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衣帛畫

非衣帛畫

非衣帛畫非衣帛畫就是古人出殯時使用的一種旌幡,也是日後招魂旗的由來。非衣帛畫中的人物線條簡潔明快,著色方法主要是勾線後平塗渲染,畫面以朱紅、土紅、暖褐為基調,並配以石青、藤黃等顏色,暈染出人物面部的層次,從而產生了詭異、華麗、熱烈的效果。古時亡者入葬時非衣帛畫將作為隨葬品覆蓋在棺槨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非衣帛畫
  • 出土地點:湖南長沙
  • 所屬年代:漢代
基本介紹,背景知識,特點,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非衣帛畫是古人出殯時使用的一種旌幡。古人出殯時,送葬的人要將非衣帛畫高高舉起,走在棺槨之前。亡者入葬時非衣帛畫將作為隨葬品覆蓋在棺槨上。
非衣帛畫一般和棺槨的長度相仿。據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兩幅非衣帛畫判斷,非衣帛畫形狀呈“T”字形,其內容自上而下分為三部分,以表示天界、人間、地界。非衣帛畫上大多繪有日月星辰、升龍、人首蛇身以及墓主人日常生活出行、饗宴或祭祀的圖案,因此極具考古價值。

背景知識

帛,中國古代絲織品,質地綿軟,輕薄如紗。帛畫,顧名思義就是畫在上的畫。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馬王堆西漢古墓中發現了5幅帛畫,這個重大的發現讓世人領略到了兩千多年前帛畫的風采。
非衣帛畫的圖案非衣帛畫的圖案
2006年,又一幅帛畫在柴達木盆地出土,這幅帛畫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到了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滄桑歲月。這幅非衣帛畫的繪製年代至少是在西漢早期。經測量,這幅非衣帛畫全長219厘米,上寬89厘米,下寬36厘米,四周綴有飄帶,其大小與格式都和馬王堆出土的非衣帛畫十分接近。
據考證,非衣帛畫就是日後招魂旗的由來。

特點

非衣帛畫中的人物具有漢石刻畫像的神韻,線條簡潔明快,動感十足。人物著色方法主要是勾線後平塗渲染。畫面以朱紅、土紅、暖褐為基調,並配以石青、藤黃等顏色,暈染出人物面部的層次,從而產生了詭異、華麗、熱烈的效果。

典型代表

馬王堆T型非衣帛畫
馬王堆T型非衣帛畫是在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出土時覆蓋於內棺上,整幅畫面呈T形,長205cm,上寬92cm,下寬47.7cm,向下四角綴有穗形飄帶,頂邊裹有竹棍,兩端系絲帶用於懸掛。全畫的內容,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為天界的景象,上方正中繪有人首蛇身穿著紅衣的女媧像,周圍有仰首而鳴的立鶴、俯身廢物的鴻雁,是屬於天上的瑞鳥仙禽。右上方繪有紅色的太陽,太陽中有“金烏”,下面畫有8個小太陽,落在扶桑樹的枝幹中,左方繪有月牙,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一女子凌空飛舞,雙手攀住月牙,這應是神話中的“嫦娥奔月”,其下有兩個獸面人身騎著異獸賓士的神,分別用繩牽拉同一木鐸,使之震響,應是天上的“司鐸”或是“鳳伯”、“飛廉”神獸,左邊一翼龍騰躍於雲氣之上,右邊一龍飛舞於扶桑樹之間,應為“應龍”和駕日車的“六龍”。下方繪著雙闕,闕上兩旁各蹲一神豹,闕內有兩人拱手相坐,應是把手天門的“司閽”,意為迎接升天的靈魂
馬王堆T型非衣帛畫馬王堆T型非衣帛畫
柴達木非衣帛畫
柴達木非衣帛畫的內容也分為天界、人間和地界三部分。天界位於非衣帛畫“T”字形上部,上面繪有彎月、蟾蜍、帶翅白虎、鳳凰和9個太陽等多種圖案。在表示天界的畫面正上方,繪有一個人首蛇身的圖案。在柴達木非衣帛畫天界部分還繪有一鐸,兩名侍者佇立於鐸的下端。鐸為古代傳令的樂器,專家們認為鐸在這裡是表達“宣天地教令”的意思。鐸下就是人間通往天界的闕門,通過闕門就是人間了。兩條纏繞在一塊玉璧上的龍盤旋在人間和地界之間。在人間的畫面中繪有一對端坐在屏風前的貴族男女,他們的左側是一持扇侍者,右側則是一位手捧食物的侍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