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繡球(玄參科藥用植物)

鞭打繡球(玄參科藥用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鞭打繡球(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生於海拔3000-4000m的高山草地或石縫中。多年生鋪散匍匐草本,全體被短柔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鞭打繡球
  • 拉丁學名: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花目
  • 亞目:茄亞目
  • :玄參科
  • :鞭打繡球屬
  • :鞭打繡球
  • 分布區域:分布於陝西、甘肅、台灣、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變種簡介,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鋪散匍匐草本,全體被短柔毛。莖纖細,多分枝,節上生根,莖皮薄,老後易於破損剝落。葉2型;主莖上的葉對生,葉柄短,長2-5毫米或有時近於無柄或柄長至10毫米,葉片圓形,心形至腎形,長8-20毫米,頂端鈍或漸尖,基部截形,微心形或寬楔形,邊緣共有鋸齒5-9對,葉脈不明顯;分枝上的葉簇生,稠密,針形,長3-5毫米,有時枝頂端的葉稍擴大為條狀披針形。花單生葉腋,近於無梗;花萼裂片5近於相等,三角狀狹披針形,長3-5毫米;花冠白色至玫瑰色,輻射對稱,長約6毫米,花冠裂片5,圓形至矩圓形,近於相等,大而開展,有時上有透明小點;雄蕊4,內藏;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小,不增大,鑽狀或2叉裂。果實卵球形,紅色,長5-6毫米,可達10毫米,近於肉質,有光澤;種子卵形,長不及1毫米,淺棕黃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6-8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西藏、四川、貴州、湖北、陝西、甘肅及台灣。尼泊爾,印度,菲律賓也有。生於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地或石縫中。

變種簡介

本種是一多變種,尤以葉片的大小,形狀,質地,鋸齒的多少及莖、枝葉疏密度變化很大;蒴果的大小和開裂的方式也很不一致,若無大量的、交錯的中間類型,可以當成不同的種。Hand.-Mazz. 據云南標本,Yamazaki 據我國台灣標本分別發表了兩個變種如下:
與原變種的區別主要是葉較小,長寬約5-11毫米,質地較厚,鋸齒在兩側共3-5對,齒具短尖頭或短微尖頭,花同果具短梗,產於我國台灣新高山(Niitakayama)等地,海拔約2600-3000米,菲律賓也有分布。但我們根據記載與不完全的標本觀察研究,這兩個變種的性狀很近,很可能是一個變種,或應歸於原變種。因此,附志於此,留待考訂。
產新疆北部。
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寬過於長, 鋸齒較少, 兩側共2-4對, 齒較大, 花具長4-15毫米的細弱花梗。
產於雲南西北部瀾滄江與怒江間, 海拔3600-4050米。

主要價值

【藥材名】鞭打繡球
鞭打繡球鞭打繡球
【拉丁名】Hemiphragma heterophyllum Wall
【別名】地草果、紅頂珠、頂珠草、底線果、地紅參、地紅豆、地胡椒、月月換葉、連線草[雲南]、紅豆草頭頂一顆珠活血丹四季草小銅錘,金線草、月月換葉、區茹程丹。
【科目來源】為玄參科植物羊膜草(鞭打繡球)的全草或根。
【名稱考證】紅頂珠(《貴州草藥》)、地草果、紅豆草、頭頂一顆珠、地胡椒(《雲南中草藥》)、連錢草(《西藏常用中草藥》)、地紅參、活血丹、四季草、小銅錘、金線草、月月換葉(《雲南中草藥選》)、區茹程丹(藏名)。
【古籍考證】出自《植物名實圖考》:鞭打繡球,生大理府。細葉,莖如水藻,近根處有葉大如指,梢端開淡紫花☆尖圓如小球。
【藥用部位】羊膜草的全草或根。
【性味】味微甘;淡;性溫。①《植物名實圖考》: “性溫,味微甘。”②《貴州草藥》: “性平,味微甘。”③《西藏常用中草藥》: “性溫,味淡。”
【歸經】歸心;肝經 。
【功能與主治】活血調經,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用於經閉,月經不調,肺結核,扁桃體炎,跌打損傷,風濕腰痛;益氣止痛,去瘀止血,治咳嗽吐血,神經衰弱,經閉腹痛;外用治濕疹,瘡瘍,口腔炎,瘰癧,瘡腫濕毒,破傷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湯含漱;或鮮品搗敷;或搗汁搽。   【附方】
①治小腹隱痛:紅頂珠三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咳血:紅頂珠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③治風濕,跌打損傷,經閉,淋巴結結核,砂淋,瘡瘍:鞭打繡球三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④治風濕腰痛,破傷風:鞭打繡球五錢至一兩,泡酒服。
⑤治神經衰弱:鞭打繡球五錢至一兩,研末,蒸雞蛋吃。
⑥治經閉,月經不調:鞭打繡球三錢,白酒為引,煎服e(④方以下出《雲南中草藥選》)
⑦治黃水瘡,瘡瘍:鮮鞭打繡球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⑧治口腔炎:鞭打繡球根加紅糖搗爛,口含十五分鐘。(《雲南中草藥》)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一切齒痛,煎湯含口,吐之。
2.《貴州草藥》:理氣,止痛,止血祛痰。
3.《雲南中草藥》:舒筋活血,祛風止痛,清熱解毒。治風濕,跌打損傷,閉經,淋巴結結核,砂淋,瘡瘍,黃水瘡,口腔炎。
4.《西藏常用中草藥》:強壯滋補,祛風除濕。治月經不調,風濕腰痛,神經衰弱,破傷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