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昌鎮

鞏昌鎮

鞏昌鎮,位於隴西縣城區,渭河上游,區域面積138.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521.7畝,總人口108540人。鞏昌鎮歷史悠久,兩千多年來,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所在地,也是甘肅四大文化之一—李氏文化的發祥地。威遠樓、隴西堂、汪家洞遺址、太白井、仁壽山森林公園等人文、自然、歷史景觀座落鎮區,文化底蘊豐富,歷史淵源流長,素有“鞏昌雄鎮”之譽稱。2017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828;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837,是連續兩年甘肅省唯一上榜的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鞏昌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6居委會25村委會
  • 電話區號:0932
  • 地理位置:隴西縣城區,渭河上游
  • 面積:138.82平方公里
  • 人口:108540人
  • 方言:中原官話-秦隴片-隴西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威遠樓、隴西堂、汪家洞遺址、太白井、仁壽山森林公園
  • 機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 火車站:隴西站
  • 車牌代碼:甘·J
行政區劃,地區代碼,基礎建設,社區建設,文化發展,鄉鎮經濟,養殖業,退耕還林工程,旅遊資源,行政區劃,文教衛生,名優特產,旅遊景點,

行政區劃

鞏昌鎮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位於隴西縣城區,渭河上游沿岸,區域面積13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521.7畝,總人口108548人。駐有中鋁集團西北鋁加工廠和省物資儲運貿易公司等省市縣企事業單位232家,有鄉鎮企業629家。316國道橫穿全境,交通便捷、通訊暢達,水電充足,商賈雲集,市場繁榮,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沿革
鞏昌鎮因東漢末年在隴西先後設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鞏昌布政使司、鞏昌府得名而延用至今,素有“鞏昌雄鎮、南安福地”之美譽,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經濟文化重鎮之一。境內歷史積澱濃厚,地域文化特色鮮明,有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等燦爛輝煌的史前文明,也有絲路文化、隴西李氏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有建於唐中葉時期的李家龍宮、隴西堂、李賀墓及李賀南園等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存,有宋代威遠樓、清代保昌樓、文峰塔、古襄武邑牌坊、AA級仁壽山森林公園等二十多處人文景觀。為甘肅十大文化名城隴西縣縣城所在地,鞏昌鎮不僅以悠久的歷史彪炳華夏文明史冊,更以獨具特色的隴西李氏文化享譽海內外。按照把隴西打造為成為天下李氏尋根祭祖聖地的的目標定位,鞏昌鎮在隴西李氏文化遺址遺蹟修復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投資13.5億元的隴西李氏文化產業綜合研發項目和李家龍宮景區的修復完善,使隴西李氏文化尋根祭祖游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每年有10多萬海內外李氏族人及遊客到李氏故里隴西尋根祭祖,旅遊觀光。

地區代碼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東城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1]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南城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2]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西城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3]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北城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4]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西郊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5]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東郊社區居民委員會[621122100006]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西街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1]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東街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2]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東巷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3]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六一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4]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紅星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5]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園藝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6]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靛坪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7]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五一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8]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一心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09]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二渠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0]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團結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1]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紅旗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2]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柴家門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3]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張家塄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4]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河那坡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5]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苟家門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6]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汪家門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7]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李家溝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8]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十里舖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19]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昌谷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0]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崖灣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1]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馬灣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2]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金灣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3]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牙河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4]
  • 甘肅省隴西縣鞏昌鎮越勝村民委員會[621122100225]

基礎建設

村級活動場所建設方面,苟家門村被爭取列為全縣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實施村之一,工程投入資金 8.4萬元,建成磚木結構平房5間,已於5月底通過了驗收;農村沼氣池建設方面,今年計畫實施“一池三改”330戶,上半年池體建成110戶,完成池體開挖30戶;道路建設方面,今年共整修拓寬村社道路和田間機耕道路15公里,鋪砂8公里,以東巷、東街、西街、六一等村為重點,籌集資金20多萬元,硬化城區小巷道5條1200多米;新農村建設方面,紅星村大碑院新農村建設二期工程進展順利,今年規劃實施的66戶已全面完工,另外,在一心村北關交通路拆遷安置區內規劃了占地90多畝的新農村建設工程,計畫讓一心、園藝等村200多戶900多人遷入新居,8月底前將完成住宅劃分。
鞏昌鎮鞏昌鎮

