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

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

《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內容簡介:老法官邁凱爾瓦因患眼疾而需要手術,女兒勞雷爾不得不與自己一直刻意迴避的繼母費伊朝夕相處。父親雖自稱“樂觀者”,術後卻再也沒有恢復過來。老法官的喪禮剛過,任性的費伊便揚長而去,留下勞雷爾獨自一人整理遺物。在這個充滿了回憶的家中,父親和母親的遺物把她帶回過去那段美好、幸福而又殘忍的時光,讓她憶起父母之間真切而複雜的感情,還有自己早逝的丈夫。從回憶中汲取的力量,讓她最終決定埋葬過去,像父親一般樂觀豁達。

基本介紹

  • 書名: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
  • 作者:尤多拉•韋爾蒂 (Eudora Welty)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172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譯林
  • 外文名:The Optimist's Daughter
  • 譯者:楊向榮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73720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編輯推薦:尤多拉·韋爾蒂(Eudora Welty)長篇小說代表作,普利茲文學獎獲獎作品,入選科爾姆·托賓“當代文庫”最佳英文圖書,美國前第一夫人勞拉·布希最愛的二十五本書之一。
愁緒難遣的家庭紛爭,走出回憶的心路歷程。
尤多拉·韋爾蒂是首位在世時作品入選“美國文庫”的文壇巨匠。她是繼福克納之後,美國南方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家,被譽為“美國民族的紀念碑”。中國讀者所熟悉的作家雷蒙德·卡佛、托妮·莫里森、艾麗絲·門羅、杜魯門·卡波蒂、理察·福特、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等,都深受韋爾蒂作品的影響。
《韋爾蒂作品:樂觀者的女兒》是韋爾蒂的長篇小說代表作,獲1973年度的普利茲文學獎。小說發表那年作家已經69歲,可以說是大師真正的成熟之作。
該書寫的是一個女兒對行將辭世的年邁父親的最後關照以及跟父親的辭世有關的各種恩怨愛恨糾結。作家藉助角色的回憶,把整個人生的豐富多彩和甘苦哀樂壓縮在短短的篇幅之中,語言克制簡樸,不刻意而為,或者把刻意都藏在寫作活動的幕後了。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尤多拉·韋爾蒂 譯者:楊向榮

尤多拉·韋爾蒂(1909—2001),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中產階級家庭,母親酷愛閱讀,父親熱衷攝影,韋爾蒂自幼深受他們影響。
大蕭條時期,韋爾蒂在州政府供職,有機會到各地旅行。旅行途中所見普通人家的生活情景,讓她深深著迷。為了捕捉那些場景,她拍了幾百張照片,並於1936年在紐約舉辦了攝影展。同年,她的第一篇小說也獲得發表,作家生涯就此開端;此後佳作不斷,在小說、述評和散文寫作中盡顯其才。
1998年,其作品被收入代表美國文學最高成就的“美國文庫”系列,打破了過去只選已逝作家作品的傳統,在文學界引起轟動。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樂觀者的女兒》是一本濃縮的奇蹟,它簡短而雋永,值得終生玩味。韋爾蒂是當代作家——一直都是最優秀的那種。如果說價值觀念是建立在愛、事實和容忍的基礎之上,那么她的小說也是如此。
——《紐約時報》

名人推薦

這部巔峰之作堪稱完美,讀起來如此簡單,卻寓意深刻,結構巧妙,迸發出耀眼的整體性。
——羅伯特·佩恩·沃倫,《國王的人馬》作者
韋爾蒂是所有作家的典範。
——安妮·泰勒(美國當代作家)
韋爾蒂所創造的角色受時間所支配,被過去的記憶所拖曳,不願隨著潮流向前邁進,她的描述手法有時頗具喜劇性。輕描淡寫所產生的動人效果證明她的創作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董鼎山

