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苞菊

革苞菊

革苞菊(拉丁學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Iljin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該物種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革苞菊為強旱生植物,主要見於荒漠草原或荒漠地帶。生長區的年降水量80~250毫米。在荒漠草原中,主要為小針茅StipaklemenziiRooshev群落的伴生成分,常散生於礫石質坡地的上部。在荒漠中,生長於石質殘丘頂部,可形成局部的革苞菊小居群。

僅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局部地區海拔1000m~1200m的荒漠地帶,形成小群聚;伴生種為小針茅 Stipa klemenzii Rooshev.,為強旱生植物。花期5~6月,蒙古高原植物區系的特有種,對研究亞洲中部植物區系和菊科植物的系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革苞菊是獨立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革苞菊
  • 拉丁學名:Tugarinovia mongolic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旋覆花族 Trib. Inuleae
  • :革苞菊屬 Tugarinovia
  • :革苞菊
  • 分布區域:內蒙古自治區
  • 花果期:5~6月
  • 瀕危類別:稀有
  • 保護級別:2級
  • 繁殖方式:試用種子繁殖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物研究,栽培方法,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原變種)多年生草本,有粗壯的根狀莖,基部為厚層殘存的枯葉柄所緊密圍裹成徑達6~7厘米的塊狀體;莖基被棉狀污白色厚茸毛,上端有少數稀多數簇生或單生的花莖。花莖不分枝,長2~4厘米,柔弱,徑約2毫米,被白色密茸毛,稍有溝,無葉。葉多數生於莖基上成蓮座狀葉叢,通常長7~15厘米,寬2-4厘米,有基部擴大被長茸毛的葉柄;葉片長圓形,革質,被疏或密的蛛絲狀毛或茸毛,羽狀深裂或淺裂;裂片寬短,有淺齒和生於齒端而長約2~4毫米的硬刺;中脈在下面稍凸起;內層葉較狹。頭狀花序在莖端單生,下垂,徑達2厘米。總苞倒卵圓形,長約1.5厘米;總苞片3~4層,被蛛絲狀棉毛,外層由較寬長的苞葉組成,革質,綠色,有淺齒和生於齒端的黃色刺;內層較短,線狀披針形,無齒,上部稍紫紅色,頂端有刺。小花多數,花冠管狀,長7~9毫米,乾後近白色,頂端褐黃色;裂片卵圓披針形,稍尖,長1.2~1.5毫米。花柱分枝短,卵圓形,頂端稍鈍,下部稍扁;基部膨大。冠毛長5~6毫米,污白色,有不等長而上部稍粗厚的微糙毛。瘦果無毛。花果期5~6月。
革苞菊

主要變種

卵葉變種var. ovatifolia Ling et Y. C. Ma, var. nov.
變種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卵形,側脈3-5對;頭狀花序較大。
產內蒙古伊克昭盟海渤灣拉僧廟南,低山石礫山坡,徐志傑466(模式標本);伊克昭盟鄂托克旗,蒙藥普查隊369。

生長環境

生於乾旱草地,海拔1500米。

分布範圍

革苞菊僅見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北部,巴彥淖爾市北部、鄂爾多斯市西部及與蒙古毗鄰的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帶。卵葉變種產內蒙古伊克昭盟海渤灣拉僧廟南。
革苞菊種群革苞菊種群

