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縣博物館

靖遠縣博物館

靖遠縣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類博物館,主要展出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錫器、木器、玉石器、書畫等十四大類別,反映了靖遠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燦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靖遠縣博物館
  • 外文名稱:Jingyuan Museum
  • 類別:地方綜合類博物館
  • 地點:甘肅省白銀市鹿鳴園西北角
  • 開放時間:節假日和星期天開放
  • 館藏精品:內彩漩花紋彩陶盆、觀音菩薩銅坐像
  • 開館時間:1978年
  • 展館隸屬:靖遠縣文化局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館藏文物,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靖遠縣博物館1978年成立,該館在多年的文物考古工作中,對縣境內的100多處文物點反覆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和考證了本地區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存出土的歷史文物,並對已公布的省、縣級63處文物保護單位建立建全了四有檔案。

建築布局

靖遠縣博物館館址是利用建在縣城中心的鐘鼓樓作為館廳,該樓為三層七楹,面積為300平方米

館藏文物

靖遠縣博物館館現有館藏文物1320餘件。走進博物館展廳,首先進入你視線的便是化石。這裡收藏的化石有十多件,大多數還未完全石化。其中,赤鹿角化石、披毛犀牙床化石是比較典型的化石,據專家鑑定為更新世中、晚期的遺物,為館藏年代最遠的陳列品。
陶器是靖遠縣博物館收藏文物的主流。從質樸美妙的新石器時代彩陶,到青翠欲滴的漢代釉陶及樸素適用的漢代灰陶,應有盡有,美不勝收。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是其中的典型,屬甘肅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文化。會寧關川出土的雙耳彩陶罐,紅嘴子遺址出土的四耳彩陶罐,永和遺址出土的網紋雙耳彩陶罐等等,這些彩陶器都是在紅色泥質陶器上用紅、黑兩色彩繪出樸實活潑的紋飾。帶紋、圓點紋、水波紋、弧線紋、折線紋、豎條紋、雨點紋,組成有旋律感的圖紋,似潺潺溪水,若颯颯急雨,又如急流中的漩渦動人心弦。這些彩陶的紋飾各不相同,有菱形紋、格線紋、三角紋、貝形紋,也有蝌蚪紋、葉紋、垂帳紋。將幾何紋、動物紋、植物紋等組織在一件器物的裝飾面上,達到豐富生動、協調統一的地步。用泥條或指甲在器物的頸、腹部盤築或壓印出的附加堆紋、壓印紋,不僅起著加固器壁的作用,也增添了器物的美感。在螺旋紋的層層圈線邊緣鑲嵌著鋸齒紋,在器物的腹部以大大的同心圈做出飽滿勻稱的構圖,一個個圓圓鼓鼓的肚子裡,盛著沉甸甸的希望,呈現著彩陶藝術的魅力,更展示著人類的智慧。
菊石化石
中生代(距今約2.50—0.65億年),高5厘米,直徑6.5厘米。化石呈環形盤臥,栩栩如生。現存靖遠縣博物館。
石斧
齊家文化。殘長19.5厘米,寬3.8厘米,厚1.2厘米,重0.196千克。石質,呈長方形,雙面弧形刃,頂部有一孔,單面鑽而成,通體經磨光,石質細潤。糜灘鄉朝陽大隊徵集。
鼻煙壺
清代。高5.7厘米,口徑1.7厘米,底徑1.2厘米,重0.052千克。石質,直口,短直徑,扁腹,平底。靖遠靖會工程處移交。
內彩漩花紋彩陶盆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高12.5厘米,口徑26厘米,底徑11厘米,腹圍74厘米。泥質橙黃陶,敞口,圓腹,平底,雙腹耳,盆內飾漩花紋,口沿飾三角紋。榆中縣陡泉村出土。
觀音菩薩銅坐像
清代。通高16.4厘米,座高5厘米,座寬10.8厘米,重0.578千克。銅質。觀音面部豐滿,額部較平,雙眉細長,鼻高且直,頭戴兜邊,胸前飾瓔珞,身穿長裙,左手托缽,右手持珠。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通體塗紅漆。靖遠縣公安局移交。
靖遠縣博物館曾出版《靖遠縣文物志》、《靖遠名人名勝錄》、《靖遠歷史人物傳略》、《靖遠文物圖片集》等。

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節假日和星期天開放,上午8:30——下午6: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