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

“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

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一般指本詞條

《“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是2011年6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丹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征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
  • 作者姚丹
  • ISBN:978-7-301-18866-8
  • 頁數:284
  • 定價:¥36.00
  • 出版時間:2011-06-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出版背景,章節目錄,作者簡介,

出版背景

革命中國創造"無產階級文學(文化)"的實踐存在著兩種路徑。一種堅持對工人、農民出身的作家的著意培養;一種堅持用無產階級意識改造知識分子,使之創作合格的作品。本書通過研究《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的生成,呈現了這兩種路徑探索過程中的種種艱難與所能抵達的高度。本書認為,"革命中國"自覺地將文學(文化)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有機組成,因此文學(文化)的創造必然重視"達於全體人民"的"通於俗"的追求;而在實際製作過程中,由於"高級"文人的介入,使得這種"通俗"的追求又具有某種"雅化"的特點。"雅化"壓抑了"農軍"作者本來具有的草莽生氣並折射出其在文化層級中的實際的低位。但另一方面,頑強地固著於作品中的"農軍"烙印,卻因其曖昧生動,使得改編之作也具有了反覆闡釋的可能性,亦即"經典"的品格。

章節目錄

導言
第一章"記憶"改寫為"歷史"--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寫作
第一節"真實"與"虛構"
第二節 農軍作者的"文化"準備與"新人"想像
第二章 齊力型塑"民族風格"--新中國文化領導權的一個側面
第一節農軍能否思考"人學"問題
第二節 著力壓抑"歐化"嘗試
第三節 "文字清潔工"和"思想把關"
第三章 批評的權力
第一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規審視下的"新英雄"
第二節 批評的效果:編輯對權威批評的服從
第三節 被"引導"和被"構造"的"讀者"
第四章 革命敘事的"民族化"、"文人化"詮釋--話劇《智取威虎山》的生成
第一節 話劇的總體設計
第二節 "民族化"的探索
第三節 文人化的"無產階級"舞台形象
第五章 1950-60年代初的改編
第一節 躍進中的改編熱
第二節 "俠"風還是"匪"氣
第六章 "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 --創造"無產階級文學"(文化)的另一種實踐方式
第一節 江青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藝術"追求
第二節曖昧多樣的樣板戲接受史
第三節 樣板戲的意識內涵
第七章 "歷史"與"商業"的"雙刃劍"
第一節 電視劇《林海雪原》(2004年)
第二節 紀實小說《英雄楊子榮》結語: 革命·暴力
附錄:一、小說《林海雪原》部分原稿及修改實錄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所藏部分檔案摘錄1.曲波1958年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與演員談話記錄整理稿2.話劇《智取威虎山》導演指示摘錄三、八一電影製片廠所藏《林海雪原》部分檔案摘錄1. 《對下集分鏡頭劇本的意見》(劉利生)2.八一電影製片廠簡報摘錄四、曲波訪談錄(1999年)

作者簡介

姚丹,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