它們有何統一性,卻實在難以簡單說清楚。至於巴洛克音樂家,他們則根本未有屬於某一樂派的意識,他們最多只有義大利音樂、法國音樂之類的概念。
如何來形容巴洛克音樂呢?有些人說,巴洛克音樂是“平靜的”(calm),但這多半屬於誤解。巴洛克音樂實在是一種鋪陳盡致的音樂,甚至是奢華(ex—travagant)和充溢的(exuberant),在這種意義上,它才近似於巴洛克一詞的原意。如果“平靜”是指情感的強度的話,那么,巴洛克音樂絕不是“平靜”的。試聽一聽巴赫《B小調彌撒》中的狂喜,亨德爾《彌賽亞》中的雄渾,或者,試把巴赫的《C小調托卡塔》與貝多芬的《命運》和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比較,那就會發現巴洛克音樂中的強烈情感。但那種情感沒有後來的音樂中容易發現的不安(turmoil);巴洛克音樂中的情感,沒有微妙的成分,你不需要猜測,也沒有內省的成分,他們沒有自身衝突,也不會懷疑自己的情感。巴洛克音樂中的情感是外向的,並不把自我牽涉進去。音樂既沒有提高自我,又沒有貶低自我,音樂讚頌那客觀存在的美、情感與神聖。如果讓我選擇,我會用“透明”(transparent)來形容巴洛克音樂。
但是,巴洛克音樂的確沒有後來音樂中那些令人驚奇的手法,一切都似乎是可以預料的。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情感拿來反覆吟唱,窮盡一切變化的可能性。他們把情感表達置於嚴密的控制之下,絕不溢出法度。於是,在紛繁的外表下保持著一致,在繁複的變化中保持著不變,在豪放的氣概中仍然嚴謹,在充溢的情感中又不流於狂放,美輪美奐,天衣無縫,盤旋而上,直達雲霄。
3
19世紀的音樂家沒有多少興趣去回顧巴洛克音樂。那個時候音樂正在狂飆突進。但到了20世紀中期,突然興起了對巴洛克音樂的興趣。這也許是因為現代音樂的發展令人失望,因而人們開始放棄那些奇異的“後浪漫主義”音樂,轉而尋找有著確定和秩序的巴洛克音樂。而唱片技術的發展也使得這股“巴洛克風”可以擴展開來。如果必須去音樂會聽,那么,即使今天占上風的都仍然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作品。從那以後,從蒙特威爾第直到巴赫的音樂開始廣為人們所欣賞。
巴洛克音樂其實不太適合坐在音樂廳來聽,甚至也不太適合坐在家裡來聽。它還不是一種音樂廳音樂,因為它沒有給你太多暗示來說明其發展,似乎你從哪個地方開始聽都會覺得差不多。那種使得音樂具有揭示性的結構的發展還需要等到古典主義時期才真正完成。聽貝多芬的音樂,你幾乎不需要太多知識就能感覺到他正處在音樂的哪個階段,但聽巴洛克音樂則沒有這種感覺。如果你像欣賞古典派或浪漫派那樣去聽巴洛克音樂,就會覺得它太過平淡。
巴洛克音樂是一種更適合參與進去的音樂。如果你演奏它,或演唱它,那就會開始感覺到它的美妙。或者它是一種需要場景的音樂。如果你在花園中聽著維瓦爾第,或是在樹林中間,流水旁邊,聽著巴赫或亨德爾,你才開始感覺到它們的美妙。巴洛克音樂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的音樂。
P3-5

後記

我實在沒有想過自己會去寫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我所受的教育都與音樂無關。音樂於我純粹只是一種業餘愛好。而我也沒有想到,當年偶然與音樂的邂逅,居然引得我走上了這么長的旅程。但這確實是美好的旅程。
這些文章大部分最初只是發表在網上,有一些也曾發表在報紙和雜誌上,我並沒有有朝一日要結集成書的想法。因此,這本書並不是計畫的產物,而是積累的產物。即使經過修改與編輯,它仍然保留了簡短和隨意的色彩。也許最合適的閱讀單位不是篇,而是節,甚至是段落。
對於願意將本書讀完的讀者,我覺得還有兩點應當說明的。首先,對於所涉及的人物的大部分背景都只是簡略地處理,這會給有些讀者造成困難。但是,現今要獲得相關的知識是非常容易的,因此,這不是一個太大的困難。其次,大部分觀點都比較主觀,似乎對於“我”的看法談得太多了。這與這些文章的形成過程有關,它們大部分最初只是一時的感想,側重於個人的感受與判斷。但我懷疑是否有關於音樂的客觀的看法。也許承認我們對藝術的看法都帶有主觀會是較誠實的一種做法。那么,了解另一個人的“主觀”看法有何意義呢?我想:它會鼓動你自己去經歷與判斷。
接近音樂是一個旅程。而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能夠向你保證:那會是你一生中最好的旅程之一。我最希望人們讀這本書的方式是:他們能夠一邊聽著所談論的音樂,一邊讀這本書。如果這本書能夠將別人引向音樂,那將是我的榮譽。
