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宜園遺址

靜宜園遺址

靜宜園遺址位於北京西北郊的香山,是香山公園的古名,香山28景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靜宜園遺址
  • 出土地點:北京香山
  • 所屬年代:清
簡介,韻琴齋建築遺址(F1),中部迴廊建築遺址(HL1),致遠齋建築遺址(F2),致遠齋的迴廊建築遺址(HL2),小 結,

簡介

2011 年9 月23 日至10 月13 日, 為配合香山公園管理處的遺址保護工作,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香山靜宜園內的部分建築遺址進行了正式考古發掘。考古發掘區位於香山公園的中東部,總面積約1200 平方米,主要清理了韻琴齋建築遺址(編號F1)、致遠齋建築遺址(編號F2)和兩處迴廊建築遺址(編號HL1 和HL2)等。在全面清理時,考古發掘區內的東部和西部已有部分建築基址暴露於地表,其餘區域內的地表土中包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磚瓦殘片、石塊等(圖一)。
靜宜園遺址
圖一 香山靜宜園部分遺址考古發掘平面圖

韻琴齋建築遺址(F1)


韻琴齋建築遺址(F1)位於考古發掘區的西北部,東距致遠齋建築遺址(F2)的西山牆基址11.1 米,南距聽雪軒的北台基22.1 米,西、北兩側均為現代的遊園道路。F1 坐北向南,方向182°,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7.7 米,南北寬11.4 米。由於遭到後期的嚴重破壞,建築基址殘缺不全,仍舊可以見到電纜、水管等現代設施。F1 尚保存有牆基、磉墩、連地炕、散水等遺蹟(圖二)。
圖二 韻琴齋建築遺址平、剖面圖
F1 的牆基均由虎皮石加三合土壘砌而成,其中西山牆的牆基保存較為完整。在西邊台壁保留一小段台明,其高度為0.35米(從殘存的鵝卵石散水面計)。台基的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殘留一件轉角石,東南角的轉角石長0.58 米、寬0.21 米、殘高0.3 ~ 0.5 米,下面墊以青磚殘塊;西南角的轉角石長0.59 米、寬0.13 ~ 0.22 米、殘高1 米。西山牆牆基寬1 米。從清理出的跡象來看,可知西山牆牆基的北部砌在了山體的岩石之上。
在西山牆牆基外西側和北牆基外北側各保留有一段散水遺蹟,均以鵝卵石鋪砌。前者為南北走向,殘長9 米、寬0.55 ~ 0.6米;後者為東西走向,殘長8.3 米、寬0.6米。前者的北端與後者的西端相連線。
在東山牆牆基東側有兩道東西走向的牆基基礎遺蹟,南北排列,已發掘的長度為0.5 米,其中北側牆基寬0.75 米,南側牆基寬0.50 米。由於這兩道牆基的東部被疊壓在現代道路之下,無法進行考古發掘,因此其具體的走向、用途、與其他建築遺蹟的關係等情況尚不明確。
F1 由南向北分布著三排磉墩(或者柱坑),第一排北距第二排4.4 米,第二排北距第三排0.5 ~ 0.72 米。每排各有6 個磉墩(或者柱坑),為敘述方便,分別加以編號,由西向東依次為1 ~ 6 號。第一排磉墩(或者柱坑),平面均為長方形,其中1 ~ 3 號為殘存磉墩,均用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4 ~ 6 號為柱坑,可見三合土基礎:1 號,殘存4 層青磚,長2.25 米、寬0.89 米、殘高0.4 米,部分砌在了山體的岩石之上;2 號,長2.27 米、寬0.9 米、殘高0.85 米;3 號,長2.27 米、寬0.9 米、殘高0.85 米;4 號,長2.25 米、寬0.9 米、深0.75 米;5 號,長2.2 米、寬0.9 米、深0.75 米;6 號,長2.23 米、寬0.9 米、深0.55 ~ 0.9 米。
第二排磉墩,由西向東依次為1 ~ 6 號,平面均為長方形,均為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1 號,僅殘存4 層青磚,長2.25 米、寬0.88 米、殘高0.4 米,部分砌在了山體的岩石之上;2 號,長2.2 米、寬0.85 米、殘高1.25 米,其基礎建於山體的岩石之上;3 號,長2.2 米、寬0.88 米、殘高0.9 米;4 號,長2.25 米、寬0.9 米、殘高0.9 米;5 號,長2.24 米、寬0.9 米、殘高0.93 米;6 號,僅殘留1 層青磚,長2.25 米、寬0.88米、殘高0.1 米。
第三排磉墩(或者柱坑),由西向東依次為1 ~ 6 號,平面均為長方形,其中1 號為柱坑,可見三合土基礎,2 ~ 6 號為殘存磉墩,均為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1號,長0.85 米、寬0.7 米、深0.76 ~ 1.32米;2 號,長0.74 米、寬0.67 米、殘高1.17米;3 號,長0.87 米、寬0.66 米、殘高0.76米;4 號,長0.88 米、寬0.67 米、殘高0.76米;5 號,長0.73 米、寬0.66 米、殘高0.76米;6 號,殘高0.55 米。
從磉墩(或者柱坑)的形制、大小及平面分布等情況,可以了解F1 的柱網分布情況,推斷F1 的建築形式和體量為一處帶有前、後廊的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的建築。
在F1 北部的東西兩側各有一處連地炕遺蹟。西側連地炕,由操作間、火門、火膛、火口、火道和煙道六部分組成。操作間位於北端,平面呈矩尺形,地下室式,東西總長4.25 米、寬0.68 ~ 1.38 米、殘高0.42 ~ 1.18 米。操作間的東壁上方有一長方形壁龕,南壁下有一道小水溝。火門已遭破壞,殘存底部的一層青磚,平面為長方形。火膛位於操作間南部,由於破壞嚴重,僅殘存底部,平面呈橢圓形,殘長1.08 米、殘寬0.9 米。火口位於火膛南側中部,僅殘留東壁,殘長0.55 米、殘寬0.25 米、殘高0.6 米。火道位於火口南部,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大部分已被現代管道破壞。火道的東西兩側殘存有煙道痕跡,其中東側7 條,西側2 條。
東側連地炕的形制與西側連地炕應大體相同,由於破壞嚴重,僅殘存操作間、火門、火膛和火口等遺蹟。操作間位於北端,平面呈矩尺形,地下室式,東西總長3.95米、寬0.72 ~ 1.38 米、殘高0.26 ~ 0.93 米,底部基礎為三合土。火門底部砌青磚殘塊,南北寬0.18 米、高0.09 米,上面為鐵框火門,寬0.29 米、高0.30 米,鐵框之上有磚砌痕跡。火膛上部已被破壞,平面呈橢圓形,上部呈弧狀內收,上口長1.03 米、寬0.63 米,底部長1.07 米、寬0.86 米、殘高0.55 ~ 0.9 米。火口位於火膛南端中部,寬0.24 米。
在F1 北部第二排3 號磉墩的北側清理出一件柱礎,青石質,長0.6 米、寬0.58 米、高0.18 米,鼓鏡直徑0.43 米。
靜宜園遺址