社區建設

鞏昌鎮是個擁有11萬多人的甘肅省第一大鎮。針對社區管理任務日益繁重的實際,鎮上認真探索,大膽創新,強力推進社區黨組織、活動陣地和服務體系建設。全鎮以規範社區管理為目標,採取整頓、選派、招聘等方式,選齊配強了社區幹部隊伍,增強了社區工作的活力。鎮上想方設法改善社區辦公條件,成了一批標準較高、功能較為齊全的社區黨建活動陣地,提高了社區的辦公水平,增強了社區的服務功能。
鞏昌鎮鞏昌鎮
同時,鎮上先後建立健全了黨員聯繫民眾制度、在職黨員信息反饋制度和黨員民眾交流等制度,把服務延伸到了文化、醫療、科技和扶貧幫困等領域,保證社區居民老有所樂、少有所學、幼有所託、殘有所助、貧有所濟、病有所醫和難有所幫。東郊社區針對轄區下崗失業人員多和再就業難度大的問題,通過協調聯繫,先後安排下崗失業人員860多人,對250多人落實了社會保險補貼,對一批小區民眾辦理小額貸款88萬元,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使33人得到安置。該鎮東城社區幫助民眾辦起了高新印務中心等3家服務實體,幫帶48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這個社區創建的“久久文藝演出隊”,在節假日和重要活動期間為民眾義務演出,每年達60多場。
在鞏昌鎮東城社區,從低保申請、計畫生育辦理、民事調解、便民服務,到敬老助殘、衛生保潔,都是黨支部和居委會的服務範圍。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傾心打造服務平台,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著力營造“文明向上,安全健康,生活便利,環境整潔,民主自治,保障完善”的和諧社區氛圍,先後成立了社區工會、團支部、老年人協會、殘疾人協會和低保民主評議小組,設立了社區12315投訴舉報站,並制定了相應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目標,始終把民眾最關心、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放在首位。去年以來,社區先後完成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4期150人,勞務輸轉200多人次,人均創收5000多元,先後給靈活就業的186人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補貼,並按標準發放到位,為344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為36名下崗失業人員辦理小額貸款,安排公益性崗位52人,此外還對2136戶居民建立了城市低保。使居民真切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性增高,推動了社區公益事業的發展。
鞏昌鎮鞏昌鎮
為了創建文明社區,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從宣傳教育入手,積極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單位”、“文明小區”評比活動,以及“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活動,並制定了文明社區議事制度,定期召開社區黨員會和居民代表會議,商討社區建設工作。開辦讀書室、活動室,購置文體器材,充分利用社區文化站、圖書室、廣場、公園、體育場、街道住宅小區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豐富健康的文體活動。社區“久久”文藝隊、東關體育扇子舞表演隊、古樓廣場地方戲表演隊等活動各具特色,多次在全縣文藝匯演中獲獎,通過努力,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不斷增強,滿意度增加。2006年,東城社區被團中央、國家民政部、建設部、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青年文明社區”。
為使居民有個整潔、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鞏昌鎮積極探索開展綠化、淨化、美化、亮化、有序化的“五化”社區管理模式,配合有關部門,與轄區單位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加強打防控一體化建設,全面實施人防、物防、技能措施,使治安防範的觸角伸到了社區的每個角落。社區從未發生過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東城社區鋁廠小區被省上命名為“省級安全示範小區”。

文化發展

2003年鞏昌鎮五一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籌集資金37萬元,建成了占地面積560平方米的文化站,內設文化娛樂室、閱覽室、書畫展覽室、老年活動室、殘疾人活動室、黨員電化教育室、農民知識技能培訓室、計畫生育服務室、民兵活動室;下編宣傳組、秦腔組、曲藝組、文體組、書畫組、文物保護組、廣播電視組;設施有背投彩電、DVD、圖書、象棋、跳棋、桌球台、羽毛球,年訂閱報紙雜誌14種,演出服飾和秦腔道具基本齊全,文化站日常活動容量260人,年參加活動人員2萬多人次。
鞏昌鎮鞏昌鎮
五一村進村文化站是每個村民感到舒心的一件事,讀書看報,文藝娛樂,書畫交流,彼此之間都平添了一種親和力和滿足感。最讓村民們露臉的是參加春節城區秧歌大會,最讓秦腔組新舊把式過癮的是一年兩次應邀到周邊鄉鎮演出傳統劇目。書畫組的活動很有檔次,大家把縣上的中國書協會員、省書協省美協會員請到站上,現場表演,免費收藏。象棋比賽、跳棋比賽、時事政策問答,使學智超人者樂在其中,而拔河比賽則是以讓男女力士盡釋潛能,特別是往日端莊文靜的青年婦女到了較勁場上,一準會豪氣懾人,八面威風。
文化站是村民的娛樂園,也是村民的充電場,站上舉辦的各種宣傳培訓,讓他們掌握了各種致富技能,也讓他們知道了許多市場經濟遊戲規則。鎮村在這裡先後舉辦黨員積極分子培訓班,四五普法培訓班,科學種植養殖培訓班,手工特技培訓班和工商市場營運知識培訓班。
和以前比較,現在的三元街一帶打架鬥毆的少了,賭博盜竊的少了,吸毒販毒的少了,讀書看報的多了,尊老愛幼的多了,守法經營、科技致富的多了。全村新增養殖戶60家,新建節能溫室80多座,一批新烹調師、縫紉師、理髮師走向社會,有多名木刻、石雕、油漆、建築工匠成為全縣工藝行業的佼佼者。村上130名殘疾人通過參加培訓,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其中46名殘疾人掌握了一門或多門技術,生活能夠自給。

