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犯罪研究

非理性犯罪研究

《非理性犯罪研究》是2017年12月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建輝。

基本介紹

  • 書名:非理性犯罪研究
  • 作者:溫建輝
  • 出版社:中國檢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頁數:214 頁
  • 定價:5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22038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非理性犯罪研究》共分三編。上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綜合了各種調研材料,歸納了大數據反映的態勢脈絡,發現了非理性犯罪的現象,演繹出非理性犯罪的本質及其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概括出非理性犯罪的若干共同性的基礎認識,並為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為研究非理性犯罪的地理分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中篇以非理性犯罪的犯罪心理是否支配犯罪行為和非理性犯罪是否具有專屬的刑法罪名這兩個條件為標準,確認了痴狂型犯罪和痛快型犯罪是非理性犯罪的典型形態。詳言之,非理性犯罪的典型形態包括恐怖犯罪、仇恨犯罪、迷信犯罪、邪教犯罪和流氓犯罪等非理性犯罪。下篇以天津市、河南省、四川省、廣東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黑龍江省和雲南省等七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典型,分別研究它們轄區內的非理性犯罪現象發生的地理位置、犯罪發展變化的趨勢和分布規律,並形成調研報告,冀望對相關單位的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簡介

  溫建輝,男,河北邯鄲人,法學博士、博士後,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安全戰略與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安全倫理與法治創新團隊”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在罪過情感理論、非理性犯罪和刑法邏輯學等三個研究領域有著獨到的造詣。代表作《罪過情感研究》系國內外第一部系統研究罪過中情感因素的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非理性犯罪概述
第一章 非理性犯罪的概念
第一節 非理性犯罪的發現
一、非理性犯罪概念的提出
二、非理性犯罪蔓延的時代背景
三、非理性犯罪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非理性犯罪的本質
一、非理性行為的本質
二、非理性犯罪的本質
第三節 非理性犯罪的類型
一、非理性犯罪的犯罪學分類
二、非理性犯罪的刑法學分類
第四節 非理性犯罪的典型類型
一、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為
二、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具有刑法專有罪名
第二章 非理性犯罪的因果關係
第一節 介入因素觀念證偽
一、介入因素概念證偽
二、介入因素諸理論證偽
三、結語
第二節 刑法因果關係的邏輯分析
一、刑法上因果關係的重新界定
二、當前刑法因果關係理論的缺陷分析
三、刑法因果進程的邏輯分析
四、刑法因果關係的特殊形態
五、邏輯分析學說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 犯罪化的邏輯
一、犯罪化的邏輯基礎
二、危害行為的犯罪化邏輯
三、共同犯罪的犯罪化邏輯
第三章 非理性共同犯罪
第一節 非理性共同犯罪的理論困惑及其解讀
一、共同犯罪的理論困惑
二、共同犯罪成立條件新解
第二節 非理性共同犯罪的實踐困境及其闡釋
一、共同過失犯罪的法律適用
二、共同過失犯罪司法判例的理解
第三節 非理性共同犯罪成立範圍的理論分析
一、共同過失犯罪的成立範圍
二、共同間接故意犯罪的成立範圍
第四章 非理性犯罪的治理要論
第一節 非理性犯罪的刑事政策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二、刑事政策的類型
三、非理性犯罪的刑事政策
第二節 非理性犯罪的刑法適用
一、非監禁刑適用率偏低
二、對非理性犯罪的刑罰適用
第三節 非理性犯罪的思想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二、非理性犯罪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中篇 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研究
第五章 恐怖犯罪
第一節 恐怖犯罪的預備行為
一、關於恐怖犯罪預備行為的爭議
二、恐怖犯罪預備行為的具體範圍
第二節 恐怖犯罪的實行行為
一、恐怖犯罪實行行為的範圍
二、恐怖犯罪實行行為的停止形態
三、恐怖犯罪實行行為的辨別
第三節 恐怖犯罪的幫助行為
一、恐怖犯罪幫助行為的範圍
二、恐怖犯罪幫助行為的擴容
三、幫助他人準備恐怖犯罪活動的理解和定性
第四節 恐怖犯罪的包庇行為
一、拒絕提供恐怖主義犯罪、極端主義犯罪證據罪