圖書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四部
譯後記

後記

譯後記
尤多拉·韋爾蒂的聲名在中國讀者中的傳播正好應了那句俗語: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當然這樣說也不恰當,首先目前遠未形成趕集之勢,而且就算趕個晚集又怎么了?20世紀80年代初,韋爾蒂的部分作品就被翻譯成中文,但很多讀者都不是很清楚這位美國南方作家的情況。在我的心目中,20世紀美國南方文學中有四位風格各異但最值得閱讀和關注的女作家:韋爾蒂、波特、麥卡勒斯和奧康納。這四位最傑出的南方女作家中,韋爾蒂活得最長,出生於1909年,卒於2001年。韋爾蒂去世之前,已經被公認為美國在世的最偉大的作家。為她贏得巨大聲譽且被人們銘記的多是那些著名的短篇。她也寫了大量的中長篇,其中《樂觀者的女兒》獲1973年度的普利茲文學獎。小說發表那年作家已經六十九歲,可以說是大師的真正成熟之作。
韋爾蒂從不放縱自己的才華,放肆地揮灑才華是她天生的權利,然而她總是把這個權利關在籠子裡。她不過度地抒情,不過度地沉溺於心理描寫,不過度地賣弄妙語,不過度地描寫景物,更是戒絕淺薄的浪漫。如果詞語是石子,這些石子到了她手中之後,她要么保留著原來泥土的痕跡,要么將其洗淨,才肯安心地用在自己構築的句子中。她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閱讀印象就是從容不迫的節制,這種節制又猶如四季的變化,到季節了就要下雨就要落葉就要天寒地凍,不會為了推動什麼而等待和拖延。
韋爾蒂先後在密西西比國立女子學院和威斯康辛大學就讀,潛心研究吳爾夫、葉芝、契訶夫、屠格涅夫的作品。後來,她又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修了一年的廣告學,1931年回到故鄉密西西比的傑克遜,在自家的老宅子裡開始了漫長的寫作生涯。她大部分時間都在傑克遜度過,另一個偉大的作家福克納就住在幾十英里開外的地方。我想,早年闖蕩過廣闊天地,最後躲開浮華的喧囂,隱居在安靜的小鎮寫作,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許養成了她不易察覺的大氣特質。她的句子洗盡鉛華,克制簡樸,不刻意而為,或者把刻意都藏在寫作活動的幕後了。
《樂觀者的女兒》是對已經逝去的父親和母親的追憶,這種追憶沒有呼天搶地的誇張,甚至連表面的傷感都藏得很嚴實,可是顯得非常深沉和莊重。這部小長篇的情節並不複雜,用不少篇幅寫了一個成年女兒對行將辭世的年邁父親的最後關照,以及跟父親的辭世有關的各種恩怨愛恨糾結。曾經做過小城市長、年過七十的麥凱爾瓦法官因眼睛不適來到紐奧良醫治。主治大夫是法官早年資助求學的晚輩同鄉。法官是個大男人,向來對疾病和困難持大無畏態度。手術進展順利,但恢復過程中卻出現了意外。他一隻眼睛上包紮著厚重的繃帶,安靜地躺在床上。只跟法官做了一年半夫妻的費伊,在病床上粗暴地折騰法官,隨後他就無聲無息地死去了。費伊和原配夫人的女兒勞雷爾扶柩同回故鄉安葬法官。葬禮結束後,小說的重心開始轉入心理刻畫。勞雷爾獨自在父母的老房子裡待了三天,內心深處的萬般思緒和聯想開始如同泉涌。這部分實際發生的事情並不多,但是作家藉助角色的回憶,把整個人生的豐富多彩和苦難壓縮在短短的數頁紙中。所以,有讀者認為,推進這部小說發展的是人物而不是情節。
小說的主要人物當然是法官與前妻的女兒勞雷爾,作者對勞雷爾的刻畫是在跟繼母費伊的比較中呈現的,其實比較的不僅是這兩個女性,還有她們背後各自的家族以及她們所代表的複雜階層。她們年紀相仿,同為女性,但在氣質和內心世界、價值觀、對親情的認知上卻截然相反。勞雷爾是個單純的中年女子,她從芝加哥到紐奧良照顧患病的父親,可是隨之而來的是還要面對回憶的糾結、以前的熟人、過去的悲傷、現在的失落,以及勢利的費伊。費伊喜怒無常,毫無優雅可言,既沒有激情也沒有想像力去愛。費伊娘家人則思想狹隘,這家人最擅長的就是給別人帶來毫無遮攔的刺傷,他們好像就是為粗鄙和無情而生,撫慰自己心靈的似乎就是仇恨的發泄。費伊屬於未來,她的目光投向未來,她的考慮無不是為自己的未來盤算,包括跟年邁的法官結婚。勞雷爾卻把目光和心思都投向過去,過去比當下和未來更加鮮活和真實。在回憶中,勞雷爾外祖母一家的形象與費伊的家人又形成完全不同的比照。勞雷爾好像千方百計地要復活、喚醒過去,要從過去汲取情感的力量和慰藉。事實上,對目前孑然一身的她來說,過去就是生活的全部。作家藉助勞雷爾,通過對悲傷、回憶、失落和愛這個暗淡而深邃的領域的嫻熟開掘,把過去與現在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作家在小說中向讀者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們普通人如何處理在生與死的博弈、孤獨和隔絕中經歷的困難、折磨與考驗。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洗滌情感上厚厚塵垢的過程。
