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規教

韓規教

韓規教是普米族的原始宗教。韓規是普米族人初級社會活動中從事禮儀的主持者但先主持舉行祭祀典禮儀式,更是昔米族古典文化的創造者、傳播者和傳承者,如:舉行節日禮儀、婚喪習俗、聚眾議事、出征討伐等社會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規教
  • 外文名:Han Gui teach
  • 信仰者:普米族
  • 類別:宗教
簡述,韓規教的起源,韓規的來由,韓規的名稱,韓規教的歷史與分類,韓規教與藏傳佛教的關係,韓規文化的研究及旅遊推薦,

簡述

普米族在古代幾乎全民信仰自己的原始宗教-----韓歸教,但是由於歷史因素,現在只有寧蒗、木里、九龍、鹽源等地信仰韓歸教,蘭坪普米族宗教信仰並沒有形成系統化,但從民間拜龍、祭中柱、祭山神、祭龍潭等習俗上看,和韓歸教相信“萬物有靈”的教義思想是一致的,因此,普米族的原始宗教應該是韓歸教。
韓規韓規
韓規教是一種產生於普米族民眾生產活動中的勞動文化,是原始社會中普米族民眾啟蒙思想的發展,它流於形成自發的原始“亞畢”教而延伸至今。可以說,韓規文化是研究宗教起源和發展的基本體系,是普米族原始文化再現的社會活化石。
韓規教還沒有發展到典型的人為宗教的階段,仍屬原始宗教的範疇,或者說它開始處於從自然宗教向人為宗教演變過程中,所以,可以說韓規教是普米族原始文化的活化石。

韓規教的起源

韓規教起源於笨教而融合於佛教,它結合了當地原始祭師“亞畢”教的口授經和民俗,便形成了獨特的地方宗教,當地宗教。韓規作為單一的民族宗教,被遭受諸多社會因素的衝擊、受損傷、損失,直至在局部區域消失,但它還能在偏遠的木里深山狹谷里存活下來,這是普米族人民的幸運。一位外國學者報導說: “普米族人是有靈活運用不同宗教傳統的專家,使其信仰者躲過幾次歷史浩劫。”正因為是當地的,單一的民族傳統的宗教,其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環境條件所致。民間人心目中有超自然界的、有惡魔、有保護神。惡魔是一切災難的根源,故有多種故有多種崇拜和多神教的原因所在。

韓規的來由

“韓規”一詞的由來與做法術有關。普米族先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過程中,勞動文化處於啟蒙時期,在與不同自然災害的鬥爭中產生了神話般的法術思想,用法術與各種災害作鬥爭.由此就有了廣泛的神話法術的傳說。從古至今,凡是有過韓規的家族都有著不同的法術傳說。如:神燈自動升空、韓規騎鼓飛行、借雷鎮妖、呼風喚雨擊敗敵人、培育泥蛇吞食仇敵等傳說的例子舉不勝舉,其中就有佛教韓規的創教法師連花生(尼泊爾人),他可以演變8種形象,他的法術超過西藏地區的“笨教”,因此戰勝了西藏首次禁佛運動的“笨教”。“韓規教”中的“韓”是指法術。摩梭語中的“哈”也是指此意。“規”是指震動(有雷鳴般震動之意),即法術震動了人心而得名。現在已見不到這種韓規法術了,說已經失傳了,怎么失傳的喇嘛教書中有交待。據載,從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藏傳佛教中的“黃教”派得勢後發展很快,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喇嘛有了政權,他們把其他教派的各種法術視為傷害佛教的法術,故此禁用法術。從此除尼瑪教派保留部分外,其他教派的法術就被逐步放棄而失傳,而且韓規教派服從喇嘛教。如:經師品初列家祖先若干代有名的韓規傳人,木里喇嘛王國的屬民,依然置於喇嘛救的管轄之下。
也有人把韓規教稱作“顛巴教”或“丁巴教”,“顛巴”是藏語,是傳教士的意思,納西族的“東巴”一詞源於藏語“顛巴”的音譯,是納西族口型語音的緣故。“雍支顛巴山哺”是傳說中天上的一位大神,是韓規教的教祖。藏語的“笨教”祖師“丹巴喜饒”納西族的“丁巴什羅”是同源異流的關係。

韓規的名稱

韓規的名稱繁多,因地方的差異,有韓規、韓季、南規、南乖、王格、王給、釋畢、畢瑪、亞畢等本民族的稱呼.藏語稱呼的有“安巴”、“叢巴”和“呵尼叢巴”等等,摩梭人稱為“哈巴”和“哈師批”。從普米語名稱中有趣的是“亞畢”、“釋畢”、“畢瑪”三個詞,亞畢是古代的祭師,只有口誦經,而無經書;釋畢是後來有經書的祭師;畢瑪是有傳教行為的經師。又從師徒名稱來探討,無經書的師徒稱為“畢瑪”、“畢祖”;有經書的師徒稱為“旅畢”、“格畢”。“畢”是祭祀之意,有教義教規的含意,“畢與彝語支的民族對祭師的稱謂相似,如彝族的“畢摩”、傈僳族的“畢帕”。