二、應予犯罪化的恐怖犯罪包庇行為
第六章 仇恨犯罪
第一節 仇恨犯罪的概述
一、仇恨犯罪概念述評
二、仇恨犯罪概念的界定
三、仇恨犯罪概念辨析
第二節 仇恨犯罪的類型
一、以犯罪動機為標準的歸類
二、以犯罪原因為標準的劃分
三、以犯罪對象為標準的劃分
四、仇恨犯罪的心理性質
第三節 仇恨犯罪的原因
一、仇恨犯罪的社會原因
二、仇恨犯罪的心理原因
第七章 迷信犯罪
第一節 迷信犯罪的概述
一、封建迷信概述
二、迷信犯罪是客觀唯心主義
第二節 迷信犯罪與相似概念辨析
一、迷信犯罪與迷信犯的區別
二、迷信犯罪與利用封建迷信進行的違法犯罪的區別
三、迷信犯罪與邪教犯罪的區別
第三節 我國各地區迷信犯罪分析
第四節 迷信犯罪發展變化的趨勢
第八章 邪教犯罪
第一節 邪教犯罪的心理特徵
一、邪教犯罪在犯罪動機上,是一種自以為是的邪惡動機
二、邪教犯罪在犯罪過程中,具有集體狂歡的興奮感
三、邪教犯罪在犯罪結束後,具有替天行道的成就感
第二節 邪教組織的類型分布
一、邪教組織的罪名分布
二、邪教犯罪的組織分布
第三節 邪教犯罪的地域分布
一、邪教犯罪的省份分布
二、邪教犯罪的地區分布
第四節 邪教犯罪主體的結構
一、邪教犯罪主體的年齡結構
二、邪教犯罪主體的身份結構
第九章 流氓犯罪
第一節 流氓犯罪的特徵
一、流氓犯罪的非理性特徵
二、流氓犯罪的心理特徵
第二節 流氓犯罪的類型
一、犯罪學上的流氓犯罪和刑法學上的流氓犯罪
二、無因型流氓犯罪和誘因型流氓犯罪
第三節 流氓犯罪的狀況
一、各類流氓犯罪的發生數量和比例
二、流氓犯罪多發的地區
三、結論
下篇 非理性犯罪地理分布研究
第十章 天津市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天津市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天津市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天津市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郊縣及河北區、南開區應當加強司法力度
二、應警惕和重拳打擊邪教組織犯罪活動
三、全面聯防聯治,築就刑事法網
第十一章 河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河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河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河南省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平頂山市、駐馬店市和南陽市應當加強司法力度
二、全省應重點懲治流氓犯罪
三、應警惕和防範邪教組織犯罪活動
第十二章 四川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四川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四川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四川省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成都市、瀘州市和綿陽市應當加強司法力度
二、成都市應重點懲治流氓犯罪
三、應警惕和防範迷信和邪教活動
第十三章 廣東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廣東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廣東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廣東省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佛山市、汕頭市和廣州市應當加強司法力度
二、全省應重點懲治恐怖犯罪和馬路流氓犯罪
三、應警惕和防範恐怖組織犯罪活動
第十四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新疆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新疆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新疆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烏魯木齊市應當加強交通管制
二、應當加強科學文化宣傳教育
三、應警惕和防範極端宗教勢力和恐怖犯罪組織的活動
第十五章 黑龍江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黑龍江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黑龍江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黑龍江省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和哈爾濱市應重點治理馬路流氓
二、應警惕和防範邪教組織活動
第十六章 雲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調研報告
第一節 雲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狀況
一、調研結果展示
二、雲南省非理性犯罪典型形態的總特徵
第二節 雲南省非理性犯罪治理的部署綱要
一、在昆明市應當加強司法力度
二、在西雙版納應重點治理馬路流氓
三、應警惕和防範迷信活動和邪教組織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