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光明(貴州民族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工辦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韋光明,男,布依族,中共黨員,1972年9月生,現任貴州民族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學工辦主任。1993年9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09年擔任經濟管理學院2006級\"工商、信管\"(106人)輔導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光明
  • 籍貫:貴州
  • 性別:男
  • 民族:布依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年月:1972年9月
  • 職業:教育
  • 畢業院校:貴州大學
  • 政黨:中國共產黨
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切實加強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加強對學生會工作的領導,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網路建設工作,做好貧困生服務工作,做好畢業生工作,

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和專業學習

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韋光明同志於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在貴州大學馬列部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職研究生,順利畢業獲得"法學"碩士學位。近三年來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在學校校報、學校及省高校工委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研討會,編寫的論文集上發表論文10餘篇。並多次獲得二、三等獎。

切實加強學生黨支部的建設

一是改建黨支部,完善組織機構。由於學生黨員增多,經黨總支研究,將原來的兩個學生支部擴建為四個支部;
二是規範學生組織生活。要求各支部制定學習制度和年度學習計畫,定期過黨的組織生活,使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和規範化。同時根據各時期中央和省的檔案精神,制定具體的學習計畫;
三是加強黨員和學生幹部的培訓,提高黨員和學生幹部的綜合素質。2008年10月組織為期兩周的黨員和學生幹部培訓班,經管學院至今已開辦4期。學習內容主要有:黨的理論知識、班團建設常見的問題、怎樣做好一名學生幹部、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幹部就業前景分析、學生幹部自身素質的修養等。並在培訓班結束前組織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參觀遵義會址,息烽集中營和婁山關等革命遺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加強對學生會工作的領導

韋光明同志作為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根據各年初的工作計畫,有針對性開展對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專業思想教育、道德思想教育、法制思想教育和安全意識教育,使學生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樹立安全防範意識,維護學校的穩定。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諸如迎新籃球賽、歡送畢業生的足球賽、大學生辯論賽,大學生求職應聘大賽、迎新文藝晚會、和林海中學共建等有意義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院學生的身心健康。

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作用。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制定相應措施。訂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類"刊物,使輔導員、班主任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強工作針對性;
二是學生工作匯報及思想分析制度。每月召開一次學生會、團總支幹部及各班班乾會議,匯報當月工作,布置下月工作,並對學生中存在的重點問題進行重點幫助解決;
三是值班制度。堅持落實領導、班主任晚間值班制度,院領導及學生輔導員,班主任每天輪流值班,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情況,及時處理學生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從各個方面對大學生思想、學業與生活等方面進行有效指導;
四是完善學風建設制度。韋光明同志主持編印了《經管學院學生管理手冊》第三版,內含《經管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具體措施》、《經管學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經管學院關於鼓勵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暫行規定》、《經管學院關於開展讀書活動的決定》和《經管學院對學生通過國家級各類等級考試和競賽的獎勵辦法》等5項與學生學風建設密切相關的工作制度,保證了學風建設工作科學化、規範化開展。

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加強班級管理、學生幹部管理以及黨員隊伍管理,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一是根據具體情況,對團總支學生會實施增選和招新方案,挑選出一批優秀學生進入團總支和學生會,擔任相應的職務,充實了學生幹部隊伍,使學生得到鍛鍊;二是每學期定期召開班級管理工研討會議,對學生管理問題進行交流,以提高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學生管理水平為開闢特色實效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管理亮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舉行學生幹部培訓, 2008年10月20---11月2日,經管學院舉辦了學生幹部培訓班,培訓學生幹部90人次。通過學習培訓,學院學生幹部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樹立了"服務、奉獻、鍛鍊"的工作宗旨,通過輪換或競爭上崗,學院現有學生黨員119人,占學生總人數12%。黨員、幹部在學院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進性和表率作用,有力地促進了學院的學風建設。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韋光明同志圍繞教學和學校、學院中心工作,以學風建設為中心,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和等級考試、知識競賽,努力營造好良好的學習氛圍。近三年來,經管學院在學風建設上成果纍纍,通過大學英語四級160餘人,英語六級25餘人;計算機二級150餘人,三級40餘人;會計從業資格100餘人,初級會計職稱11人;華為、思科網路工程師20餘人;通過行銷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物流師等各種國家資格考試100餘人;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獲一、二、三等獎25人;全國數學建模貴州賽區一等獎2人;派韓交流學習3人。
深入開展社會實踐,積極建立和探索社會實踐創新機制。經管學院堅持把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服務社會、勤工助學、擇業就業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加強基地建設,現與校黨委學工部、貴州武警二支隊八中隊、貴州神奇集團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等10餘家單位建立了校內共建、軍民共建、校企共建與校校共建。
經管學院開展的各項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都圍繞端正學風,立足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來進行。對此,《貴州民族學院校報》、《貴陽晚報》、《貴州民族報》、貴州民族學院網站、金黔時訊和貴州電視台等媒體也相繼對經管學院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報導,反映很好。

做好網路建設工作

進一步完善經濟管理學院網站,內容包括:學院概況、學院要聞、教學科研、黨團工作、學生工作、師生檔案、網上辦公、學生園地、後台管理、院長信箱、十七大專欄、迎評動態等,內容更新及時,信息發布準確,並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建立了經管學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網頁,設立"學生信箱",廣泛徵集學生建議和意見,改進了工作作風,加強了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和交流。

做好貧困生服務工作

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活動,是培養學生自強、自立的重要途徑。在這方面,經管學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貧困生檔案,設立貧困生基金。學院已建立健全貧困生信息檔案,採取師生捐助、企業贊助的形式設立貧困生基金,至今已籌款14300元,有數十多名學生得到應急救助;二是在學生會外聯部建立勤工助學聯繫組,負責為貧困生聯繫勤工助學崗位。至今,已聯繫安排勤工助學崗位上百個,受益學生300餘人,發放各類工資10餘萬元。三是完成學校各項"獎、勤、補、貸"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學院2008年共發放各類獎學金、助學金100餘萬,涉及學生500餘人。

做好畢業生工作

三年來,每當畢業生離校之際,經管學院制定切實措施,在畢業生中開展"特殊黨費"、"黨在他心中簽名承諾活動"、"優秀畢業生學習講座"、"捐贈書籍"等一系列畢業生文明離校活動。此外,堅持在畢業生離校前三天實行領導及輔導員老師"通宵值班制",與學生促膝談心、交流感情,保證了畢業生的安全、穩定和文明離校。
在2008年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學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管學院2004級有3個本科專業,共有310名學生畢業,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工商管理"專業為97.06%、"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96.99%、"市場行銷"專業為96.55%,是近幾年來畢業生就業落實率最高的一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