中部迴廊建築遺址(HL1)


該迴廊建築遺址(HL1)大體位於考古發掘區的中部,其西端與韻琴齋建築遺址(F1)的前廊相連線,東部與致遠齋建築遺址(F2)的西山牆牆基相連線,其中部被一條東北走向的現代地下管道打破。HL1為東西走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1.1米、南北寬2.45 ~ 2.48 米。殘存的基礎均由虎皮石加三合土壘砌而成。從南向北保存著兩排磉墩(或者柱坑),每排各有7 個,殘長0.49 ~ 0.65 米、殘寬0.35 ~ 0.55米,有的砌在牆基之上,有的砌在三合土基礎之上。在HL1 的西部發現一條排水道遺蹟,西距F1 東山牆牆基3.65 米,東距F2 西山牆牆基6.55 米。排水道僅殘存底部遺蹟,用青磚殘塊砌成,東西寬0.9 米。
在HL1 的北部西側有兩道南北走向的牆基,東西排列,已發掘的長度為0.50 米,西側牆基寬0.7 米,東側牆基寬0.60 米。由於這兩道牆基的北部被疊壓在現代道路之下,無法進行考古發掘,因此其具體的走向、用途、與其他建築遺蹟的關係等情況尚不明確。

致遠齋建築遺址(F2)