生物研究

革苞菊(Tugarinoviamongolica),花蜜腺為筒狀,圍繞花柱基部著生,屬於花柱蜜腺類型。蜜腺中無維管束分布,只具分泌表皮和泌蜜組織。分泌表皮細胞排列整齊,表皮細胞之間分散分布著許多氣孔,氣孔的孔下室發達。蜜腺基部細胞與花柱維管束相鄰。隨著蜜腺的發育,泌蜜組織的細胞結構和儲藏物質呈規律性變化。原蜜汁的來源主要是由花柱基部維管束提供多糖,經過泌蜜組織加工成蜜汁後,由分泌表皮上的氣孔將蜜汁排出體外。同時討論了革苞菊花蜜腺結構與進化的相關性問題。
(一)孕蕾期
花蕾早期,在雌花的縱切面上,雌蕊原基剛剛形成時,位於花柱基部的一圈細胞的表皮恢復分裂能力,開始進行垂周分裂。接著表皮以內的幾層細胞也開始分裂分化,從而使花柱基部產生一圈突起。這些細胞較其周圍細胞核大,細胞質濃,為典型的分生組織細胞特點。這個時期的分泌表皮和泌蜜組織還未分化,也沒有多糖和蛋白質的積累,此為蜜腺原基。
(二)膨大期
雌蕊原基由孢原細胞分化發育至大孢子母細胞階段時,蜜腺原基細胞經過平周和垂周分裂,整個蜜腺體積增大並分化形成分泌表皮和泌蜜組織,並在蜜腺中開始積累少量的澱粉顆粒。氣孔的保衛細胞中積累的澱粉顆粒大而密集。花柱細胞中也看到少量澱粉粒,維管束中則具大量可溶性多糖,未見到蛋白質的積累。從大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開始,至二核胚囊形成這一階段,蜜腺繼續長大,澱粉大量增加。
(三)初放期
雌蕊進一步發育至四核—八核胚囊時,蜜腺中澱粉含量最多,同時期馬虹等:革苞菊花蜜腺的發育解剖學研究出現可溶性蛋白質。這時花柱維管束仍含大量可溶性多糖,其周圍細胞中可見到澱粉粒,蜜腺細胞開始出現較大的液泡。
(四)盛花期
此階段胚囊已發育成熟,是蜜腺泌蜜最旺盛的時期。但在蜜腺中澱粉含量卻開始減少,可溶性蛋白質大量增加,氣孔保衛細胞中含大量澱粉和可溶性多糖,花柱細胞中仍含澱粉,維管束中仍含大量可溶性多糖,維管束中出現少量澱粉粒和可溶性蛋白質。
(五)花敗期
胚囊受精後,蜜腺體積增加到最大,蜜腺細胞中液泡增大,澱粉繼續減少,仍含大量可溶性蛋白質。花柱細胞中澱粉較多,花柱維管束中仍含大量可溶性多糖,蛋白質消失。合子分裂至多細胞原胚期,蜜腺細胞變形,細胞質變稀薄,呈退化趨勢,分泌表皮與泌蜜組織之間出現大的裂隙。蜜腺細胞中含可溶性蛋白較多,澱粉粒較少,氣孔保衛細胞中澱粉粒仍較多。花柱細胞中含少量澱粉粒。
(六)多糖動態
石蠟製片法,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了多糖在革苞菊胚珠發育過程中的消長動態。觀察發現,胚囊發育的不同時期,在珠被、珠柄及子房壁細胞中,多糖含量呈不同程度的變化。而胚囊的整個發育過程始終無多糖積累。受精後,胚和胚乳內均未發現可溶性多糖和儲藏澱粉。珠心細胞中只見到可溶性多糖。認為胚囊發育所需營養是由子房壁通過珠柄到達珠被和胚囊的。
(七)胚胎學
革苞菊成熟胚囊為蓼型。受精前,一個助細胞退化,兩極核融合為次生核,卵具明顯極性。花粉管從胚珠的珠孔處穿過一個助細胞進入胚囊,釋放內容物後,殘留一段時間即消失。進入胚囊的一個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其融合過程為有絲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另一個精子與次生核融合後,形成初生胚乳核。細胞型胚乳。胚胎髮生為紫菀型。胚柄不發達,具胚柄吸器。
革苞菊為雌雄異株。在雄花中,花葯4室,藥壁發育為雙子葉型,由表皮、藥室內壁,一層中層和絨氈層組成。絨氈層於小孢子四分體時期開始變形,其細胞原生質體向藥室中移動,為變形絨氈層。小孢子孢原為多細胞,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產生四面體型的小孢子四分體。四分體胞質分裂為同時型。成熟花粉3-細胞型。單核期的小孢子出現壁發育不良和巨大及空花粉現象。在雌花中,胚珠是倒生的,單珠被,薄珠心,珠被於孢原期已發育完整。大孢子孢原單細胞。由孢原細胞直接發育形成大孢子母細胞。4個大孢子直線型,蓼型胚囊。於成熟胚囊期觀察到發育異常的胚囊。通過對胚囊發育過程中營養物質消長規律的研究,討論了環境與發育的相關性問題。

栽培方法

可以試用種子繁殖。採收和儲藏:秋季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保護現狀

保護價值
本種為蒙古高原植物區系的特有種,對研究亞洲中部植物區系和菊科植物的系統發育有一定的科學意義。革苞菊是一個獨立種。因此,革苞菊屬包含了2個種。革苞菊為北阿拉善一東戈壁分布種,卵葉革苞菊為南阿拉善東部(桌子山-賀蘭山)低山丘陵分布種,二者形成明顯的替代分布格局。該屬為阿拉善荒漠特有屬,亦為蒙古高原特有屬。僅見於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帶,因過度放牧,植株日趨稀少,應加強保護。
保護措施
建議在革苞菊分布區內,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過度放牧,並進行引種繁殖試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