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市第一中學

青銅峽市第一中學

青銅峽市一中始建於1955年,是一所具有50多年歷史的老學校,50多年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獲得了大面積豐收。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為各大中專院校輸送了五千多名大中專畢業生,為青銅峽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峽市第一中學
  • 簡稱:青銅峽一中
  • 校訓:團結 奮進 求實 創新
  • 創辦時間:1955
  • 類別:公立高中
  • 現任校長:陳英君
  • 所屬地區:寧夏
學校概況,辦學特色,教學情況,發展前景,

學校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470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3.97平方米。建築面積14150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7.22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6370平方米,生均綠化覆蓋面積3.25平方米。學校現藏圖書32000餘冊,二百多種雜誌,50多種報紙,學生閱覽室和教師閱覽室全天候開放,供全體師生閱讀。多年來,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了大力改造和建設,主要建築及教學活動場所有:一棟辦公樓、兩棟教學樓、一棟電教實驗樓、一棟餐廳圖書閱覽形體訓練綜合樓、三棟學生公寓樓、一個400米標準田徑場、六個水泥籃球場、一個標準足球場。三個電教室、四個微機室、八個理化生實驗室、一個音樂室兼形體訓練大廳、一個學生閱覽室、一個教師閱覽室、一個美術室、36個媒體教室。學校建立了網管中心、電子圖書閱覽室,開通了10兆光纖校園網、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和校園廣播系統,校內設施達到了國家一級一類辦學標準。
青銅峽一中
全校共有32個教學班,其中高一年級8個班,高二年級12個班,高三年級12個班。在校學生數1885名,教師130人,師生比1:14.5。專任教師90人,其中高級教師 14人,中級教師 36人。研究生學歷1人,在讀研究生4人,本科學歷64人,專科學歷6人。學校現有自治區骨幹教師5人,吳忠市級骨幹教師5人,青銅峽市級骨幹教師13人,青銅峽市兼職教研員6人,基本建立了區、地、市、校四級骨幹教師網路,先後有10多位教師被自治區以上有關部門評為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師德標兵等。

