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侂冑

南宋外烕。韓侂胄(1152年-1207年),位元組夫,祖籍河南安陽,中國南宋政治人物,北宋名臣韓琦之孫,母親為宋高宗吳皇后的妹妹。

基本介紹

  • 本名:韓侂胄
  • 字號:節夫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河南安陽
  • 出生時間:1152
  • 去世時間:1207
生平,評價,

生平

韓侂胄以父親的蔭任而得官,宋孝宗末年官至汝州防禦使,後為知閣門事。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逝世,光宗也因疾病不能執喪禮,韓侂胄與宗室趙汝愚建議內禪於光宗之子嘉王擴(即宋寧宗),由侂胄報請太皇太后獲淮。於是寧宗即位,由趙汝愚輔政,韓侂胄自居策立之功未得封典,因此懷恨汝愚希望能排擠他。朱熹上書奏其奸,因而去職。後使人向寧宗進言宗室輔政恐不利於皇帝,使趙汝愚被流放死於途中。侂胄獲得寧宗的信任,自此得以獨掌權力,加封爵位,從此掌握朝廷軍政十三年,由樞密都承旨步步高升。先成為太師後又官升至比宰相更高的平章軍國重事。他因為害怕朱熹在士大夫間的影響力,因此把朱熹的理學稱作偽學,加以禁絕,即是所謂的慶元黨禁,另一說是因為為了北伐作出準備,而理學中有苟且偷安之輩,故加以禁絕。
韓侂胄掌權後,希望北伐中原收復江山,開始作伐金準備,並追封當年抗敵有功的岳飛,在寧宗的支持下給岳飛加諡號武穆之後,追封岳飛為鄂王,並削去秦檜的王爵,把他的諡號改為繆醜。當時許多希望恢復中原的人士如辛棄疾、陸游等都曾對此懷抱希望。但他準備不夠周全,進兵過於輕率;且用人不當,例如以吳曦守蜀地最後叛變;此外計畫過於明顯,使金人早有準備。開禧二年(1206年),宋下詔伐金,是為開禧北伐。宋軍小勝之後逐漸失敗,反而金兵南下,情況危急,侂胄想與金人談和,但金人要求將侂胄縛送金營聽候懲治,他自然不願,於是自出家財二十萬作為軍費,準備繼續作戰。最後寧宗為求和,只好由史彌遠私下布置,殺死韓侂胄,將人頭送至金朝以完成和議。

評價

韓侂胄雖然專權和排斥異己,且用兵不當導致北伐失敗,但其北伐的決心仍在當時獲得一些正面評價。金人就頗佩服韓侂胄的氣節:“韓侂胄函首才至虜界,虜之台諫文章言侂胄忠於其國,繆於其身,封為忠繆侯。”而他在後代卻大多獲得清一色的罵名,且被元朝人在《宋史》里放入奸臣傳,這與他禁絕朱熹理學,而後來理學成為顯學,有很大的關係。羅大經的《鶴林玉露》為韓侂胄鳴不平:“開禧之舉,韓侂胄無謀浪戰,固有罪矣。然乃至函其首以乞和,何也……譬如人家子孫,其祖父為人所殺,其田宅為人所吞,有一狂仆佐之復仇,謀疏計淺,迄不能遂,乃歸罪此仆,送之仇人,使之甘心焉,可乎哉!”
宋朝朝廷將韓侂胄的頭送至金國一事也讓許多大臣認為有失國體。《四朝聞見錄》中記載大臣王介為此提出抗議:“韓侂胄頭不足惜,但國體足惜!”。《齊東野語》記載了以下的詩,該詩也是諷刺此事:
自古和戎有大權,未聞函首可安邊。
生靈肝腦空塗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錯已誅終叛漢,於期未遣尚存燕。
廟堂自謂萬全策,卻恐防邊未必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