這部小說不以情節推動而取勝,情節選取極為克制,篇幅不長,但要在頭腦中理清它的脈絡卻需要耐心地閱讀。整部小說的推進路徑是通過勞雷爾的內心旅程來實現的。韋爾蒂要寫的是表面背後的東西,她給女兒回來伺候病中的父親、在故鄉小鎮處理葬禮這樣日常的事件賦予非同尋常的意義,把注意力傾注到對愛、失落、生活本質,以及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和忍受的時光消逝的關心和為之深深動容的描寫上。
閱讀這部作品或者與之共鳴需要某種成熟。小說里的主要人物都在四十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閱歷不淺,情感與思想有過多番歷練,可以說作家採用的主要是中年與老年的視角。具備這樣的視角,讀者才能更加充分和準確地抓住小說的細膩和微妙之美。不過,嚴肅的讀者,只要對純文學懷有敬意的讀者都應該把這部小說納入自己的閱讀視線,因為它描寫的東西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內心。
韋爾蒂寫作藝術的精湛在小說里有著毫不張揚的體現。她在傳遞美國南方氛圍方面技巧嫻熟,在渾然不覺中就讓讀者置身於南方氛圍中了。評論家們常說,韋爾蒂有一雙靈敏的耳朵。她在對話中,在用詞的選擇中,在製造的衝突細節中,貌似漫不經心地把人物的性格、階層、教養呈現出來。在法官本應莊重的葬禮上,各色人等的對話充滿了黑色幽默。她處理的場面不多,卻非常用心。她還喜歡用隱喻。比如用鳥兒來預示死亡,每當有鳥兒闖進來,就可能出現真正的死亡或者某種抽象事物的死亡。那個暴風雨之夜,鳥兒飛進勞雷爾家的老宅子,急躁不安,四處碰撞。有人分析那隻鳥兒就像深陷在過去的勞雷爾,舊宅子象徵著過去,勞雷爾焦急地想擺脫過去。韋爾蒂喜歡用黑色來暗示死亡。她還用揉面板來象徵對丈夫、母親和過去的眷戀。還有大山,勞雷爾的母親好像只有回到自己的母親住著的那座大山,生命才能獲得張揚和舒展,大山成為母親力量的源泉。她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之時,回到西維吉尼亞州的那座大山看看成為她最強烈的渴望。
韋爾蒂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密西西比州,她有著一雙聆聽小鎮上各色人等說話的敏銳的耳朵。她從不讓自己的敘述語言沿著陳詞濫調的路數走來。她對各社會階層人物的語言、腔調、細微動作、表情的捕捉都極為精確到位。費伊的粗俗可以在頃刻間有力地粉碎勞雷爾的精緻。韋爾蒂對人類精神中的荒誕、病態、愚蠢和高尚的把握都體現出分寸感。她僅憑前來弔唁的人對法官過去的回憶,就展示了廣闊的社會關係,親戚、鄰居、友人、熟人的評論凝聚在短短的瞬間,有的嚴肅,有的可笑,有的無情,有的不敬。她把家庭歷史和社會關係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行刻畫。韋爾蒂對愛與悲傷的處理也不落俗套。她讓勞雷爾知道,猶如愛,悲傷是必然要經歷和面對的,否則對愛的體驗和理解都不會有深度和力度。處理悲傷場面的作家很多,但是深入到悲傷糾結的核心的作家卻寥寥。真正寫得好的悲傷就像某種東西或者力量鎖住了我們的感情,卻扔掉了打開它的鑰匙。
對作家而言,最難掌控的恐怕是簡潔,知道何時克制住不要喧譁。韋爾蒂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每個詞發揮恰到好處的作用。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小說中人物的聲音而不是作者敘述的聲音。她的句子有海明威的質樸,但比海明威更有人情味,其中凝結著韋爾蒂的個人經驗和情感,經得起反覆閱讀。韋爾蒂要處理的是逼真的生活和情感的錯綜變化,這個任務不知要比狂歡式的虛構難多少倍。這部小說可謂自然呈現而非講說的典範,韋爾蒂仿佛拿著長長的剪刀伸手從生活乃至內心世界中剪裁出了這么一段,而不是煞費苦心地將它寫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