辦學特色

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一代代教職工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經過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學校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依章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人為本,積極創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舞台”的辦學思想和“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信息技術教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兼顧發展”的辦學特色,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獲得了大面積豐收,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為青銅峽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在2005年,隨著全市教育布局的調整,青銅峽市一中由一所完全中學轉制為高級中學。高中班級、在校學生迅速增加,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率和升學率有所提升。2005高中畢業率年為95.9%、2006年為95.3%;2005年高考升學率為56.7%、2006年為64.5%,2007年為76%,2008年為78%。高中學生入學比率符合規定指標。學校走上良性發展道路。學校辦學思想明確,辦學理念先進,培養目標定位準確,管理科學高效,教學成績顯著,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同時,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在學校管理方面,積極進行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努力實現由約束運行向自主運行的轉變。在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注重領導班子建設,學校領導班子結構合理,團結務實高效,有較強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科研能力。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注重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和良好師德的培養,教師隊伍基本穩定,師資隊伍各項專業能力指標基本達到評估要求。在教育教學方面,學校堅持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嚴格執行《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方案》,積極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建立靈活多樣的課程體系。學校校舍、設施設備等辦學條件能夠滿足正常的教育教學需要。近年來,學校辦學業績突出,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得到了各級部門、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讚賞,作為青銅峽市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視窗學校,對青銅峽市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教學情況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最佳化學校管理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機制,是學校管理從人治走向法制的基礎。學校歷屆領導特別重視制度建設,根據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對已有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現在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學校實際的、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深刻分析了學校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方向,經過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反覆討論,確定了學校發展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學校發展的總體規劃,即《青銅峽市一中2005-2008年發展規劃》以及《學校體、衛、藝發展三年規劃》、《教師培訓三年規劃》、《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規劃》等子規劃,這些規劃,從學校實際出發,體現了學校發展創新的特點,目前,這些規劃正在逐步實施之中。
2、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依據市委、政府關於學校布局調整和高國中分離辦學的決策,學校於2005年開始實行、2006年提前實現高國中分離辦學的目標,另外,學校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推行校長負責制、結構工資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經費包乾制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從2005年9月開始,首先推行校內結構工資制,逐步拉開教職工工資水平。2006年7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在全校範圍內實行中層幹部競聘上崗並獲得成功,同時對基層管理人員和教職工崗位也實行競聘上崗,制定了《教職工結構工資實施方案》,真正建立了校內各類人員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實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極大的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學校重點抓好兩支隊伍的建設,一是骨幹教師隊伍的建設,二是青年教師隊伍的建設,制定了《教師隊伍建設三年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近年來,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先後選派一大批優秀教師赴北京、上海、南京、大連、青島、銀川、吳忠、中衛等地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聘請自治區教研室、青銅峽市教研室的領導和老師來我校指導教學工作,有力的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學校積極開展校本培訓活動,通過德育研討會、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優秀課例評選、教改系列課探索、多媒體教學研究、校級公開課、課件製作技術培訓、教研教改以及“青年教師成長工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有目的地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學校把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內容,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制度建設,加強對班主任隊伍的培訓和管理,大幅度提高班主任待遇,鼓勵優秀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不斷提高教育實效。
4、堅持德育為首,構建德育網路,注重德育實效
學校建立了“三校四制”的德育工作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首,把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貫穿在學校德育工作的始終。針對各年級不同的特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如高一年級主要抓行為習慣和養成教育,高二年級進行行為規範和誠信教育,高三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的教育。通過開展校園之星的評比、組織學生參加清明節祭掃烈士墓活動、孝敬父母月活動、18歲成人宣誓活動、“五四”紀念活動、召開春秋季運動會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通過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召開主題班會觀摩活動、青年黨團校授課、聘請校外輔導員進行法制教育講座、祖國明天更美好等系列教育活動,提高全體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優秀家長的評選、安排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建立課堂開放日、軍訓等活動,建立學校教育、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路,使德育教育工作走進家庭,走進社區,走進每一個角落。
5、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在教學工作中實行“五個堅持”即: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合理安排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堅持抓好課堂教學這箇中心環節,帶動“六認真”的教學常規管理;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主標的教學方針;堅持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兼課、評課、參加教研活動,對教學實行面對面的指導;堅持單元過關檢測制度,做好各年級、各學科單元過關檢測工作,每次考試完都要召開考試分析會,及時查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充分發揮年級備課組的作用,大力提倡教學研究和合作交流,重點抓好畢業年級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加強目標管理。 以課堂教學工作為中心紮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是學校教科研的主要內容,為了加強對教科研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了教科研室,制定了《市一中教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和《市一中教研課題管理辦法》等,對各個任課教師過去所確定的課題進行重新整合,並嚴格按照課題管理辦法的相關程式進行操作,以保證課題研究的質量,現在已經基本形成了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校級課題研究和管理網路,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6、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學校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辦學歷史,形成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及豐富的社會資源和人文資源,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鍛造了一支奉獻精神強、業務精良、團結協作、勤於鑽研、大局意識強的教師隊伍,這是學校辦學的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一中發展的巨大優勢,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資源。為了更好的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用文化來影響和引領教職員工的行為。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堅持了繼承與創新的原則,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堅持辦好“兩報一刊”,支持鼓勵學生辦好各種文學社團和各種興趣小組,充分發揮學生電視台、學校廣播室、宣傳櫥窗的作用,大力宣傳教師、學生當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青銅峽市電視台製作並滾動播放了反映我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專題片,每年為期一周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編輯出版了《青銅峽市一中校志》、《青銅峽市一中教育年鑑》、《青銅峽市一中學生必讀》、《國旗下的講話選集》、《安全伴我行》等30多種校本教材以及學生文學社的優秀作品集等,建成並開通了青銅峽市一中網站,為宣傳學校打開了窗戶,為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平台,豐富了校園文化。
7、加強對總務後勤工作的管理,創設服務育人環境
進一步推進學校民主化管理進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在一些重大事情的決策、規章制度的實施、大項資金的使用以及重大人事安排等都經過教代會討論通過,每學期對學校各項經費收支情況都進行公布,以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學校加強對總務後勤工作的管理,制訂管理制度和各種崗位職責21個。堅持校務公開,嚴禁亂收費,學校建立了校務公開小組,增強了學校工作的明度,堅持用人、進人公開,財務收支公開,學生收費公開、基建項目資金公開?食堂一伙食帳目公開。安全保衛措施到位,學生住宿男女分樓,管理員與學生同住,督促學生按時作息,先後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消防演練,對學生進行了地震知識及防範教育,制定了相關的緊急預案。加強了對學生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堵絕三無食品進入校園,保證了學生的飲食衛生安全。
8、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2004年,學校爭取自治區危改項目資金和市政府配套資金總計200多萬元翻建1600多平方米的學生餐廳投入使用,2006年,學校自籌資金60多萬元,先後對辦公樓、微機室、電教室、化學實驗室、校門等設施進行維修、升級和改造。為了解決學生住宿的矛盾,在上級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學校和藥政局協商,租用藥政局閒置的辦公樓,並爭取市政府資金20萬元接通暖氣設備。2007年,學校爭取市政府資金150多萬元在暑假期間對操場、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進行全面維修,極大的改善了辦學條件,為全體師生營造了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發展前景

近年來,我校在學校管理、德育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我們也發現,面臨教育飛速發展的局面和新課程改革的形勢,我們自身還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改進。
1、由於青銅峽市一中是一所50多年的老學校,地處小壩鎮中心,四周被商業網點所圍,發展空間不大。要做大做強高中教育,進一步發揮青銅峽市一中的示範帶頭作用,需要市委、政府重新規劃,考慮校址的搬遷,同時能充分利用青銅峽市一中的社會資源,擴大辦學規模,增強社會效益。
2、由於近幾年來受銀川地區和周邊縣市高中擴招的影響,一批優秀教師流向銀川地區,一大批優秀學生流向銀川地區和吳忠地區,直接影響了學校的辦學效益和規模。要改變目前這種狀況,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最佳化教育資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廣大家長提供優質的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二是要結合本地區特點,實行分層次教學,培養適合不同需求的各類人才,使所有學生都能夠有用武之地。
3、由於實行高、國中分離辦學,近幾年來青年教師比所占比重增大,教師隊伍建設任務比較艱巨。因此,要繼續推行並完善新老教師“結對子”制度,在學校內部為教師提供經常性的交流、學習的機會,繼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建立和完善教師業績獎勵制度,鼓勵教師多讀書、讀好書,積極參加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4、繼續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不斷解決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新課程學校管理制度建設,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努力把學校建立成為學習化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