音樂是用來聽的。這是我在這本書中一直想說的。當然,你得喜歡它。在音樂中,也如在其他事之中,就像孔子兩千多年前說過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
在清華的一個英語課堂上,我們被要求就一個主題進行講演。我選擇的主題就是音樂。下課之後,有一位同學跟我說:他一直想聽古典音樂,但不知道怎樣欣賞。當時並沒有進一步討論。現在我又想起這件事來。
當然,我並不自認為有資格可以教別人欣賞。但我想,害怕音樂是沒有必要的,它不是你要通過的一個考試,也不是你得擁有的一個資格。你如果不去聽音樂,那沒有問題,不會使你比不上聽音樂的人。但如果你想聽音樂,音樂並沒有門檻。你只需要聽下去,感到自由,然後你會發現它的美,因為一旦你開始聽,它的美是如此顯見,不需要別人來解釋。
偶爾也有人會問我,古典音樂從什麼地方開始聽起。這實在無法回答,因為這就好像說你打算出去漫遊世界,而來問我從什麼地方開始比較好。也許唯一的回答就是:從你開始的地方。或許可以再補充一句:從任何一種好的音樂開始。
但是,當我有一次在看伯格曼的電影《魔笛》(那是一部電影,但音樂是莫扎特的)的時候,我忽然想:如果有人再來問我,也許我可以說,從《魔笛》開始。這是一部充滿難以置信(甚至可以說造作)的情節的歌劇,但是,因為莫扎特的音樂,一切都變得可信了。觀看這部歌劇,會是領略音樂所能做到的事的一個好的開始。所以,對這本書我有一個遺憾,就是它沒有談論莫扎特(以及其他人)的歌劇。
寫作和修改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當完成之後,停下來想一下這本書里所談到的人物,我忽然發現:他們(特別是早期的偉大音樂家)其實多數是受苦的人。那些創造美與歡樂的人,自己卻往往要忍受許多痛苦。所以,如果你可以有時間去思考那些偉大的音樂家和偉大的音樂,第一個結果是你會變得謙卑,因為人們所談的完全無法與那些音樂相比(這本書當然更不用說),第二個結果就是你會變得更能忍受生活,因為你已經知道許多美好的東西是從忍受中產生出來的。
2012年8月
於清華園

序言

現在已經是冬天,夜裡坐在溫暖的房間裡,這種時候最好是聽鋼琴的獨奏。於是讓電腦播放貝多芬《槌子鍵琴奏鳴曲》中偉大的慢板。晚年的貝多芬竟然是這么憂傷;也許他不再害怕露出憂傷了,正像他不再害怕耳聾一樣。但他的情緒又飛揚起來,似乎想到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琴音自由飛翔,又漸漸隱去,就像遙遠的星光,帶來慰藉。
從視窗望出去,枝頭的葉已經落盡。在它們還茂盛的時候,我曾在清晨,聽著莫扎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那是他在最快樂的時光所寫下的;也曾在寧靜的夏夜,聽著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由我最喜歡的鋼琴家肯普夫演奏,仿佛漫步於清泉翠草之間。我對清華園的記憶,便少不了這些有音樂作伴的時光。
音樂是我的一個老朋友。想當初,曾為了尋找一盤CD而騎著腳踏車穿過整座城市。但現在我身邊居然連一盤音樂CD都沒有了。我現在只是用電腦來欣賞音樂,這是最方便和廉價的方式。樂音乃是心聲,你不一定要有好的裝備才能夠欣賞音樂。
你甚至不需要懂音樂就能夠享受音樂。在某些時刻,某些聲音會感動你,然後,你就會開始喜歡它。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當安迪用監獄的大喇叭播放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中著名的二重唱時,那些囚犯肯定不知道那唱的是什麼,但他們一定感受到了歌聲中的美和自由。
人們往往覺得音樂是某種需要專門去努力理解的東西。他們衣著整齊地到音樂廳去;他們查看各種CD榜單以保證自己能購買到大家認為最好的錄音;他們聽講座、看書以避免對音樂的無知。這些當然不無益處,但最終,音樂是人的音樂。它可能是最抽象的,但也是最直接的藝術。你首先得聽音樂,慢慢地,你會認識那些寫下音樂和演奏音樂的人,然後你不再覺得音樂是一個障礙。它只是一種交流,你和那些音樂時空之中的人的交流,你和自己的心靈的交流。
而當你真的被某一段音樂所感動時,真會想要感謝那些創造出如此美麗的東西的人。他們已經活在音樂之中了!