致遠齋建築遺址(F2)位於考古發掘區的東北部,平面呈"亜"字形,即南、北兩端窄、中部寬,東西通長19.7 米、南北寬15.8 米。F2 由南向北分布著4 排磉墩(或者柱坑),每排有4 或6 個磉墩(或者柱坑),磉墩均用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柱坑則可見三合土基礎。為敘述方便,每排按照由西向東的次序分別加以編號。第一排磉墩(或者柱坑):1 ~ 3 號,長2.45米、寬0.9 米;4 號,長2.48 米、寬0.88米。第二排磉墩(或者柱坑):1 號,長2.4米、寬0.9 米;2 號,長2.43 米、寬0.9 米;3 號,長2.48 米、寬0.9 米;4 號,長2.3米、寬0.88 米。第三排磉墩(或者柱坑):1 號,長2.45 米、寬0.9 米;2 號,長2.45米、寬0.9 米;3 號,長0.95 米、寬0.88 米;4 號,長0.95 米、寬0.9 米;5 號,長2.5米、寬0.86 米;6 號,長2.45 米、寬0.86米。第四排磉墩(或者柱坑):1 號,長2.45米、寬0.9 米;2 號,長1 米、寬0.9 米;3 號,長0.95 米、寬0.9 米;4 號,長2.46米、寬0.88 米。從發掘出的磉墩(或者柱坑)的形制、大小及平面分布等情況,可以了解F2 的柱網分布,推斷F2 的建築形式和體量為一處前有廊、後帶抱廈的建築,前廊和抱廈均面闊三間,中部屋室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廊東西長14.1 米、南北寬2.4 米。有南北並排的兩道牆基,由虎皮石加三合土壘砌而成,各寬0.7 米。東、西山牆牆基寬1 米。後牆牆基寬1.4 米(圖三)。
靜宜園遺址
圖三 致遠齋建築遺址平、剖面圖
F2 北部東西兩側各有一處連地炕遺蹟。西側連地炕,操作間位於北部,平面呈"凸"字形,其北端已被破壞,殘長1.4米、寬0.73 ~ 0.88 米。火膛位於南部,平面呈橢圓形,長0.9 米、寬0.6 米。東側連地炕,操作間位於北部,平面呈"凸"字形,其北端已被破壞,殘長1.65 米、寬0.75 ~ 1.05 米。火膛位於南部,平面呈橢圓形,長0.85 米、寬0.6 米。這兩座連地炕的火道、煙道已被破壞,具體情況不明。
在F2 東北角有一道南北走向的牆基,以虎皮石堆砌而成,已發掘的長度為1.1米,寬0.6 米。由於其北部延伸至現代道路之下,無法進行考古發掘,因此其具體的走向、用途、與其他建築遺蹟的關係等情況尚不明確。

致遠齋的迴廊建築遺址(HL2)