韓規教的歷史與分類

在古代,韓規的政治和社會地位都是很高的。普米族民間有”普米沒有官爺,韓規即是長官”的說法,這表明韓規不僅是神人媒介,而且還是部落酋長的軍師參謀。傳說:蒙古人人中原後,封土司執政地方社會,讓韓規分管主持禮儀。後來,土司不理政事,斷理不公正,社會秩序混亂,民心不安定,就以民意到朝庭要求“準以恢復神朝,歸還王朝制度”,皇帝不允準,說封王制度是天上日月般照亮大地,通行全國,地方行不通是你們的土司不爭氣,不能改變制度。這個傳說是否準確,現還無文字依據考證,但是,民童要求韓規執政,說成“神朝”制度,就已說明它有深厚的民眾基礎,韓規教取信於民,民眾擁護,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韓規教”教派分為兩個支系,即“崩韓規”和“啟韓規”(黑教與佛教)。“崩韓規”即黑教,原稱為“壅龍崩布"是藏區古代的“笨教”。近年來藏區學者認為,早在公元五十年期間笨教從波斯傳人西藏阿里象雄地區,逐步發展擴散到全藏各地,它以殺牲祭神做法事,學位最高的授為“瓦塞達龍”,次者為“瓦塞庫龍”。一般的稱為“韓規”。
公元九世紀初,黑教曾與佛教競爭,出過憎侶,建過寺院,於九世紀中葉衰敗,剩下零散的韓規和私人小經堂而告低落,而在民間信仰尚未消失。
流傳在川滇邊界的“崩韓規”長期處在佛教的影響下,為了與佛教和平共處為原則,多次進行過改革,逐步地從黑教向——花教——白救進行演化。 “花”與“白”之分,是接受佛教經典成份的多少而得名的,從“壅龍崩布”到“益董瓦塞”逐漸地與佛教相溶合。
佛教韓規中有4個教派,即“益董當真光布”、“益董翁扎白瑪”、“益董古魯扎布”、“益董齋依多吉”等。
追溯到公元七世紀初,印度佛教傳人西藏,蓮花生大師初期在西藏也發展了佛教韓規,即’益董”(韓規救),就是以上四個教派的總稱。前兩派在川滇邊界的普米族民間廣為傳播,後兩派的分布則不詳,可能在藏區各地。
據考察,在川滇邊界普米民間流傳的“益董歪腮”、“益董當真光布”、“益董翁扎白瑪”三個教振的韓規教,不淪是黑教或佛教,固其長期處於民間“亞畢”和喇嘛教寺院的影響,在經典,教義、教規、神鬼體系等方面無根本衝突,在個別儀規、吟誦,節拍和法事等方面顯示出有一些差異。

韓規教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韓規教的法器如鼓、鑼、鈸、鈴與喇嘛教相同,宗教名詞也有的相同。兩教能和平共處,是取決於信仰者的實際需要和選擇。民間驅鬼安神的活動,喇嘛不能做的韓規能作,韓規做不了的喇嘛可以做,他們互相提供活動。因為喇嘛教把韓規教的精華部分吸收並充實了佛教的內容,將神位排列為喇嘛一益董一啟龔松瑪一寶吾亢著為程式,韓規神一益董列為第二位,並把韓規教的四個神王塑韓規教的傳承情況。

韓規文化的研究及旅遊推薦

假如你對韓歸教感興趣,推薦你以下這幾方面:
韓規經(包括書面和口誦兩部分)是韓規文化的核心部分。書面經典使用藏文“社依”和“雜依”,即大草、正楷兩種書體撰寫而成。由於諸多社會因素,雲南境內的經書基本毀盡,只有四川省木里縣內有藏存,分散在私人家中收藏,數量則無法統計。據韓規傳人多吉品初說,他家有365冊,其中內容有:祭山神、風神、龍神、除穢經、喪葬經、祭羊超度經、消災經、安神經,反、防口舌是非經、驅瘟經、求壽經、招福經、祝賀經、歷算擇日經、占卜經、家譜經等等包羅萬象,是古代普米族的百科全書。寧蒗、鹽源、木里三縣藏經初步統計有10類400冊,經書之多實為罕見。民間舉行各種法事祭祀活動,儀式之多樣,也較其他宗教禮儀豐富。這些摹本程式反映了普米族歷史上的民俗風貌,是研究民俗學的珍貴資料。
韓規文學其內容主要是古典神話,有創世、造物、降龍、鎮妖、戰爭等神話,它有別於普米民間的口頭文學,有其獨特的文學價值和藝術特色。
韓規繪畫以宗教內容為主要題材,有木牌畫、紙板畫、麻布捲軸油畫等,其稿構思別致,筆法細巧,造型準確,層次分明,形態生動;色彩艷麗,充分顯示出獨特的原始自然美,有其一定的藝術價值。
韓規神舞即跳神舞蹈,隊伍少則3人,多則6-8人,由掌堂師掛帥,其餘左右兩列順排,頭戴五佛冠,身穿長袍,頸桂佛球串,橫掛照妖鏡,腰系彩帶,左手搖鈴,右手持小鼓,節奏鮮明,動作內容有動物舞、神舞、戰爭舞、法仗舞等等。
韓規音樂韓規教祭祀音樂,有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即誦經調,韓規為人家念經,有聲有色的個人和集體唱誦表演,配上鑼、鼓回應,十分動聽,不同法事和經書內容而有不同的唱法,而且還有教派上的差別。器樂,有打擊樂及吹奏樂等樂器,有大、中、小鑼鼓,還有大小搗鈴和飯鈐,吹奏樂器有海螺、小號和牛角等。在韓規祭儀中各種樂器配合使用,氣勢宏偉壯觀,顯示出一種民間器樂的熱鬧景象。
韓歸學校:
 普米族人對自己的”韓規教’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為了發揚這一民族傳統文化,寧蒗新營盤牛窩子村村民和本村在外工作的普米族幹部於1999年秋聘請了四川省木里縣著名經師(韓規)多吉品初,在村里集資創辦了“韓規教”傳承班。這是研究和傳承韓歸文化最好的基地之一。
普米韓規學校普米韓規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