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圍鼓

韓城圍鼓

韓城圍鼓原稱西川鑼鼓(因韓城圍鼓主要分布在韓城境內的西川沿線而聞名),是陝西韓城市的地方傳統鼓樂。其中又以薛峰境內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圍鼓最負盛名,因其所居地為薛峰境內,故又名薛峰圍鼓。薛峰鑼鼓相傳是從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宋遼戰爭期間,薛峰川境內為戰爭的前沿陣地,相傳楊家將中的楊九郎經常帶領北宋軍隊在這裡出沒作戰,後人為紀念楊家將,便將楊家將擊鼓作戰時鼓樂流傳下來。後又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創新,創造出一大批融合農村文化生活,節日喜慶等的鼓樂曲牌,或表達農耕時期,莊稼喜獲豐收的喜悅心情,或表達宗廟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誠心境,形成了今天這種集戰爭鼓樂與節日喜慶、宗廟祭祀於一身的韓城圍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城圍鼓
  • 原名:西川鑼鼓
  • 所屬地區:陝西 韓城
  • 遺產編號:Ⅱ-26
  • 遺產類型:民間音樂
  • 遺產級別:省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 韓城
韓城圍鼓
遺產編號:Ⅱ-26
遺產類型:民間音樂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韓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內容簡介

韓城鑼鼓形式多樣,但就其主要派別與形式來劃分,有韓城行鼓和韓城圍鼓之分,而韓城圍鼓作為一種地方傳統文化,以其傳承歷史久遠,陣營完整,鼓點繁多、技藝高超,而在韓原大地獨秀一枝,長盛不衰。
韓城圍鼓主要由七個陣營組成,分別為鼓營、鑼營、鈸營、火銃營、花桿營、旗營、墩柱營,總人數近200餘人,演奏時,帥旗開道,旗營人員手執龍鳳旗居於陣營兩側,呈一字排開。火銃營為其先導,花桿營居於陣營兩側,鑼營、鼓營、鈸營呈陣型排開,居於中央,呈對稱分布。鼓營中的演奏人員頭戴戰盔、身披金甲、足登戰靴,馬步蹲開,呈擊鼓作戰之勢;鑼營、鈸營人員左腳向前邁出一步,高高舉起銅鑼與金鈸,呈向前廝殺之勢;花桿營身著彩裝,手執五彩花綢桿,花桿呈45度傾斜角,呈搖旗吶喊之勢。適時陣營排開,令旗揮舞,鼓聲雷動,氣勢恢宏,各陣營隨著令旗的揮舞,不斷變換陣型,或相互配合,交響輝映,或各自為營,單營作戰,時而呈合圍之勢,時而呈戰場隊形一字排開。從而將戰場中短兵相接的緊張氣氛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圍鼓周圍增加得花桿營,成員均為女性,適時,幾十位姑娘身著艷麗的節日盛裝,手執五彩綢桿,在鼓手旁搖曳浮動,婀娜多姿,呈現出剛與柔相濟,力與美的完美組合,使人看後如痴如醉,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美德感受。
韓城圍鼓又充分吸收了民間的地方傳統文化,千百年來,隨著農耕文化的不斷發展,韓城圍鼓不斷繼承和發展圍鼓的形式變化,在充分繼承傳統古軍樂的精髓後,韓城圍鼓根據農村的文化生活,又先後創作出一大批如“喜洋洋”、“摘豆角”、“歇陰涼”等反映農村傳統文化生活的曲牌,當圍鼓演奏時,各方陣時而各自為營,時而密切配合,鼓點時而輕、時而重,時而緩、時而急。時而情緒激昂,如痴如醉,時而淺吟低唱、歡歌笑語,既有古戰場軍樂之雄渾,又有農村節日喜慶之婉轉動聽。
韓城圍鼓發展歷史
歷史溯源
薛峰境內自古以來就是地理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其地理位置更為重要。相傳在北宋時期,這裡是宋遼戰爭的前沿戰場,當時兩軍作戰,擊鼓為號,同時,據傳楊家將中的楊九郎當年經常帶領軍隊在此出沒,保護當地百姓,後人為了紀念楊九郎,將當年宋軍作戰的鼓樂傳承下來,隨後經千百年的演變,形成了今天的韓城圍鼓。
韓城圍鼓中有一章節名為對鼓,顧名思義,是指兩軍排兵布陣時所擊的鼓樂。我們從其形式與鼓點中明顯能夠感覺到戰場中兩軍對壘的緊張氣氛,當敲到陣鼓時,鼓營分化為兩營,模擬當年戰場廝殺情景,呈兩軍對壘之勢,演奏時,兩軍將軍帶領其成員成三角形排列,相對而立,怒目而視,呈戰場中拚命廝殺之勢;鑼營、鈸營和花桿營各居於自家陣營後側,為其搖旗吶喊,以壯軍威。隨後,兩軍主將對戰完畢後,陣營呈現排兵布陣之勢,演奏時,時而兵分四路,時而形成合圍之勢,適時,鼓聲雷震,節奏加快,呈現出戰爭到了緊要關頭和即將勝利的喜悅心情。此時,鼓者情緒激昂,如痴如醉,有捨我其誰之氣概。韓城圍鼓無愧為古戰場軍樂的典範之作。
韓城圍鼓的興盛於神權發展和宗廟祭祀有關,在韓城西川地區有較大規模的廟宇多達二三十處(文化大革命期間幾乎損毀殆盡)。各種不同的廟會期間都有慶典,而有慶典必有韓城圍鼓。從古廟遺址中的殘存碑記上我們可以得知,西川原共有十八社,建廟修佛的資金,多以“社”為單位籌集,一般一廟有多社支持,同時一社又支持多廟,而“社”重要的組織紐帶就是鑼鼓。宗廟祭祀更是同鑼鼓分不開。作為連線其族群的紐帶作用的鑼鼓,每逢宗廟祭祀,族上的無論是鶴髮童顏的老人還是虎虎生威的後生都要美美的敲上一陣鑼鼓。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圍鼓的發展和創新
