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警務報警

“非警務報警”,指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接到的自身職責以外的110報警,包括非警務報警、騷擾報警、謊報警情、誇大虛報警情等。大量無效報警使得基層民警疲於奔命、顧此失彼,相對弱化了公安本職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警務報警
現狀,危害,對策,

現狀

2015年,蘇州市區共接到110報警343.7萬餘起,其中有效警情202.2萬餘起,占58.8%。大量無效報警主要包括重複報警、各類諮詢、騷擾電話等,其中騷擾電話近2.8萬起,占總警情的0.8%。
據了解,各地對無效報警的定義不盡相同,無效報警占比差別較大。今年1月至5月,遼寧省大連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共接到110報警36.5萬餘起,有效警情28.1萬多起,占比77.1%;江西省宜春市公安機關接報110警情近47.1萬起,有效警情僅7.6萬餘起,占比16.2%。
2016年,煙臺市110共接各類報警求助168萬餘起,其中,非警務報警、無效報警、騷擾電話等96萬餘起,高達57.2%,類似遺失物品、開門開鎖、噪音擾民、各類糾紛、供電、供氣、供暖和海上救援等非警務報警或者邊緣類報警,以及誤報、謊報警情等,耗費了大量接處警資源,110接處警力量被嚴重擠占,人民民眾真正需要公安機關依法履職,去維護、去保護的合法權益,甚至是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危害

宜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主任龔俊卿說,無效報警中,奇葩報警、騷擾報警占半數。不少報警人陷入“110是萬能的”“有事情找警察都能解決”的誤區,接警員接到非警情類報警,告知報警人聯繫相關部門解決,部分報警人認為公安機關在推諉、不作為,影響了警民關係和執法公信力。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余凌雲直言,公安機關處置大量非警務活動,勢必影響到公安機關維護治安秩序、打擊違法犯罪的主業。目前,這種危害已經顯現。

對策

非警務報警分流至其他部門
據了解,為服務好民眾,同時減少對警務工作的影響,蘇州建立110社會聯動機制,建立110報警服務台與12345便民服務中心對接機制,對非警務報警,按照公安統一接報,相關職能部門分別辦理的原則,通知相關聯動單位及時處理。目前,與110聯動的單位達49家。
鑒於110資源有限,趙江建議蘇州市民,非公安職責範圍內、非緊急類的警情,可以直接撥打12345,以減少110報警的堵塞排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