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邊口

青邊口

青邊口,南距宣化20公里,西鄰大境門15公里,是通往塞北的重要隘口,屬兵家必爭之地。好幾朝代,都選中這裡修築長城,最早是戰國趙長城,以後是北魏,北齊長城,最後是明長城。 邊口城始建於明初,據史書記載,明洪武二年春,大將軍常遇春在常峪口病故,其子常茂,承其父業,繼續統兵證討朔方。據說,常茂曾在此地降服了一位武藝高強、占山為王的好漢秦邊虎,常茂臨走,留下秦邊虎在此鎮守,起土為城。後為,這個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以後演變成了青邊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邊口
  • 南距:宣化20公里
  • 西鄰:大境門15公里
  • 性質:兵家必爭之地
軍事作用,經濟貿易,周圍風景,相關人物,

軍事作用

明朝時,宣化為宣化府,是九鎮之一。青邊口是距鎮城最近的隘口,而且它山勢險峻,關口段開闊、平坦,防守不易,故此加強了它的長城防衛。四道邊牆,兩條壕溝和三座烽塢,組成了它嚴密的軍事防卸體系,這種長城的建築格局,獨樹一幟。清乾隆八年編的《宣化府志》稱:"青邊實內外戒嚴之地,且逼近鎮城"其戰略地位,可見何等顯要!
歷經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牆體雖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和毀壞,但古長城的原貌如今依然清晰可見。最為難得的是,周圍難尋現代建築物的影子,它展示給您的是,蒼涼、沉寂、空曠的古戰場風貌。遊客來此,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古長城,可以瀏覽雄壯的古戰場風光。
青邊口,不但是著名的古戰場,而且在現代,也是革命戰爭頻繁進行的舞台。1933年,馮玉祥、宋哲元二位將軍所部,在此抗擊日寇,當年長城抗戰的防禦工事仍舊保留;1948年冬,到平津戰役解放張家口,段蘇權將軍的前線指揮部就設在了青邊口,如今指揮部舊址尚完好。青邊口,人文、自然景觀薈萃,人傑地靈。

經濟貿易

在明朝,青邊口是刀光劍影的古戰場,而進入清代以後,民族關係趨於緩和,青邊口又一躍成為蒙漢貿易之地。清初,李姓山西商人來此經商,蓋房時,挖出前朝守軍的餉銀,從此發家,加上他和子孫又善於經營,財富日益發展,其田宅,遠至宣化、姚家坊等地,富甲一方。如今,青邊口城裡,尚保留著李家的五處四合院,雖歷盡滄桑,但大多完好,它們布局嚴謹,井然有序,各具一格,即具有山西民居的特色,又不乏邊塞的鄉土氣息,展示出了高超的房建藝術,令人讚賞不已。
青邊口不但軍事上同宣化息息相關,而且在商貿上也同宣化密不可分。據宣化老一輩人講,宣化鐘樓門洞裡的車轍印,向北方向的,多數是去青邊口的車輪給壓出來的。

周圍風景

青邊口的城堡外,有古樹落的遺址,還有10多處長城磚窯的遺址,去年又發現了戰國古墓。村民在沙河裡淘金時,拾到過許多銅簇,鐵統等物,還發現過劍、戟等兵器。
青邊口西北部,有一座山叫西高山,它挺拔雄奇,遠近聞名。山腳下,清泉匯集,叮咚有聲;山腰,樹林與烽火台相成趣;山頂,玉皇產生了諸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什麼"棋盤石的故事"啦,"肥豬石的傳說"啦,"十二屬相石的神話"啦,娓娓動聽,在周邊地區廣為流傳。
青邊口不但有高山長城之雄,又不乏幽谷林泉之美。當您走進大老虎溝,小老虎溝和聖泉谷,但見林木蔭翁,野花爛漫,泉水淙淙,鳥音輕脆,空氣清新而濕潤,四野寧靜而無塵。您的身心完全融進了一種超凡脫俗的人間仙境。
在泉聲十里的聖泉谷中,一片片的沙棘都成喬木,其中最大者高5米,寬4米,樹桿直徑30公分,秋天它的果實碩大圓潤,晶瑩閃光,分外濯人眼目,堪稱沙棘之王。
不遠的草叢中,橫臥著明代的大石碾,專供昔日守邊軍士碾米之用。

相關人物

這裡又產生了一位種樹的能人一李榮。李榮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承包荒山4600畝,10餘年來,他執著種樹,寧可受窮,也不砍樹去賣錢。他含辛茹苦,奮鬥不息,營造出了外長城腳下2000餘畝綠蔭。在2000年12月,他榮獲"福特汽車環保黃河獎",他是獲此殊榮的我國第一位農民,2001年5月,他又榮獲河北省"五四"青年獎章,不久,又獲張家口市"十佳"青年的光榮稱號。
李榮所建的林場,是青邊口的又一道景觀。但見油松、落葉松、山楊、山桃蓋滿山坡,綠意濃濃。五顏六色的小鳥,在林中飛來飛去,歌喉宛轉。密林深處,還會發現野兔、狐狸、狍子的蹤影。這裡已成了飛禽走獸的家園,天然林,人造林欣欣向榮,競相爭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