致遠齋的迴廊建築遺址(HL2)位於考古發掘區的東南部,平面呈"回"字形,由四段相連的迴廊基址組成,其北段迴廊基址與F2 前廊基址的東西兩端相接。HL2 東西總長31.85 米、南北總寬26 米。西段迴廊基址南北長26 米、寬2.4 米,牆基寬0.7 ~ 0.73 米。由西向東分布著2 排磉墩(或者柱坑),每排各有14 個。在西段迴廊基址中部的東西兩側各殘存一處踏跺基礎遺蹟,其中東側踏跺基礎還殘留有硯窩石,南北長2.6 米、東西寬0.4 米。在西段迴廊基址的北部殘留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水道遺蹟,長1.95 米、寬0.65 米,以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東段迴廊基址南北長26 米、東西寬2.6 米,有東西方向排列的牆基兩道,其中東側牆基寬0.9 米,西側牆基寬0.7 ~ 0.73米。在東段迴廊的中部殘存一處踏跺基礎遺蹟,與西段迴廊的踏跺基礎遺蹟的位置相對應。
北段迴廊基址東西長26.8米(包含了F2 前廊基址的長度)、寬2.35米。在北段迴廊基址的東西兩側各殘存一處排水道遺蹟,西側排水道遺蹟殘長2.35 米、寬0.68 米;東側排水道遺蹟殘長1.6 米、寬0.55 米。南段迴廊基址東西長26.8 米、寬2.4 ~ 2.45 米。牆基寬0.7 ~ 0.75 米。由南向北分布著2 排磉墩(或者柱坑),每排各有10 個。南段迴廊基址的中部是門的基礎遺蹟,其東西兩側已被破壞,殘長4.45 米、南北殘寬3.6 米。門的基礎遺蹟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個磉墩,以青磚加白灰壘砌而成。在南段迴廊基址的東西兩側各有三條排水道遺蹟,排水道均為南北走向,用青磚砌成。由西向東分別加以編號,依次為1 ~ 6。第1 條,殘長2.4 米、殘寬0.56米;第2 條,殘長2.4 米、殘寬0.63 米;第3 條,殘長2.2 米、殘寬0.5 米;第4條,殘長2.45 米、殘寬0.43 米;第5 條,殘長2.45 米、殘寬0.65 米; 第6 條,殘長2.45 米、殘寬0.75 米。在南段迴廊的南側有一個青石質的水門,寬0.39米、高0.4 米、厚0.1 ~ 0.14 米。五、考古發掘區中的早期建築遺址
通過考古發掘,根據地層關係、遺址的開口層位以及建築基址的構造方式、建築構件的形制等情況,我們認為上述發掘的韻琴齋建築遺址(F1)、迴廊建築遺址(HL1 和HL2)和致遠齋建築遺址(F2)(即此次考古發掘的主體建築遺址)為同一歷史時期的遺存。
此外,我們在韻琴齋建築遺址(F1)內、中部迴廊建築遺址(HL1)的南側和致遠齋建築遺址(F2)內分別發現了三處早於此次考古發掘的主體建築遺址的遺蹟(本文稱之為早期建築遺址)。這三處早期建築遺址均疊壓於主體建築遺址之下,且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打破關係。
在韻琴齋建築遺址(F1)內的西部發現了一段牆基,為虎皮石加三合土壘砌而成,呈南北走向,南北長4.4 米,東西寬1.1 米,其南端和北端分別被F1 的第一排3 號磉墩和第二排的3 號磉墩打破。在中部迴廊建築遺址(HL1)的南側發現了一段牆基,也為虎皮石加三合土壘砌而成,為東西走向,長6.4 米,寬0.62 ~ 0.65 米,其東端被F2 的西山牆牆基打破。在致遠齋建築遺址(F2)內的西南部,發現了一段東西走向的牆基和一段南北走向的牆基,其長度分別為4.4 米和4.06 米。前者的東端和後者的北端相接,其中前者的西端被F2 的西山牆牆基打破,與中部迴廊建築遺址(HL1)的南側早期牆基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後者的南端被F2 的磉墩打破。此外,在這兩條早期牆基的南側有一片早期磚砌遺蹟現象和一件長方形青石質的地漏。地漏長0.58 米、寬0.55 米、厚0.14 米,其平面明顯低於F2 內的磉墩,地漏內的排水道為青磚壘砌而成,向東部延伸。根據香山公園管理處此次遺址保護的目標和要求,我們沒能對這三處早期建築遺址進一步開展全面、深入的考古發掘工作,因而對其整體存在狀況不得而知。

小 結


靜宜園位於香山的東坡,是著名的清代皇家園林"三山五園"之一。清康熙十六年(1677 年)初步建成,作為皇帝臨幸、駐蹕、遊玩的行宮。乾隆年間,開始大規模的營造建設。根據乾隆御製的《靜宜園記》所述:"乾隆乙丑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剃榛莽,剔瓦礫,即舊行宮之基,葺園築室。佛殿琳宮,參錯相望。而峰頭嶺腹,凡可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園成,非創也,蓋因也。"乾隆十二年(1747 年),正式定其名為"靜宜園"。之後,靜宜園的營造工程仍舊陸續進行。鹹豐十年(1860 年),英法聯軍掠奪並焚燒了"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內的珍寶、文物等被劫掠一空,建築名勝等也遭到了焚毀。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八國聯軍的侵略使香山靜宜園再次經歷了浩劫。此後,香山靜宜園基本處於荒廢之中。
香山靜宜園在其全盛時期,包括內垣、外垣和別垣三大部分。內垣位於靜宜園的東南部,是該園規模最大的建築、景致薈萃區。此次考古發掘的致遠齋建築遺址即位於內垣中宮殿區的正殿勤政殿的北部。致遠齋是皇帝接見臣僚、批閱奏章之處,其西側即為韻琴齋。致遠齋和韻琴齋均毀於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的兩次侵略戰爭之中,而民國時期在原址基礎上簡單地進行了修葺。根據地層關係、遺址的開口層位以及建築基址的構造方式、建築構件的形制等情況,我們認為此次考古發掘的主體建築遺址應為民國時期的建築遺存,而另外的三處早期建築遺址應為清代建築遺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