鄉鎮經濟

鞏昌鎮有中鋁集團西北鋁加工廠和甘肅省物資儲運貿易公司等省市縣企事業單位232家,鎮黨委、鎮政府緊緊圍繞“工業立鎮、商業富鎮、科技興鎮、三產強鎮、生態綠鎮、旅遊活鎮”發展戰略的實施,不斷加大“畜牧、菌菜、馬鈴薯、中藥材加工運銷、建築建材、勞務輸轉、肉製品加工、旅遊文化”等特色優勢產業開發力度;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實施新村規劃、農村飲水、村莊道路、沼氣能源、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等工作;圍繞和諧社會建設,不斷加大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鎮經濟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文明共同進步,每年有10多萬人次前來觀光旅遊,2007年底,全鎮因旅遊帶動相關產業創收5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275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5700元,當年被定西市委、市政府評選命名為“全市文明鄉鎮”。
鞏昌鎮鞏昌鎮

養殖業

鞏昌鎮東巷村建立了銀狐養殖場、青定坪村建立了鵬飛養殖場;汪家門村建立了良種豬養殖基地;五一村建立了瑞豐養殖基地。鞏昌鎮按照“抓好黨建促發展,抓好經濟促黨建”的工作思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拓寬了農民民眾增收渠道。去年,全鎮25個村黨支部全面創建達標“五個好”村黨組織,其中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個,5萬元以上的村14個。
鞏昌鎮鞏昌鎮
圍繞“雙培雙帶”工程,鎮黨委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和村組幹部採取項目帶動、技術示範、市場服務、提供就業等方式,帶領和幫助民眾共同致富。在積極培育創建東巷銀狐養殖場、鵬飛養殖場、汪家門良種豬養殖基地等“雙培雙帶”工程示範點後,今年又新培育五一瑞豐養殖基地為縣級示範點,協調落實貸款150萬元,下設良種豬繁育場、優質肉羊繁育場、飼料經銷部三個經濟實體,年產值達到了20萬元以上,輻射和帶動五一村及周邊6名貧困黨員和32戶貧困戶發展良種養殖,戶均年增加收入在3000元以上。

退耕還林工程

登上隴西縣鞏昌鎮城郊的火焰山,往日的荒山禿嶺已不復存在,眼前一排排、一行行鬱鬱蔥蔥的樹木連綿15公里,覆蓋面積達1.5萬畝,與山下的縣城交相輝映,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鞏昌鎮把綠化火焰山作為全鎮林業工作主攻點,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整地、高標準栽植的原則,“針、闊、灌”結合,連片治理,整山頭、整流域推進,僅今年就完成退耕還林和荒山造林3000畝,完成補植任務2000畝,苗木成活率達到90%以上。為了便於管護,今年又新修盤山公路10公里,使區域內道路全長達到70公里。同時,全力開展補植和管理工作,僅今年栽植苗木40多萬株。組織建立了以農戶管理為主,鎮村管理為輔的雙層管理體制,並確定15名護林員進行長年看管林木。

旅遊資源

鎮區距國家AAAA級景區漳縣貴清山、遮陽山,渭河發源地鳥鼠山、霸陵橋、首陽山、武山水簾洞、溫泉山莊等歷史、人文景觀不足80公里,驅車兩小時均可到達。
隴西縣城北關有一條聞名遐邇的三元街,歷史上曾是人文薈萃之地,今天這裡依然是全縣最為富庶的街區之一。坐落在街道中部的鞏昌鎮五一村文化站,樓房寬暢,環境整潔,設施齊全,成了城區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2004年10月,五一村文化站成功接待了參加聯合國亞太殘疾人扶貧國際研討會的官員和代表,文化站新型的運作機制和五一村農民全新的精神面貌受到高度評價。

行政區劃

轄16個居民委員會,28個村民委員會。

文教衛生

有各類學校31所,教師740人,在校學生15845人。有醫院、衛生院5所,醫生444人,病床386張。

名優特產

有金錢肉、口條、火腿、臘羊肉、蕎粉、醃驢肉、燒雞粉、食用菌、金瓶梨、化心梨。

旅遊景點

威遠樓、隴西縣文化廣場、仁壽山森林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