2 本書主要是關於創造音樂的人的。
當你去飯店吃飯時,確實無須知道誰做了那些飯菜。但音樂是一種交流,並且是一種特別精神性的交流。樂音本身並沒有確定的意義,只有當我們處在與創作者交流的情況下,它們才變得有意義。你得感受到音樂背後的人,然後他們的音樂才會變得獨特,才會變得對你來說具有個人意義。因此,這些常常是令我最感興趣的:對那些作曲家和演奏者來說,音樂意味著什麼?它可能是愉悅的形式,創造的快樂,讚頌生活的激情,接近真理的途徑,或者是認識世界的方式。而對他們個人來說,它可能是自我實現的奮鬥,或是自我逃避的空間,可能是效勞與奉獻,也可能是自我拯救的熱望。這些就是我在這本書中想要探索的。
其次,這本書也是關於音樂的風格的。在藝術中,只有大師才會有風格,而風格將他們相互區別開。但這本書並不想變成風格分析,或是音樂美學。我們能感受到風格,因為風格仍然是關於人的。比如說,貝多芬發展音樂的方式,是他的精神力量的表現,而不只是純粹的技巧。風格也有傳統,這些傳統與社會的整體的精神進展有關。比如說,《費加羅的婚禮》是帶著啟蒙主義時代對理性與和解的信任,而《合唱交響曲》便可以說反映著對萬物的統一性和歷史力量的新信仰。
本書並不是系統的作品,而是由過去陸續在各種情況下寫成的文章集合而成的。在這裡,它們被重新編排。第一部分是關於作曲家的隨筆。這些名字都是人們熟悉的,而這些文章都只關注於他們的生活與藝術的某一方面。比如說,關於巴赫的文章主要討論了人們對他的各種認識;關於莫扎特的文章主要討論了他的音樂與他的生活的關係;而關於貝多芬的文章則主要討論了他的音樂的階段性;關於舒伯特的文章突出了他獨特的成長過程的影響等。總之,這些都不是試圖對他們的藝術進行全面的判斷,而是要探索他們的精神在筆者看來最為獨特的方面。第二部分是關於演奏家與指揮家的。他們是將音樂的想法變成聲音的人,但是,技藝同時也是對“道”的追求。這些文章主要關注他們的藝術個性及其形成。第三部分主要是針對作品的隨筆。這一部分最缺乏系統性,或長或短,既有對某一作曲家的作品的印象,又有關於某一作品及其錄音的隨筆。這三部分的內容當然會相互重疊,只是各有所側重而已。
本書的各部分在談及具體的作品的時候往往都涉及一些比較著名的CD。由於CD是現在獲取音樂資料最方便的方式,因此,在談論作品時舉出代表性的錄音會有利於讀者。但是,對CD進行評價不是本書的主要目的,舉出這些CD也並沒有暗示它們是最佳的,僅是為讀者提供一個參考。書中對CD封面的使用僅以評論中引用為目的,圖片的著作權屬於出版公司或設計者。書中對主要的音樂家進行了注釋,但對討論所及的其他人物,在不容易引起混淆的情況下,一般就不再注釋。對書中涉及的大量音樂作品,大多有通用譯名,因此一般也不再注釋。
本書的名字叫《音樂印象》,這暗示了它缺乏系統和主觀性。如果說音樂像大海一樣,允許無窮的追求和創造力,那么,本書就只是站在海邊的印象。它涉及的僅僅是西方音樂中少數的音樂家與作品,並且對這些也只是記下了一些有限的探索,因此,稱之為“印象”是合適的。
3
收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是筆者在聽音樂之餘寫下的。最後雖然經過修訂,但仍保持著隨筆的色彩。這些文章最初也並沒有加以出版的意圖。既然人們現在已經能方便地找到各種音樂知識,那為什麼還要出版本書呢?
這是因為它是一種實踐的記錄。聽音樂是一種實踐,但這並不是說你得非常有目的地去聽,而是說,它也像其他實踐一樣,你得付出時間與精力。並且你得信賴自己所聽到的和所感受到的。最後,也像其他實踐一樣,你得堅持下去。音樂不會讓你失望。
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多東西已經變成工具,成為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但你仍可以做一些單純的事。音樂就是其中之一。聽音樂與高雅無關。高雅不需要聽音樂,聽音樂也不會使你高雅。它僅僅是感受之事,使你發現自己仍能感受,仍能相信沒有目的的感情和沒有私利的追求。即使在今天這樣的時代,那仍然是人生最美好的經驗。如果放棄這樣的經驗,那就太可惜了。
這些文章都以一種相當主觀的方式來寫。它們只是一種努力,筆者試圖得到自己關於音樂和音樂家的較為完整的理解與想像。它們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性,甚至不同於正統。比如說,其中很多地方都反映了中國美學傳統的影響。題材的選擇也顯示出傾向:浪漫主義音樂只占了較少的分量,而現代音樂則完全沒有。儘管那些都是好音樂,但在筆者心目中,最偉大的音樂家是莫扎特,從巴洛克到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仍然是筆者最為欣賞的。
筆者不能冒充是一個音樂專家,而只是一個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因此,這些文章都不是專業性的討論,而是記錄了一個普通音樂愛好者去接近和欣賞音樂的經驗。音樂給了筆者很多東西。在筆者人生相當暗淡的時刻,是它給了我內心的自由。今天把這些文章出版,也算是對那些生活在音樂之中的時光的紀念。
最後,要感謝清華大學支持學生原創作品的計畫。感謝那些為此付出勞動的老師和同學,並且希望本書能首先得到他們.和其他老師與同學的喜歡。
林苞
2011年12月
於清華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