韓城圍鼓源遠流長,其內涵豐富、底蘊深重,是名副其實的地方民間鄉土文化。作為民間文化,韓城圍鼓又保留著民間文化傳承性的一部分,戰場軍樂並不適合農村節日慶典或宗廟祭祀等形式的活動,長期以來,在地方民間不知多少代的鼓手傳承與創新,創造出一大批結合農村慶典生活和反映農村文化生產生活的曲牌,使圍鼓的表現形式進一步擴大,使其內涵進一步豐富。我們單單從其曲譜名中就能一目了然:“母牛尿尿”、“ 老牛上坡”、“ 撲鴿楥窩”、“歇陰涼”“肚子痛”“ 叮圪巴”、“ 緊三錘”、“ 四摺子”等,這些鼓譜之所以取名如此粗俗土氣,也充分顯示了,在農耕年代,大多數農村人民目不識丁,鼓譜是充分照顧到廣大農民的接受水平。不過雖然鼓譜曲牌土氣粗俗,但鼓點確實韻味無窮,形象的表達了鼓譜所反映的內容。
撲鴿暖窩
撲鴿子是韓城這個地方常見的一種鳥類,其經常居住在老百姓房子居所的屋檐下,雌雄相伴,成雙成對,歷來為韓城百姓所喜愛。人們把撲鴿子能夠在其家築巢居住,作為家庭幸福的一種象徵。“撲鴿暖窩”是韓城的一種方言,其意思就是撲鴿子進入發情期,要築巢產蛋,繁育下一代,雄鴿要承擔雌鴿飲食供應的孵蛋期。俗稱“暖窩”。
在古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方面,薛峰鑼鼓借撲鴿暖窩之意,是要告誡子孫後民,要保持香火,保證本族的繁衍生息。一方面告誡夫妻之間,要像撲鴿子一樣,和和美美,情深意長,相互提攜,恩愛有加。表達了傳統農耕文明下,社會底層百姓對美滿生活、美滿婚姻的一種嚮往和期盼。而這種期盼與願望就被百姓濃濃的融進了薛峰鑼鼓的鼓樂中。
“撲鴿暖窩”一段,整體鼓點,輕柔緩慢,演奏時,隊員相對而立,成幸福美滿之勢,充分表達夫妻生活美滿之情。
老牛上坡
韓城有句古諺為“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娃熱炕頭”是對傳統農家生活的真實寫照。在古代,地是農業之本,人是農業之源,而牛在傳統農耕時期,“家有頭牛,視為一寶”,牛農業生產生活的擔負著重要的責任。
老牛上坡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頭朝下,背拱起,四腳踩穩踩實,一步一個腳印,無論有多艱難都不退縮,都勇往直前。“老牛上坡”這段曲牌內容表達的是做人要像耕牛一樣,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其寓意是人們要像老牛一樣,踏踏實實、持之以恆、奮力向前做事,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收穫成功的喜悅。
肚子痛
肚子痛是農村百姓常見的一種現象,其或是因飲食不周,或是脾胃不合,或是炎症作祟,或是器官發病。輕者皺眉咧嘴,重者捶胸打背。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和家庭貧困的情況下,人們多是祈福祝願,請求神靈保佑。
曲牌“肚子痛”就是一段反映百姓在廟會拜佛求神期間的種種表現的鼓點,人們通過鑼鼓的形式將其展現在神靈面前,以祈求神靈消災免難。
歇陰涼
歇陰涼是三夏農村生產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酷暑盛夏,種田回家、趕集上路、茶餘飯後,炎熱難耐,找個涼快的地方歇歇腳,解解困。村前的大樹底下好乘涼啊,年老者相擁而坐,抽著旱菸,家庭瑣事、趣味見聞、插科打諢、旱澇豐欠都是話題。婦女們則是三個一群、兩個一夥,服裝樣式、家務竅門、飲食技巧無所不談。“歇陰涼”就是這樣一段反映農村文化生活的鼓點,隨著鼓點的演奏變化,或高聲喊叫,或竊竊私語,使我們仿佛看見了過去農家生活中的生動畫面。
摘豆角
摘豆角是傳統秋收季節農村百姓的一項生產活動。摘豆角形象的反映了農村百姓在秋收季節,看到莊稼豐收的喜悅心情和忙於採摘的緊張氣氛。
解放後圍鼓的發展現狀
韓城圍鼓陣營完整、曲牌繁多、鼓點多樣,氣勢恢宏,獨具一格。歷來為當地百姓所稱頌。解放後,韓城圍鼓長期是“身處閨中人不知”,其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自上世紀70年代,大面積寺廟被毀壞,節日慶典隨之減少,人們忙於農業生產生活,無暇顧及這些事情,隨漸漸淡忘;另一方面是伴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收音機、電視機在農村的普及,其對人們的吸引力也大大減弱。
近些年來,隨著韓城農村百姓生活的富裕,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顯著提高,韓城圍鼓又一次回到了大眾面前,但是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無人問津,使韓城圍鼓老一代鼓手老亡將盡,新一代年輕人對此又毫無興趣,致使韓城圍鼓面臨失傳的危險,素有“鼓鄉”之稱的王村(原十二村),過去是家家能敲鼓,戶戶會打鑼,而現今近2000口人的村子,會敲圍鼓的鼓手加起來不足50人,其中影響最大、享譽韓城的鼓手同振忠仍以古稀的年紀奔走於圍鼓傳承的前線。韓城圍鼓即將面臨衰亡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